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預計今年10月,天府新區人才公寓交房,快來看咋個申請……

天府新區興隆湖邊,

一棟紅白相間的小高層,

正在進行最後的“梳妝打扮”,

它準備著以最好的姿態,

在半年後迎來它的第一批主人。

這是正在裝修中的天府新區人才公寓過渡房。

為更快、更好地解決人才的安居之憂,

天府新區將菁蓉中心B區和D區

524套房屋作為過渡性人才公寓。

目前,D區公寓已基本裝修完畢,

B區公寓正在裝修,預計今年10月份交房。

屆時,人才們即可實現拎包入住,

在興隆湖畔,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

為深入貫徹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我市於去年發佈了“產業新政50條”,其中明確,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是重點之一,要把解決“蓉漂”安居問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人才住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人才安居提供了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

當前,

成都正努力營造讓市民

“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

享受生活”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而一批批人才安居工程的落成,

也將成為吸引新市民

來蓉創業安家的重要考量。

從市房管局瞭解到,我市從2017年開始,大力推進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建設。截至目前,首批37個項目已有27個完成用地出讓,同比2017年新增5宗項目用地完成出讓。合計12個專案實質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約86萬平方米,其餘項目正抓緊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

全面落實各項人才安居措施,

切實解決“蓉漂”們的後顧之憂。

今年,

我市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

建設面積將達到883萬平方米。

天府新區未來將有5000套人才房

部分房源今年10月可實現拎包入住

走進菁蓉中心D區公寓8樓,

明亮整潔的走廊兩側,

分佈著套型不同的房間,

一些正在進行最後裝修,

一些已備齊了設施傢俱。

隨意進到一個標間,儘管面積不大,

但床、沙發、茶几、空調、櫃子、

廚房、衛生間等應有盡有,

明亮通風,推窗可見興隆湖,

完全可以拎包入住。

據介紹,

菁蓉中心D區3—13層都是人才房。

每一層有6個標間,

5個一套一,4個一套二。

公寓不僅臨湖,

而且離地鐵1號線三期站僅有幾百米遠。

去年8月,天府新區實施“天府英才計畫”,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獎勵補貼引進的各類人才,目前已有各類高層次人才落腳新區。既有鳳凰來,留住是關鍵。

據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初,《成都天府新區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具體建設要求》下發,明確了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具體點位和建設任務。

安排部署位於

天府中心、鹿溪智谷、鹿溪醫穀

3個點位修建人才公寓共計5000套,

安排部署新興產業園修建產業園區

配套住房共計424套,

其中天科廣場2、3、4層

共57套住房為人才公寓,

其餘部分為倒班房。

鹿溪醫穀效果圖

按照高於市上標準的

每平方米約1600元的裝修標準,

目前,

天府菁蓉中心D區公寓已基本裝修完畢,

B區公寓正在裝修,

預計今年10月份交房。

到時候,

通過申請審核的人才便可拎包入住了。

產業配套公寓——天科廣場

另外,

天科廣場產業園區配套住房主體已完工,

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外立面施工,

預計今年10月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全市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

今年建設面積達883萬平方米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如果說之前是成都的美景、熊貓、火鍋、川菜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那麼現在,燦爛的工作前景、舒適的生活環境,則成為關鍵字,讓眾多有識之士、青年才俊有信心留在成都,有決心紮根成都。築好“巢”,便是把“鳳”吸引至此的題中之意。

據瞭解,未來五年,我市將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工業園區)配套住房2769萬平方米,約35萬套。首批37個專案已有12個專案實質開工建設,其餘項目正抓緊進行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招投標,並同步進場進行“三通一平一圍”等施工前準備工作。為切實增強產業功能區及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城市能級水準,今年,我市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建設面積將達883萬平方米。

作為全市統一人才安居申請平臺,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系統

已於去年8月10日正式開通。

通過該平臺,

各類人才可通過此系統

申請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

據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市房管局官網為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提供入口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 官網截圖

進入“人才安居”板塊點擊“立即申請”,

即進入申請介面,

網站提供四種安居方式:

人才公寓

產業新城(工業園區)配套住房

購房支持、自建公寓或倒班房,

針對不同類別人才實施不同的安居方式。

據介紹,

菁蓉中心D區3—13層都是人才房。

每一層有6個標間,

5個一套一,4個一套二。

公寓不僅臨湖,

而且離地鐵1號線三期站僅有幾百米遠。

去年8月,天府新區實施“天府英才計畫”,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獎勵補貼引進的各類人才,目前已有各類高層次人才落腳新區。既有鳳凰來,留住是關鍵。

據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初,《成都天府新區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具體建設要求》下發,明確了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具體點位和建設任務。

安排部署位於

天府中心、鹿溪智谷、鹿溪醫穀

3個點位修建人才公寓共計5000套,

安排部署新興產業園修建產業園區

配套住房共計424套,

其中天科廣場2、3、4層

共57套住房為人才公寓,

其餘部分為倒班房。

鹿溪醫穀效果圖

按照高於市上標準的

每平方米約1600元的裝修標準,

目前,

天府菁蓉中心D區公寓已基本裝修完畢,

B區公寓正在裝修,

預計今年10月份交房。

到時候,

通過申請審核的人才便可拎包入住了。

產業配套公寓——天科廣場

另外,

天科廣場產業園區配套住房主體已完工,

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外立面施工,

預計今年10月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全市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

今年建設面積達883萬平方米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如果說之前是成都的美景、熊貓、火鍋、川菜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那麼現在,燦爛的工作前景、舒適的生活環境,則成為關鍵字,讓眾多有識之士、青年才俊有信心留在成都,有決心紮根成都。築好“巢”,便是把“鳳”吸引至此的題中之意。

據瞭解,未來五年,我市將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工業園區)配套住房2769萬平方米,約35萬套。首批37個專案已有12個專案實質開工建設,其餘項目正抓緊進行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招投標,並同步進場進行“三通一平一圍”等施工前準備工作。為切實增強產業功能區及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城市能級水準,今年,我市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建設面積將達883萬平方米。

作為全市統一人才安居申請平臺,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系統

已於去年8月10日正式開通。

通過該平臺,

各類人才可通過此系統

申請人才公寓和產業園區配套住房。

據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市房管局官網為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提供入口

成都人才安居服務網 官網截圖

進入“人才安居”板塊點擊“立即申請”,

即進入申請介面,

網站提供四種安居方式:

人才公寓

產業新城(工業園區)配套住房

購房支持、自建公寓或倒班房,

針對不同類別人才實施不同的安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