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就地“城鎮化”怎麼實現?

4月19日,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 調研採訪組來到了在鄉村振興上富有盛名的禮泉縣白村。切身感受著這裡“美麗鄉村”的發展歷程。

位於咸陽市禮泉縣的白村新型社區是省市縣確定的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示範社區,

是陝西省新一輪新農村改革試驗點。2016年省委、省政府“一號檔”將白村新型社區建設形式確定為關中地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推廣模式”。白村新型社區也是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增減掛鉤試點專案。

該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朝鮮介紹到,白社區建設以節約土地、改善農民住房和公共服務為核心,既解決了土地集約利用問題,又解決了美麗鄉村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

通過科學的全域發展規劃,促進“農民向新型社區聚集,產業向現代園區聚集,土地向規模經營聚集”,真正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

整合後的社區按照“以人為本、生態文明、適度超前”的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建築突出“唐風·唐韻·唐文化”特色,體現關中民居風貌,以關中小院和多層為主,配以小高層的多種建築形式,充分滿足社區居民不同層次的結構需求。

在整潔而現代感濃郁的社區裡,村民李鮮娥正帶著自己的小孫子和鄰居嘮嗑,記者瞭解到她家搬回社區後自家的地流轉出去租給別人,自家人都抽出身子謀致富了,自己專職帶孫子,孩子就在社區辦的幼稚園。她說自家現在分的房子有二層,共260多平方,居住環境真是太舒心了!

白村新型社區建設還突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達到“四化、五通、十有”標準。“四化”是道路硬化、環境美化、路燈亮化、污水淨化;“五通”是通電、通水、通暖氣、通天然氣、通網路;“十有”有學校、幼稚園、衛生院、敬老院、健身廣場、物業辦、土地銀行、村鎮銀行、村史館、圖書閱覽室。

目前,社區一期已完成建築面積780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共拆遷126戶,建成關中小院132戶,多層260戶。社區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培訓室、接待中心、圓形會議室、圖書閱覽室、便民服務大廳、村史館、道德講堂、電教室已投入使用;首批拆遷的132戶已全部搬入新居,接通了天然氣。二期工程計畫總投資2億元,已於2017年10月開工建設,規劃建設360戶,其中關中小院260戶,多層100戶,配套建設敬老院、幼稚園、綠化、道路、給排水管網等。

目前,社區一期已完成建築面積780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共拆遷126戶,建成關中小院132戶,多層260戶。社區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培訓室、接待中心、圓形會議室、圖書閱覽室、便民服務大廳、村史館、道德講堂、電教室已投入使用;首批拆遷的132戶已全部搬入新居,接通了天然氣。二期工程計畫總投資2億元,已於2017年10月開工建設,規劃建設360戶,其中關中小院260戶,多層100戶,配套建設敬老院、幼稚園、綠化、道路、給排水管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