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賓士在上海外灘開了家北京烤鴨很正點的川菜館

如題。

不是開玩笑哦,是很認真的事兒,比敝號的裝腔指南系列還認真,咱只是每週六不務正業一回,人家是365天全年無休的正經餐廳,就開在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網紅大樓”BFC外灘金融中心,無敵江景、足足兩層、占地逾1200平米。

很榮幸的說,正式開張前夕,小生就有幸受邀作為第一批客人去試吃來著。

結論是,

至少在小生舌力所及的上海灘諸多烤鴨中,這家的口味或許可以躋身前三,其它如口水雞、青椒魚什麼的自不待言,不然還叫什麼川菜館呐。

其實必須不能只是個能吃到正宗烤鴨的川菜館而已,實際上還有西餐區啊咖啡區啊酒吧區啊精品購物區啊什麼的,樣樣都是拿得出手的地道貨色,吃喝玩樂之餘,倘若你順便想買輛賓士車回家耍,自然也是一句話的事兒——所以,人家真正的學名當然也不是某某飯館,而是,Mercedes me外灘體驗店。

用官方文宣的說法來說,這是一個“將經典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以優雅之心詮釋時尚、以前衛之心烹調美食”,

“集餐飲娛樂、精品購物、產品展示和試乘試駕於一身”的潮流地標,“a place for fun”——這逼格,怎麼說呢,都是玩跨界,可大賓士一張嘴,就把簡單粗暴的諸如美團打車滴滴外賣之流甩出十七八條大街了啊有木有。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牛逼哄哄的“汽車發明者”,賣車賣得好好的,分心跨界整這麼一手,是想鬧哪樣呢?

說簡單也簡單,那天晚飯前,我有給賓士中國掌門人倪愷先生出過一道填空題來著,題曰:有道是,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辦公室和住所之外的第三空間,約伯斯賣的不是電腦,

而是釋放人類潛能的工具,所以大賓士賣的也不是汽車,而是__________?

話音甫落,倪愷就毫不猶豫的填曰:美好的生活方式。

這個答案當然不是沒理由的。

事實上,過去數十年來,汽車行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汽車服務也早已不僅僅是針對汽車產品及服務本身。所謂“Mercedes me”,就是梅賽德斯-賓士基於這種變化專門設立的服務子品牌,致力於提供“不僅局限於汽車產品本身”的創新服務。

按照官方規劃,Mercedes me要包括出行(Move me)、互聯(Connect me)、修養(Assist me)、金融(Finance me)和靈感(Inspire me)五大服務于一體,完美整合多種出行服務及功能,以統一管道面向賓士客戶、汽車使用者及廣大消費者。

而Mercedes me體驗店正是這一整套“攻心計”下的產物。“其不是一家普通的4S店或城市展廳,更不是一家品牌餐廳,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生活體驗、品牌體驗與溝通平臺。”倪愷說,“我們的想法是創造一個空間,供賓士客戶和所有消費者都能在此盡情享受咖啡時光,可口美食和宜人購物體驗。這裡擁有能夠傳遞品牌理念的愜意環境,而不是生硬的銷售氛圍,能夠拉近消費者與賓士品牌的距離。”

(圖說: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

據悉,這個賣的不是車、而是生活方式的概念,最早產生於日本。

當時賓士品牌在日本的消費者年紀較大,品牌印象也比較保守,而在東京六本木開出體驗店後,吸引了非常多的女性消費者,很多不一定是賓士車主的非常年輕的女性消費者也頻繁光顧,或享用午餐或喝咖啡,體驗店變成了社區中可供人們娛樂的場所,成功地年輕化、豐富化了賓士品牌形象。

機智如賓士,旋即把這個概念推而廣之,接連在慕尼克、米蘭、香港、北京、墨爾本開出了6家店,上海已經是第7家,其還雄心勃勃地計畫,未來幾年內光在中國就要進入至少5個城市。

應該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一手的正向回饋是顯著的。資料顯示,Mercedes me北京三裡屯體驗店開張兩年來,接待了超過140萬名客人,其中七成此前從未去過賓士的4S店,10多萬人在體驗店嘗試了試駕,直接促成的訂單就有數千之多。

無獨有偶,有知情人士透露,緊隨賓士之後,保時捷在中國的首家體驗店不日也會在上海開張。而此前,寶馬、富豪其實也已經在上海佈局了多少有些相似的體驗展廳,更有消息稱,北汽、廣汽等企業也已經開始了線下體驗店的鋪陳工作。

種種跡象顯示,側重輸出使用者體驗、採用全新的使用者體驗方式爭搶消費市場,儼然已成汽車圈一大潮流。所以,或許不遠的將來,汽車品牌們之間的競爭就再也不局限於外觀內飾動力老三樣了,還要比誰家做的菜更好吃泡的咖啡更好喝……這場面,想想也是挺醉人的。

按照官方規劃,Mercedes me要包括出行(Move me)、互聯(Connect me)、修養(Assist me)、金融(Finance me)和靈感(Inspire me)五大服務于一體,完美整合多種出行服務及功能,以統一管道面向賓士客戶、汽車使用者及廣大消費者。

而Mercedes me體驗店正是這一整套“攻心計”下的產物。“其不是一家普通的4S店或城市展廳,更不是一家品牌餐廳,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生活體驗、品牌體驗與溝通平臺。”倪愷說,“我們的想法是創造一個空間,供賓士客戶和所有消費者都能在此盡情享受咖啡時光,可口美食和宜人購物體驗。這裡擁有能夠傳遞品牌理念的愜意環境,而不是生硬的銷售氛圍,能夠拉近消費者與賓士品牌的距離。”

(圖說: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

據悉,這個賣的不是車、而是生活方式的概念,最早產生於日本。

當時賓士品牌在日本的消費者年紀較大,品牌印象也比較保守,而在東京六本木開出體驗店後,吸引了非常多的女性消費者,很多不一定是賓士車主的非常年輕的女性消費者也頻繁光顧,或享用午餐或喝咖啡,體驗店變成了社區中可供人們娛樂的場所,成功地年輕化、豐富化了賓士品牌形象。

機智如賓士,旋即把這個概念推而廣之,接連在慕尼克、米蘭、香港、北京、墨爾本開出了6家店,上海已經是第7家,其還雄心勃勃地計畫,未來幾年內光在中國就要進入至少5個城市。

應該說,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一手的正向回饋是顯著的。資料顯示,Mercedes me北京三裡屯體驗店開張兩年來,接待了超過140萬名客人,其中七成此前從未去過賓士的4S店,10多萬人在體驗店嘗試了試駕,直接促成的訂單就有數千之多。

無獨有偶,有知情人士透露,緊隨賓士之後,保時捷在中國的首家體驗店不日也會在上海開張。而此前,寶馬、富豪其實也已經在上海佈局了多少有些相似的體驗展廳,更有消息稱,北汽、廣汽等企業也已經開始了線下體驗店的鋪陳工作。

種種跡象顯示,側重輸出使用者體驗、採用全新的使用者體驗方式爭搶消費市場,儼然已成汽車圈一大潮流。所以,或許不遠的將來,汽車品牌們之間的競爭就再也不局限於外觀內飾動力老三樣了,還要比誰家做的菜更好吃泡的咖啡更好喝……這場面,想想也是挺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