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的制裁真能影響我國的5G發展計畫嗎?

中興占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占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

中美貿易的分歧,表面美國只是制裁中興,但給中國的其他企業也敲了一個警鐘,提了個警醒,依靠外人是發展不起來的,最終的出路還是要靠自己,才能掌握主動權、話語權。

在美國政府看來,中國是未來唯一可能在科技領域帶來威脅的最大競爭對手。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迅猛崛起,都可能給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主導性優勢帶來挑戰。

這次的制裁,有人認為甚至會影響到中國2020年5G通訊的進程。如果說一點影響也不存在,那肯定是假話,如果說能影響了我國的5G發展規劃,那只是癡人說夢了。誠然,在晶片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一些基礎晶片產業技術還沒有達到美國的技術水準,

一直是在受制於人的狀態下發展,

此次中興經歷的危機,也是一次國產晶片企業發展的機會,加力發展,爭取打破美國的壟斷,唯有堅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不再受制於人。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信市場,我們應該用這個宏大的國內市場去扶持本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或許我們會困難一段時間,但由此換來的卻是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

危機和機遇並存,世界也並不只有高通一家,還有三星,還有聯科,還有華為……

除了驍龍,我們還有麒麟,還有龍芯。

2017年,華為擊敗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美國政府甚至稱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稱其可能主導下一代5G技術。

2013年,華為宣佈將在2018年前投資6億美元對5G的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並預言在2020年用戶會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動網路。

2018年,沃達豐和華為宣佈,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 5G新無線標準和Sub6 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2018年2月27日,華為發佈了首款3GPP標準5G商用晶片巴龍5G01和5G商用終端。

5G的革命遠沒有結束,鹿死誰手還很難說,美國揮舞起來的大棒,真能遏制中國還很難說,但美國卻會失去中國每年進口2000多億美元的晶片的龐大的市場,

2000多億美元代表的什麼,後果可想知……

【歡迎大家發出您的認識,歡迎大家評論】【如果您對本文還算滿意,請您點贊或轉發,謝謝鼓勵和支持】【關注快文化,獲取您關心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