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羅江金山:產業與文明並行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採訪團瞭解金山鎮情況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19日訊站在羅江區金山鎮大井村的一處山坡上,

放眼望去,一片碧綠隨著清風拂起,猶如綠波一樣,這裡就是當地著名的“春花秋月”景區。因為“春花秋月”,這座金山正在變成村民心中真正的綠色“金山”。

近年來,金山鎮緊緊圍繞“三個美起來”目標,以“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四好村建設為引領,以創建鄉風文明示範村鎮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準提升,

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回鄉辦起農家樂 每年收入在增長

48歲的譚金茂是大井村一家農家樂的老闆,之前,他一直是在外面從事餐飲行業,然而從2005年開始,他選擇回到家鄉大井村開始自己的事業。

“我看到家鄉的果園有了規模,遊客也越來越多,政府也在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於是我就回來了。”譚金茂說,當時的選擇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怕在農村發展吸引不到遊客。

但經過幾年的發展才發現,他之前的擔憂是多餘的。

回到家鄉發展的譚金茂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不僅修建了農家樂,還在旁邊種了一畝多的梨樹,並在梨園裡面設置餐桌餐椅,目的就是打造優質的環境吸引遊客前來消費,讓大家感覺到是身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就餐。

投入資金的不僅是譚金茂,還有政府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據瞭解,

大井村水果種植面積3000畝,近幾年大井村搶抓“兩化”互動機遇,按照產村相融、一三互動的發展理念,逐步改變以往單純的賞花銷果形式,向集“吃、住、賞、購、養、體驗”為一體的多業態轉變,形成了“梨海花香、春花秋月、醉美夕陽、竹林人家”為主題的四大發展業態。

“現在圍繞這片果林,做生意的村民也越來越多,給大家帶來了收入。”譚金茂說,自己每年賺多少錢並沒有認真的去算過,

但以前每年年底包裡是幾萬元,現在到了年底包裡已經達到了10多萬元。

據悉,金山鎮按照“一中心三組團”的發展思路,以旅遊為先導、以產業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體驗為價值、以鄉村振興為目標,著力打造四好新村,建成德綿“都市會客廳”、軍民融合特色“商務配套區”。

主要圍繞春花秋月、千魚歡水產養殖基地,以春花秋月景區為核心區域,聯接千魚歡村、紅玉村特色產業帶,

規劃面積8000餘畝。以大井場鎮為中心,以梨文化觀光區、生態魚養殖區及田園綜合體休閒區組團式發展。

此外,通過舉辦梨花節、品果節、抓魚節等節會活動,拓寬農產品的附加值,促農增收,農村人均純收入達17815元。每年接待遊客100萬余人,實現旅遊收入2500余萬元。獲得中國金花梨之鄉、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示範基地、國家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莊、四川省“四好村”等榮譽稱號。

大井村“春花秋月”

培育鄉風文明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建設四好新村,鄉風文明是保障。金山鎮以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群眾性文化活動、文明創建為載體、“道德講堂”為平臺、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加強農村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建設。

“舉辦‘春節聯歡、送春聯’、‘孝老愛親重陽節’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氛圍,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結合重點節會活動,舉辦羅江第十三屆梨花節、“春風十裡”藝術采風、“五下鄉”、“法律七進”、抓魚節、品果節、風車節等活動,營造幸福和諧、向善向上的文化氛圍。”金山鎮負責人表示,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挖掘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蘊含的教育資源,引導人們在節日氛圍中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通過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搭台,積極宣傳科學、教育、禁毒等知識。

金山鎮還充分發揮“農民夜校”“遠端教育”“三會一課”“家訓家訓”宣講等的作用,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提升農民、村民素質,在弘揚傳統美德的同時,讓村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目前,金山鎮共開展100余場“道德講堂”活動。同時,堅持以誠信、平等、孝道等為主題,結合身邊好人好事、最美家庭、最美兒媳等評選活動,樹立身邊先進典型,以身邊人、身邊事引導群眾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新習俗、新風尚。

同時,結合“五老”服務隊、青年志願者等載體,組織各志願服務隊開展常態化志願巡查,檢查污水排放,制止人們不文明行為,撿拾白色垃圾,保護生態環境等。以“文明創建”為重點,提升村民綜合素質。以村規民約為治理方式,規範引領出好風氣。全鎮17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形成“強化領導監督、廣泛宣傳動員、精心組織起草、反復徵求意見、依法表決備案、認真組織實施”的“六步工作法”。建立“四會”,即“紅白理事會、自治理事會、道德理事會、鄰里互助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讓廣大群眾把參與管理的過程變成找到自尊,樹立自信的過程,讓移風易俗真正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宣傳推廣安家村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實施日常積分管理制的“黨支部領導、村委會主導、協會管理,網格員實施、群眾參與”的多元主體參與互動、共建共治共用機制,從而進一步實現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合一”的良性互動,規範村民行為的同時提升村民素質,切實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金山鎮還將以“四好村”建設為抓手,激發群眾參與“四好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主人翁”意識,引領農村精神文明不斷提升。加強配套建設,築牢鄉風文明基礎。修復和啟動農村文化功能,形成特定的“鄉愁”和文化印記、給鄉村注入現代化的宜居功能、因地制宜注入多樣化的產業功能,對鄉村實現功能更新、再造、注入,從而推進“鄉土文化、空間環境、產業經濟”三位一體發展。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大井村“春花秋月”

培育鄉風文明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建設四好新村,鄉風文明是保障。金山鎮以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群眾性文化活動、文明創建為載體、“道德講堂”為平臺、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加強農村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建設。

“舉辦‘春節聯歡、送春聯’、‘孝老愛親重陽節’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氛圍,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結合重點節會活動,舉辦羅江第十三屆梨花節、“春風十裡”藝術采風、“五下鄉”、“法律七進”、抓魚節、品果節、風車節等活動,營造幸福和諧、向善向上的文化氛圍。”金山鎮負責人表示,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挖掘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蘊含的教育資源,引導人們在節日氛圍中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通過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搭台,積極宣傳科學、教育、禁毒等知識。

金山鎮還充分發揮“農民夜校”“遠端教育”“三會一課”“家訓家訓”宣講等的作用,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提升農民、村民素質,在弘揚傳統美德的同時,讓村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目前,金山鎮共開展100余場“道德講堂”活動。同時,堅持以誠信、平等、孝道等為主題,結合身邊好人好事、最美家庭、最美兒媳等評選活動,樹立身邊先進典型,以身邊人、身邊事引導群眾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新習俗、新風尚。

同時,結合“五老”服務隊、青年志願者等載體,組織各志願服務隊開展常態化志願巡查,檢查污水排放,制止人們不文明行為,撿拾白色垃圾,保護生態環境等。以“文明創建”為重點,提升村民綜合素質。以村規民約為治理方式,規範引領出好風氣。全鎮17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形成“強化領導監督、廣泛宣傳動員、精心組織起草、反復徵求意見、依法表決備案、認真組織實施”的“六步工作法”。建立“四會”,即“紅白理事會、自治理事會、道德理事會、鄰里互助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讓廣大群眾把參與管理的過程變成找到自尊,樹立自信的過程,讓移風易俗真正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宣傳推廣安家村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實施日常積分管理制的“黨支部領導、村委會主導、協會管理,網格員實施、群眾參與”的多元主體參與互動、共建共治共用機制,從而進一步實現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合一”的良性互動,規範村民行為的同時提升村民素質,切實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金山鎮還將以“四好村”建設為抓手,激發群眾參與“四好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主人翁”意識,引領農村精神文明不斷提升。加強配套建設,築牢鄉風文明基礎。修復和啟動農村文化功能,形成特定的“鄉愁”和文化印記、給鄉村注入現代化的宜居功能、因地制宜注入多樣化的產業功能,對鄉村實現功能更新、再造、注入,從而推進“鄉土文化、空間環境、產業經濟”三位一體發展。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