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贛鄱大地溢書香 文化名家齊聚南昌論道全民閱讀

論壇現場

文學博士楊雨演講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謝夢麗報導:萬物生髮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4月14日上午,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直機關工委、江西日報社等8家單位主辦的“閱讀之美 人文贛鄱”全民閱讀專家論壇在南昌舉行,有力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地深入開展,

在全省掀起全民閱讀的熱潮。

箱儲卷軸心常逸,腹有詩書氣自華。全民閱讀活動自2006年起,每年持續開展,至今已有12個年頭,內容不斷豐富、深化,從中央到地方,對全民閱讀工作越來越重視,全民閱讀已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今年是連續第5年將“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了全民閱讀成為黨和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江西緊跟時代的步伐,深化主題,在第23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

全民閱讀活動全面展開,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贛鄱大地充溢書香,更好地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常態化、全年化,進一步向縱深推進,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

現場,邀請了多次被央視官網評為最受歡迎的“百家講壇”主講人的江西師範大學教授方志遠,

被譽為“集研究、演講、書寫解讀毛澤東詩詞於一身之第一人”的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朱向前,《中華好詩詞》《見字如面》的節目嘉賓文學博士楊雨以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暨現場學術顧問的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做演講。文化名家形式生動活潑,講述先賢、前輩的讀書故事和感悟,傳播優秀文化,宣導閱讀理念,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享受。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做演講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方志遠做演講

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朱向前做演講

近年來,詩詞類節目不斷興起,受到很多觀眾青睞,對於此類節目的興起,楊雨介紹,此類節目借助新媒體的手段,包括電視媒體、網路媒體、甚至微信公眾號等等,其實是將很多中國人心內潛藏的對詩詞的興趣和愛好很好地激發了出來。在她看來,這類節目最重要的特點第一是激發興趣,其次就是提供了一個知音共賞的平臺。

“因為此類節目通過多種媒體的形式進行互動,平時很多不敢說自己有詩詞愛好的草根,他們突然會發現其實他們是有知音的,只是散落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楊雨表示,這類節目其實是提供了知音交流的平臺,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獨,“以前我覺得選擇詩詞,我會覺得是選擇了一條冷板凳,但後來發現其實不是一條冷板凳,其實是有很多知音的沃土。我覺得這些節目真的是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方笑一也表示,像《中國詩詞大會》這類節目採取競賽、解說的方式變成全民皆可參與的活動,通過比試高下的方式促發大家以懂得更多古典詩詞為榮,能夠將古詩詞脫口受到同齡人的青睞,使得全民愛好閱讀的風氣被點燃。在他看來,此類節目起了很好的閱讀引導作用,中國傳統文化類書籍的閱讀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古詩詞是開啟古典文化大門的鑰匙,推廣全民閱讀便是要把文化精神繼承下去。

“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可以傳承文明,涵養精神,點亮夢想,改變人生。近年來,江西各地和社會各界開展的閱讀活動此起彼伏,政府積極“搭台”,全民踴躍“唱戲”,全民閱讀在全省蔚然成風,江西將努力創建一批書香城市、書香機關、書香村鎮、書香社區、書香校園、書香軍營,讓各類閱讀活動“落地生根” “開枝散葉”,不斷推進全民閱讀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這類節目最重要的特點第一是激發興趣,其次就是提供了一個知音共賞的平臺。

“因為此類節目通過多種媒體的形式進行互動,平時很多不敢說自己有詩詞愛好的草根,他們突然會發現其實他們是有知音的,只是散落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楊雨表示,這類節目其實是提供了知音交流的平臺,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獨,“以前我覺得選擇詩詞,我會覺得是選擇了一條冷板凳,但後來發現其實不是一條冷板凳,其實是有很多知音的沃土。我覺得這些節目真的是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方笑一也表示,像《中國詩詞大會》這類節目採取競賽、解說的方式變成全民皆可參與的活動,通過比試高下的方式促發大家以懂得更多古典詩詞為榮,能夠將古詩詞脫口受到同齡人的青睞,使得全民愛好閱讀的風氣被點燃。在他看來,此類節目起了很好的閱讀引導作用,中國傳統文化類書籍的閱讀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古詩詞是開啟古典文化大門的鑰匙,推廣全民閱讀便是要把文化精神繼承下去。

“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可以傳承文明,涵養精神,點亮夢想,改變人生。近年來,江西各地和社會各界開展的閱讀活動此起彼伏,政府積極“搭台”,全民踴躍“唱戲”,全民閱讀在全省蔚然成風,江西將努力創建一批書香城市、書香機關、書香村鎮、書香社區、書香校園、書香軍營,讓各類閱讀活動“落地生根” “開枝散葉”,不斷推進全民閱讀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