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美軍犧牲的最高級將領,原因當時未公開怕軍心不穩,咋回事?

二戰期間,美軍高級將領那種瀟灑大氣,不拘一格的風範常常為人所傾倒,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有的人粗魯,有的人溫和,有的人福星高照,有的人當然就不那麼幸運,例如這位將軍,

死後被追認為上將,但是葬禮卻是秘密舉行的,為啥,因為太丟人,怕影響軍心。他就是被美軍飛機轟炸而死的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將軍,也是美軍在二戰犧牲的最高將領。

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上將

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生於明尼蘇達州文代爾。

1904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08一1912年在炮兵部隊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年畢業于陸軍軍事學院。1937年晉升準將,任第二野戰炮兵旅旅長。1940年任指揮與參謀學院院長。美軍總司令部作戰訓練部參謀長。次年晉升中將,1942-1944年任馬歇爾的助手。1942年3月任陸軍地面部隊司令。在訓練地面戰鬥部隊以及作戰隱蔽和偽裝等戰術理論方面甚多貢獻。1944年奉調前往法國,任第一集團軍群司令。
可謂一路運氣很好,升遷很快,但這樣的好運氣顯然沒有持續。

究竟怎麼回事呢?還得從諾曼地登陸之後說起。

1944年,巴頓登上法國的土地後,盟軍尚未打破諾曼第戰役的僵局,當時300萬盟軍登陸之後被局限在一個登陸區內,當然這個登陸區本身已經比較大,

長寬都以數百公里計,而在週邊是由德軍實施圍困的。有鑑於此,前敵指揮官佈雷德利決定實施代號為“眼鏡蛇”的作戰計畫。根據這一計畫,將集中兵力在聖洛地區實施正面突破,以喬·柯林斯第 7軍為先鋒,在敵人的陣地上撕開一個缺口,然後,第 1集團軍全部兵力投入戰鬥,衝破敵人的防線,像眼鏡蛇一樣,一路蜿蜒向前。

戰役以空軍實施地毯式轟炸開始。數千架盟軍飛機鋪天蓋地而來,

數以萬噸計的炸彈拋撤在德國人的陣地上,濃煙翻滾,震耳欲聾,圍困登陸區的德國陣地霎時被夷為平地。

有一個話說子彈是不長眼睛的,當然炮彈更不長眼睛了,子彈好歹還是人主動瞄準射擊,誤差會有,但不會太大,空中扔炸彈純粹是亂扔了,

到了轟炸區域上空就放炸彈,因此,準頭就更沒數了。加上當時盟軍和德軍的一些陣地離得比較近,甚至犬牙交錯,分不清敵我位置。

不幸還是發生了,在這次史無前例的轟炸中,有些炸彈也落在美軍陣地上,造成數百人的傷亡。佈雷德利上將邀請老同學萊斯利·麥克奈爾中將前來觀戰,因為要看得更清楚些,因此實際上已經到了最前線,結果被一顆炮彈從藏身的戰壕裡拋出十幾米遠,全身血肉模糊,後來從鋼盔上的三星才確認他已經遇難。當時,他正在接替巴頓擔任“剛毅”計畫中的角色。在北非時,他就因觀戰挨過德國人的炮彈,那一次只受了點傷,很快就痊癒了,這一次竟沒有逃過自己人的炸彈。

麥克奈爾之死,在盟軍高級指揮官中引起巨大震動。為了避免影響“剛毅”計畫的實施,也為了避免影響軍心,你想啊,這空襲都把自己的高級將領炸死了,底下的小兵心裡怎麼想,誰敢保證下一次不扔在自己身邊,所以這個資訊在當時絕對不能擴散,幸好當時也沒有微信之類,也沒有智慧手機,小兵之間靠口耳傳,加上當時也是大戰前夕,空襲完,裝甲部隊、步兵就要大規模的突襲出去了。佈雷德利下令在諾曼第為他舉行秘密葬禮。當時幾位在戰場的好同學,參加了一下,例如巴頓、霍奇斯、·威廉·基恩還有佈雷德利等西點校友,抬著靈柩為麥克奈爾“最後送行”。

送別麥克奈,大家又都投入緊張的突擊行動中去了,事實上這樣的偶然悲劇後來也在巴頓將軍身上發生了,後面詳細聊這件事。

全身血肉模糊,後來從鋼盔上的三星才確認他已經遇難。當時,他正在接替巴頓擔任“剛毅”計畫中的角色。在北非時,他就因觀戰挨過德國人的炮彈,那一次只受了點傷,很快就痊癒了,這一次竟沒有逃過自己人的炸彈。

麥克奈爾之死,在盟軍高級指揮官中引起巨大震動。為了避免影響“剛毅”計畫的實施,也為了避免影響軍心,你想啊,這空襲都把自己的高級將領炸死了,底下的小兵心裡怎麼想,誰敢保證下一次不扔在自己身邊,所以這個資訊在當時絕對不能擴散,幸好當時也沒有微信之類,也沒有智慧手機,小兵之間靠口耳傳,加上當時也是大戰前夕,空襲完,裝甲部隊、步兵就要大規模的突襲出去了。佈雷德利下令在諾曼第為他舉行秘密葬禮。當時幾位在戰場的好同學,參加了一下,例如巴頓、霍奇斯、·威廉·基恩還有佈雷德利等西點校友,抬著靈柩為麥克奈爾“最後送行”。

送別麥克奈,大家又都投入緊張的突擊行動中去了,事實上這樣的偶然悲劇後來也在巴頓將軍身上發生了,後面詳細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