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激進!蘋果發備忘錄警告內部洩密事件 嚴重者將面臨刑事訴訟

4月14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在發佈到內部博客網站上的一份冗長備忘錄中,蘋果警告員工不要對外洩露與未來計畫相關的內部資訊,並表示可能會對相關員工提起訴訟,甚至是刑事訴訟。

這也是蘋果為打擊洩密而採取的最激進措施之一。

在備忘錄中,蘋果稱去年“發現了29名洩密者”,其中12人被逮捕。蘋果強調,“這些人不但丟了現在的工作,去其他公司應聘時也將很難被錄用”。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會議上,蘋果軟體技術業務掌門克萊格·費德里希(Craig Federighi)在會議上向員工表示,

部分規劃的iPhone軟體特性會跳票。蘋果還提到了一款當時尚未發佈的套裝軟體,披露了當時尚未正式發佈的iPhone X和新款Apple Watch的細節。然而,這次會議的相關內容很快就被內部參會人員洩密,蘋果公司對此非常憤怒。蘋果產品行銷高管葛列格·喬斯維亞克(Greg Joswiak)表示,“我們希望找到合適的機會向客戶宣傳產品的出色之處。不希望產品資訊提前洩露。

蘋果對產品開發計畫的保密眾所周知。2012年,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要加大對公司產品開發計畫的保密力度。儘管如此,媒體還是不斷曝光有關蘋果新產品的資訊,滿足讀者對蘋果資訊的需求。

2017年,蘋果給員工開了產品保密的會議。隨後,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媒體報導了iPhone X、新款Apple TV、支持LTE的新款Apple Watch、增強現實頭顯、新款iPad型號、軟體更新包,以及新版iPhone和AirPods耳機的細節。

蘋果在備忘錄裡稱,提前洩露有關新產品的資訊,會對當前產品的銷售產生不利影響,使對手有更多時間推出相應的新產品,新產品發售後銷售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兩家互聯網巨頭,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對有關未來計畫的資訊持開放態度,但重視對與外界溝通的資訊的保密,

他們對洩密者的態度是堅決不予容忍,一旦被發現,通常會炒掉。

2016年,穀歌炒掉了向外界洩露公司批評某高管內部文件的員工。但遭到這名員工的起訴,理由是穀歌侵犯了他的言論自由。該員工的代理律師表示,科技公司有時會將本應允許員工談論的問題——例如對工作環境的不滿——與洩露商業機密混為一談,“機密資訊定義的擴大化,使得員工啥也不敢說了,甚至是允許他們談論的話題”。

彭博社稱,蘋果這次的備忘錄,是矽谷高科技巨頭為更大範圍上限制員工分享公司資訊而做出的重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