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東風街曾名西山街 最大的特點:多棺材鋪

廣州解放初期有28個區,其中有一個區叫“西山區”。“西山區”下轄五個行政街道,

裡邊有一個叫做“西山街辦事處”。1951年11月,西山街與司馬街合併,仍名為西山街。同月,盤長街與海光街一部分合併為盤長街。1953年5月,西山街與盤長街合併,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東風街。2013年,越秀區街道開始“8並4”區劃調整,其中將原東風街道與原六榕街道合併成新六榕街道,面積為2.04平方公里。今天我們講一講歷史上“西山街”的故事。

舊時“西山街” 多棺材鋪

東風街原名西山街,

明末清初因在高崗以西的山坡上建有西山廟而得名。歷史上的西山街分別與越秀區的解放北、六榕、紙行、流花等行政街接壤,與荔灣區的南源、金花、彩虹、環市西等行政街毗鄰。

明清兩代這裡均為山丘小崗及城垣。1918年廣州設市政公所,拆毀城垣,開建馬路。

當時,這裡很多地方垃圾成堆,雜草叢生,臭氣熏天。因為這裡屬舊城西城外地段,住戶多是拾破爛、或當小販的底層百姓。

20世紀上半葉,這裡最大的特點是棺材鋪多,殮房多,神主牌寄放的靈堂多。

耗費十年修起“長庚路”

在明清兩代,現人民北路南段(即市一人民醫院南大門口以南)是廣州城西城牆。1934年,官方在這裡修起了馬路,命名為長庚路,長庚路從興工至完工,共耗時10年。

由於方便醫院(即今市一醫院)建在該路段的高崗旁,所以20世紀上半葉,這裡有很多棺材店。1958年長庚路北段(近現在東風路口的路段)建成湖邊新村、工人新村。

1960年把虎山路和長庚路合稱為人民北路。

東風西路原名德宣街

今天的東風西路之所在,清朝時全是小山崗,名曰高崗、草場訊,清未曾稱德宣街。1920年擴建馬路,統稱德宣路。廣州解放初期,這裡有不少製作皮革的“牛皮寮”,現在的廣州市少年宮就是在幾間“牛皮寮”的地基上建成的。

1966年,從西村電廠河邊起沿德坭路,德宣西、中、東接新開路至天河機場與中山路匯合點止全路分為五段。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該路沿途有市少年宮、西苑、新華球廠、電線電纜廠、廣州醫學院、市九防治所、流花湖。1968年更名東風路。1981年才分東、西路段,改稱現名。

第一津曾毗鄰護城河

第一律在今市政府之西,西華路北側內街,北連朱鵲裡,南接第二甫,此街是東風街主要通道之一。明朝時是廣州城西護城河第一埠頭,故名第一津。清朝時是護城河邊的岸道,

巷尾均是荒山草崗。當時這條護城河水較深,故各鄉村鎮運航至廣州的船艇多在此泊岸。20世紀上半葉,護城河大部分乾涸,人們漸漸在岸邊建設民房。

1963年這條原護城河變成大坑渠,全部填平,建有不少平房。

第二甫曾名“宜民市”

第二甫是進入第一津必要之路,很多人把它混為第一津統稱。這條街只有50米長,30米寬。

清代,這裡又叫宜民市,是貧民聚集的地方。20世紀30年代這裡多是押典檔、京果海味檔,米鋪、藥鋪、粉麵茶點鋪等。

20世紀60年代,第二甫與第一津曾被合稱為“青松街”,但群眾難以改口,後仍恢復原名。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有貴

米鋪、藥鋪、粉麵茶點鋪等。

20世紀60年代,第二甫與第一津曾被合稱為“青松街”,但群眾難以改口,後仍恢復原名。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有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