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童國華: 一生最榮幸的事,中國將領跑5G時代

“今年下半年,我們將進入5G規模試驗階段,明年會完成規模化的商用。

未來中國將掌握5G技術上最大的話語權。”作為國內通信行業的領軍人,童國華不厭其煩地向記者介紹:“中國的通信技術是中國跟世界高新技術差距最小的領域,現在可以說是並跑,甚至在部分技術上處於領跑地位。”

“中國從1G、2G跟跑,3G、4G並跑,到5G時代我們全面引領世界”,童國華將自己“一生最榮幸的事”歸結到一點:這些年,我們推動了光通信技術向市場轉化,去滿足市場需求,

這同時又反過來推動技術創新。他說:“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生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能夠為中國的技術創新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從幾十億做到百億掌門人

科研人員、企業掌舵人、大學老師……在光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幾十年,童國華的身份一次次發生轉變。“但我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做好企業。”現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的童國華,

說到如何辦好一家企業,臉色凝重了起來。

1990年,童國華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武漢郵科院)任職。90年代末,童國華擔任武漢郵科院副院長,他很快遇到了隨後而來的企業改制。2000年,武漢郵科院開始從一個科研院所轉制為企業。“一方面,從‘事業人’變成了‘社會人’,郵科院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自己的角色從科研者變成了‘銷售員’。

”童國華說,人生最艱難的時日正是那巨變的時刻。

就在那幾年,通信行業發展步入了常態期,競爭非常激烈。而當時武漢郵科院只獲得了光纖光纜的研發和中試任務,還不能像華為那樣去做無線通訊、程式控制設備。同時,武漢郵科院雖然已經改制成企業,但作為國家的科研院所,還需承擔國家技術創新的任務。童國華說:“後來做光通信系統,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冒險’。

2004年,正是改革到了“生死一線”的時刻,童國華臨危受命,擔任武漢郵科院院長,幾年後,郵科院在他的手中“活了下來”,並把它從30億元的企業做到跨越百億元企業之列。

在武漢郵科院耕耘了幾十年之後,童國華於2016年調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大唐電信集團董事長,他的人生又開始了新篇章。

對話:

談中國通信技術:

走到一個新高度

廣州日報:中國的通信技術現在處於什麼水準?

童國華:我們的無線通訊技術,從1G、2G,接著3G、4G,到現在的5G,經歷一個跟跑、並跑到領跑的階段。通信的三大領域是傳輸、交通、無線,我國最先有技術突破的是傳輸領域,然後是交通和無線領域。通信技術領域是中國跟世界高新技術差距最小的一個領域,現在是“並跑”,甚至在部分技術上處於“領跑”地位。

目前中國5G的發展,讓我們的無線通訊技術走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世界上處於一個更加有利的競爭地位。

廣州日報:作為中國通信行業發展的參與者和領路人,你怎麼看待今天的局面?

童國華:當初中國在通信技術領域打開“大門”時,對我們從事通信技術研究的人來說,壓力非常大。實際上,當時就像是在國內打一場國際比賽。但今天看來,這場比賽,我們打贏了。這得益於改革開放和中國的市場,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拉動了對通信的需求,才使得通信技術有了更快的進步。

最開始我們用市場換技術,後來,我們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並走向世界領先的位置。這也說明了,中國的技術創新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對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很大。今天,我們的技術創新對勞動生產力的貢獻還在不斷增長和放大。

談科技轉化:

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

廣州日報: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有什麼好的建議?

童國華:作為科技工作者,要思考如何讓技術能真正為老百姓所用,能真正為老百姓創造價值,這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轉換過程。我很榮幸,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們推動了光通信技術向市場轉化,去滿足市場需求。

從科技改革開始就在談“科技轉化”,談經濟和科技“兩張皮”的問題。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現在一直在講創新,不過我一直覺得讓院士、專家去做轉化、去做企業可能是大材小用。成果研究出來,可以讓專業的企業和做市場的人把技術變成產品。

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並不是說要“截斷”。一個技術出來後,“後開發”的過程非常複雜,必須要有熟悉技術的人跟蹤開發、服務,滿足客戶需求。比如4G出來後,我們給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和給電力、鐵道、化工部門所提供的設備並不一樣。雖然原理相同,但由於服務物件和目的不同,很多功能性和應用性模式不同,因此要進行持續開發。所以我們強調的是:僅僅只做出一個技術不算是完成整個項目。我說“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但一定要讓技術人員走到底。

所以,在創新轉化過程中要專業化,不能什麼都做,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徵和特點尋求發展。

廣州日報:在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道路上,作為國家科技企業應該怎樣走?

童國華:我們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科研體制到底是什麼體制。在應用技術領域提的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過去很多企業都沒有創新能力,現在都逐漸形成了企業創新能力。要逐步建立這樣一個機制,例如要發展一個應用型的技術,就應該把資金給企業,讓企業去尋找有技術、有市場支援的單位,來説明消化這一產品。這樣形成一個產業鏈,才能更快把新技術開發出來,讓新技術應用起來。

談科技改革:

最早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

廣州日報:你全程參與了國家的科技改革大潮,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童國華:武漢郵科院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轉型,由一個單一的科研院所轉變成現在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全程參與。我們最早解決了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從科研院所企業化管理,到與體制脫鉤變成企業,到現在高新技術公司,每一步我都經歷了。而且每一步,我都有充電學習、思考的過程,然後去體會、理解和轉化。

感受最深刻的是,在轉制過程中人們思想觀念轉化非常困難。當時,每個人都跟公司簽訂合同,從事業單位的“事業人”變成“社會人”。不少人接受不了,人才面臨巨大流失。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走到今天,大家都已經很理解了。這些年,我們在管理上推進的力度一直非常大。無論是央企、民企還是合資企業,雖然資產擁有者不一樣,但企業屬性是一樣的,只要按照企業屬性去做,就一定會做好。體制“動不了”,機制可以變化。比如,我們建立股份制企業,讓幹部和員工參股,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分享創造的財富,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發展。

廣州日報:在變革大潮中你是如何堅持方向的?

童國華:我覺得自己還是在不斷學習,我曾經說過,兩年還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我一定是沒認真學習,沒有適應時代變化,沒有與時俱進,所以我會被淘汰。

當時不僅是自己轉變,還有集體轉變,非常艱難。有大家的努力,也有幾代領導的推動,也不是我一個人做得了。

談未來:

最想教書育人

廣州日報:你在武漢郵科院任院長期間,將一個剛剛改制的企業從30億做到上百億,是怎樣激發企業活力的?

童國華:我最大的成功是在武漢郵科院。第一,經過了整個科技改革的全過程。第二,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負責市場。我比較幸運,對市場的瞭解使得我去對客戶的需求關注更多一些,在技術轉化的過程中,要更多地對客戶進行考量。第三,轉化的過程要跟利益相關。

廣州日報:你現在身兼數職,最想做的是什麼?

童國華:我現在在華中科技大學兼任博士生導師,這是我最喜歡的生活。做老師可以把我這些年做技術創新、做企業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和大家共同去探討,培養一些優秀的企業家。這是我最樂意去做的事情。

不過,如今我思索更多的是如何做好企業。我從科研人員到企業管理者,最大的變化是思想觀念上發生改變,也就是學會了真正去理解市場,如何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真正把客戶需求當作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第一要務,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好。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創新能力,首先要技術創新、轉化並服務於市場,再由市場的需求對技術創新提出新要求,這樣才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才能真正推動技術創新不斷進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安娜

廣州日報:作為中國通信行業發展的參與者和領路人,你怎麼看待今天的局面?

童國華:當初中國在通信技術領域打開“大門”時,對我們從事通信技術研究的人來說,壓力非常大。實際上,當時就像是在國內打一場國際比賽。但今天看來,這場比賽,我們打贏了。這得益於改革開放和中國的市場,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拉動了對通信的需求,才使得通信技術有了更快的進步。

最開始我們用市場換技術,後來,我們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並走向世界領先的位置。這也說明了,中國的技術創新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對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很大。今天,我們的技術創新對勞動生產力的貢獻還在不斷增長和放大。

談科技轉化:

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

廣州日報: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有什麼好的建議?

童國華:作為科技工作者,要思考如何讓技術能真正為老百姓所用,能真正為老百姓創造價值,這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轉換過程。我很榮幸,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們推動了光通信技術向市場轉化,去滿足市場需求。

從科技改革開始就在談“科技轉化”,談經濟和科技“兩張皮”的問題。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現在一直在講創新,不過我一直覺得讓院士、專家去做轉化、去做企業可能是大材小用。成果研究出來,可以讓專業的企業和做市場的人把技術變成產品。

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並不是說要“截斷”。一個技術出來後,“後開發”的過程非常複雜,必須要有熟悉技術的人跟蹤開發、服務,滿足客戶需求。比如4G出來後,我們給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和給電力、鐵道、化工部門所提供的設備並不一樣。雖然原理相同,但由於服務物件和目的不同,很多功能性和應用性模式不同,因此要進行持續開發。所以我們強調的是:僅僅只做出一個技術不算是完成整個項目。我說“讓該幹什麼的人幹什麼”,但一定要讓技術人員走到底。

所以,在創新轉化過程中要專業化,不能什麼都做,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徵和特點尋求發展。

廣州日報:在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道路上,作為國家科技企業應該怎樣走?

童國華:我們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科研體制到底是什麼體制。在應用技術領域提的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過去很多企業都沒有創新能力,現在都逐漸形成了企業創新能力。要逐步建立這樣一個機制,例如要發展一個應用型的技術,就應該把資金給企業,讓企業去尋找有技術、有市場支援的單位,來説明消化這一產品。這樣形成一個產業鏈,才能更快把新技術開發出來,讓新技術應用起來。

談科技改革:

最早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

廣州日報:你全程參與了國家的科技改革大潮,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童國華:武漢郵科院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轉型,由一個單一的科研院所轉變成現在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全程參與。我們最早解決了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從科研院所企業化管理,到與體制脫鉤變成企業,到現在高新技術公司,每一步我都經歷了。而且每一步,我都有充電學習、思考的過程,然後去體會、理解和轉化。

感受最深刻的是,在轉制過程中人們思想觀念轉化非常困難。當時,每個人都跟公司簽訂合同,從事業單位的“事業人”變成“社會人”。不少人接受不了,人才面臨巨大流失。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走到今天,大家都已經很理解了。這些年,我們在管理上推進的力度一直非常大。無論是央企、民企還是合資企業,雖然資產擁有者不一樣,但企業屬性是一樣的,只要按照企業屬性去做,就一定會做好。體制“動不了”,機制可以變化。比如,我們建立股份制企業,讓幹部和員工參股,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分享創造的財富,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發展。

廣州日報:在變革大潮中你是如何堅持方向的?

童國華:我覺得自己還是在不斷學習,我曾經說過,兩年還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我一定是沒認真學習,沒有適應時代變化,沒有與時俱進,所以我會被淘汰。

當時不僅是自己轉變,還有集體轉變,非常艱難。有大家的努力,也有幾代領導的推動,也不是我一個人做得了。

談未來:

最想教書育人

廣州日報:你在武漢郵科院任院長期間,將一個剛剛改制的企業從30億做到上百億,是怎樣激發企業活力的?

童國華:我最大的成功是在武漢郵科院。第一,經過了整個科技改革的全過程。第二,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負責市場。我比較幸運,對市場的瞭解使得我去對客戶的需求關注更多一些,在技術轉化的過程中,要更多地對客戶進行考量。第三,轉化的過程要跟利益相關。

廣州日報:你現在身兼數職,最想做的是什麼?

童國華:我現在在華中科技大學兼任博士生導師,這是我最喜歡的生活。做老師可以把我這些年做技術創新、做企業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和大家共同去探討,培養一些優秀的企業家。這是我最樂意去做的事情。

不過,如今我思索更多的是如何做好企業。我從科研人員到企業管理者,最大的變化是思想觀念上發生改變,也就是學會了真正去理解市場,如何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真正把客戶需求當作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第一要務,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好。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創新能力,首先要技術創新、轉化並服務於市場,再由市場的需求對技術創新提出新要求,這樣才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才能真正推動技術創新不斷進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