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一少數民族,說外國語言,卻誓死守衛中國邊疆上千年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影響力最大的是漢文化,但不可否認,中國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在這些民族中有一個民族很特別,他們無比愛國,雖然遠離中原故土,

卻一直堅守著祖國的邊防安全,像熱愛自己眼珠和心臟一樣,愛著我們的大中國。
​這個民族就是塔吉克族,他們藍眼睛,高鼻子,說伊朗語。塔吉克族是最愛國的,他們早在兩千年前就活躍在新疆一帶,現在生活在喀什庫爾幹地區。傳說古代伊朗皇家來中國迎娶一位公主,
公主送親隊伍走到蔥嶺一帶,伊朗國發生了政變去不了了,所以這支送親隊伍在當地駐紮,形成了今天的塔吉克族。

西漢張騫路過這裡,這裡也是當年那條著名的絲綢之路最重要的驛站。唐朝時期唐玄宗在這裡設“蔥嶺守捉”,將此地作為國家邊境的一處要塞。到了明朝時期,塔吉克族卻形成一個小村落。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有一個自古至今的優良傳統,

那就是保家衛國。
​十八世紀時,沙俄盯上我國這塊肥肉許久,但又不敢明目張膽地入侵。於是他們鼓動浩罕汗國多次對滿清的邊境進行騷擾,試探我國真實力量。我們的統治者自然也明白其中原由,但是落入了進退兩難的情況:如若大肆出兵也只能打浩罕汗國,
讓沙俄得逞;如若不出兵,又會使得邊界的百姓不停地受到傷害。
​在這樣的情況下,塔吉克族人民勇敢地組成了軍隊,全族的男人都上陣殺敵,解了政府與邊界人民的燃眉之急。然而他們必竟不是專業的軍隊,沒有穩紮穩打的軍事技巧和實力,
又因為寡不敵眾,所以在打鬥中犧牲了很多年輕寶貴的生命。到了現如今,他們已經發展到了5萬餘人,依舊守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