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武縣苟村集鎮:太空蔬菜大棚撐起扶貧產業鏈

成方連片的溫室大棚

育苗大棚內,工人忙著嫁接西瓜苗

大眾網菏澤4月19日訊站在成武縣苟村集鎮北部的大堤上,眼前的太空蔬菜園區內成方連片的溫室大棚甚是壯觀。嫁接、出苗……大棚內工人們緊張工作,

呈現出一派繁忙的場面,讓人切身感受到了太空蔬菜園區的火爆。

瓜苗“育”出致富經

在良好的效益帶動下,為增加扶貧基地科技含量,苟村集鎮繼續為園區爭取了379萬元扶貧資金,搭建起了7座冬暖育苗大棚,一座夏季智能薄膜育苗溫室和一座玻璃智能育苗溫室,每年可繁育蔬菜種苗5000余萬株,年可解決萬畝大棚的種苗供應問題。

楊公旗是成武縣綠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長,

2017年承包了園區的溫室大棚開展育苗工作,“我們都是訂單式生產,沒有一株廢苗。一個大棚一年可育苗四茬,一茬可育苗360萬株,除去成本,一茬就能產生30多萬的利潤。”楊公旗對大眾網記者說,“現在才剛剛處於起步階段,以後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溫室大棚的一角,工人們正在進行西瓜苗和南瓜苗的嫁接。據楊公旗介紹,嫁接苗的育苗週期是45天左右,

利用西瓜苗和南瓜苗進行嫁接,可以讓西瓜苗根系發達、枝幹粗壯,西瓜口感也更好些,市場需求很大。通過育苗,大棚內吸納了30多名工人在此工作,生產旺季可達60多人。

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山東魯正有限公司看准農業產業化生產優勢,入駐了苟村集鎮,逐步將苟村集鎮太空蔬菜產業園建造成為以龍頭企業帶動育苗、示範種植、冷鏈物流、農光互補、採摘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種植園區。

秉承“品質決定卓越,科技引領未來”的經營理念和“政府主導、公司化運作、合作社牽頭、貧困戶受益”的經營模式,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

在一處大棚內,技術員孔令奇正在向承包戶侯月娟講解甜瓜培育技術。侯月娟是成武縣苟村鎮劉池堂村人,家中因病致貧。2017年,她在園區內承包了8個溫室大棚,種植番茄、甜瓜等。

通過向技術員學習來自壽光的種植技術,她預計一畝地能產瓜果一萬斤左右。

“棚裡的瓜果一成熟就被魯正公司回收了。我們簽訂了合作保護價格,不愁銷路、不愁價格,又有技術員為我們指點種植技術方面的問題,所以根本沒有後顧之憂。”侯月娟告訴記者。

此外,園區種植的太空芸豆、太空泡椒及太空聖女果轉變了群眾傳統的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增強了他們步入新時代、掌握新科技的信心和決心,為苟村集鎮現代農業的迅猛崛起和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為苟村集鎮現代農業的迅猛崛起和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