華文網

我們需要的保險是什麼?

我們需要什麼保險呢?

加起來就四種:意外線、醫療險、重疾險、定期壽險。

這四種搞明白了對我們來說就完全足夠了。

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幾種保險代表的意思。保險的開支不大,普通人沒必要花費太多精力去研究。

1. 意外險:生活中出意外怎麼辦?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意外,出意外後身故、傷殘,會嚴重影響家庭收入。如果有投意外險,意外險會賠付一大筆錢。

意外險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坐過飛機的話,基本都買過航空意外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意外險性價比比較低,

只能保一兩天或者一次航程的。其實有很多意外險是幾十元可以保一整年。

意外險要保障的保額一般是年收入的3-5倍即可。意外險按年交,交一年保障一年。

2. 醫療險:生病了醫療費用怎麼辦?

大多數人有社保。不過社保覆蓋小病支出還可以,大點的醫療支出就比較難覆蓋了(社保門診醫療報銷上限2萬,大病醫療報銷上限20萬)。我們需要有一個醫療險,

來覆蓋超出社保部分的醫療費用。

不過醫療險有幾點要注意:

(1)不同年齡的醫療險費用不同,年紀越大,越容易生病,所以保費也會高一些。

(2)有社保的情況下買醫療險,費用比沒有社保的要低很多。

(3)醫療險也是按年交納。

3. 重疾險:得大病不能工作,收入怎麼辦?

得了癌症等重疾,就很難再正常工作,這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財務損失。重疾險會在得了重疾後賠付一大筆錢,

用來彌補治療過程中的家庭財務損失。

醫療險和重疾險很容易混淆,其實兩個的重心不一樣:醫療險主要是減少醫療費用的開支(主要是超過社保保險的那部分);而重疾險是為了減少因疾病導致的家庭收入減少,跟醫藥費用開支沒有很大的關係。

重疾險有三種,一年期、定期和終身。

(1)一年期重疾險最便宜,但是有個隱患,就是其間健康出現問題,下一年不保證一定能續保。

而定期和終身的重疾險不存在續保問題。這樣的話一年期重疾險就無法起到我們想要的保障效果。

(2)終身的重疾險又比較貴。我們不需要讓它保障終身,用便宜一些的定期重疾險做保障,省下的錢拿來定投,最後的收益是比終身重疾險的保障要高很多的。這樣做更加划算。

所以綜上考慮,選擇定期重疾險是比較合適的。重疾險要保障的保額,一般是保障家庭年收入的3-5倍。

重疾險從出生後幾十天開始就可以投保了,越年輕保費越便宜。

另外,如果覺得保額不夠的話,可以再選其他的重疾險。重疾險是可以重複保障的,只要得了重疾,兩份重疾險都會賠付。

4. 定期壽險:如果不幸死亡,家人怎麼辦?

如果投保期間身故,壽險會賠付一大筆錢,讓家庭其它成員的生活品質不下降。

這種保險以死亡為條件,輕易不會用到。但是能給家裡的老人和孩子提供一個生活保障。比較適合家裡的經濟支柱。

壽險有定期壽險(保障幾十年),有終生壽險(保障到去世)。對於我們來說,選擇定期壽險就好。

因為終生壽險要貴很多,省下的錢完全可以自己去做基金投資。我們只需要給自己退休前的這段時間做好保障就好,同時進行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這樣到退休的時候終生壽險失效,但是我們已經積累起龐大的資產。這比直接選擇終生壽險要划算得多。

壽險是以死亡為條件的,這種情況對家庭的衝擊也是最大的。所以要求保險能賠付的額度也是最高的。要達到“家庭年支出的10倍+未還完的房貸等負債”。

注意,這裡用的是家庭的年支出,而前面用的是年收入。這是因為壽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家庭成員生活品質不下降”,而意外險和重疾險是為了保障“勞動力的收入不受太大影響”。

比較適合家裡的經濟支柱。

壽險有定期壽險(保障幾十年),有終生壽險(保障到去世)。對於我們來說,選擇定期壽險就好。

因為終生壽險要貴很多,省下的錢完全可以自己去做基金投資。我們只需要給自己退休前的這段時間做好保障就好,同時進行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這樣到退休的時候終生壽險失效,但是我們已經積累起龐大的資產。這比直接選擇終生壽險要划算得多。

壽險是以死亡為條件的,這種情況對家庭的衝擊也是最大的。所以要求保險能賠付的額度也是最高的。要達到“家庭年支出的10倍+未還完的房貸等負債”。

注意,這裡用的是家庭的年支出,而前面用的是年收入。這是因為壽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家庭成員生活品質不下降”,而意外險和重疾險是為了保障“勞動力的收入不受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