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 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

2017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51.6%,超過第二產業11.1百分點,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0%,高於全國GDP增長1.1個百分點,連續5年增速高於第二產業。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

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今年1-2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比上年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0.8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2017年,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分別比上年增長26.0%、10.9%,

遠高於國民經濟平均增速。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等新經濟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

圍繞高品質發展,服務業企業品質效益穩步提升。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3.6%,比上年加快2.6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6.1%,比上年上升17.1個百分點;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5.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6個百分點。

“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明顯成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為93.62元,較2016年下降0.47元,創下三年新低。

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平穩運行貢獻突出

十八大以來,服務業在創造稅收、吸納就業、新設市場主體、固定資產投資、對外貿易等方面全面領跑,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服務業已成為稅收的主要來源。2017年,服務業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比重為56.1%,

比上年增長9.9%,連續5年對稅收收入貢獻過半。

服務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管道。2013-2016年,服務業就業人員年均增長5.1%,高出全國就業人員年均增速4.8個百分點。2017年,服務業就業人員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達到44.9%,高於第二產業16.8個百分點。

服務業是新增市場主體的主力軍。2017年,工商新登記註冊的企業日均達1.66萬家,其中近80%為服務業。2013-2016年,服務業新登記註冊企業共計1283萬家,年均增長31.5%。

服務業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陣地。

2017年,服務業投資增長9.5%,高於第二產業增速6.3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9.4%。

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形成新的增長點。2017年,服務業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14.5%,比2012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出口增長明顯加快,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技術相關服務出口分別增長316.6%和30.0%。我國吸納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服務業占比均超過50%。近期,博鼇亞洲論壇我國明確提出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市場准入,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吹響了服務業進一步加快開放的新號角,這也必將帶來服務業新的增長。

服務業活力不斷增強助推新動能加快成長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服務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新動能不斷孕育,新產業新經濟蓬勃興起,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

我國服務業一些行業已邁入世界前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飛躍。2017年,我國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快遞業務規模等已遠超其他國家,穩居世界第一;移動支付、共用經濟、大資料運用已走在世界前列;電信業在5G技術、標準、產業、應用等方面正成為全球引領者;金融業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不僅躋身儲備貨幣,而且開始成為石油貿易的計價貨幣;科技創新取得新成就,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上升到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準。

以互聯網+為標誌的服務業新經濟高速成長。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與共用經濟、數字經濟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資訊服務業、資訊技術諮詢服務業、資料處理和存儲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2.9%、35.4%、39.1%。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32.2%。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理移動支付業務金額比上年增長28.8%;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業務金額增長44.32%。

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3%、13.2%、14.4%,比上年提高2.2、2.8、3.1個百分點。

幸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服務業穩定健康發展。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幸福產業營業收入合計增長13.7%,比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幸福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不斷提升。2016年,旅遊及相關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44%、4.14%和0.87%,較上年提高了0.08、0.19、0.13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責編:劉辛未)

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吹響了服務業進一步加快開放的新號角,這也必將帶來服務業新的增長。

服務業活力不斷增強助推新動能加快成長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服務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新動能不斷孕育,新產業新經濟蓬勃興起,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

我國服務業一些行業已邁入世界前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飛躍。2017年,我國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快遞業務規模等已遠超其他國家,穩居世界第一;移動支付、共用經濟、大資料運用已走在世界前列;電信業在5G技術、標準、產業、應用等方面正成為全球引領者;金融業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不僅躋身儲備貨幣,而且開始成為石油貿易的計價貨幣;科技創新取得新成就,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上升到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準。

以互聯網+為標誌的服務業新經濟高速成長。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與共用經濟、數字經濟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資訊服務業、資訊技術諮詢服務業、資料處理和存儲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2.9%、35.4%、39.1%。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32.2%。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理移動支付業務金額比上年增長28.8%;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業務金額增長44.32%。

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3%、13.2%、14.4%,比上年提高2.2、2.8、3.1個百分點。

幸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服務業穩定健康發展。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幸福產業營業收入合計增長13.7%,比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幸福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不斷提升。2016年,旅遊及相關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44%、4.14%和0.87%,較上年提高了0.08、0.19、0.13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責編:劉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