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萊塢特效團隊“數字王國”進軍中國VR娛樂業 CEO謝安在想什麼?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張之穎】你一定看過《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和《變形金剛》,這些電影特效的精采橋段深植人心。而電影的背後,這個盛名享譽美國好萊塢的特效製作團隊 “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

近年在中國市場展開許多動作,包括:“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康熙來了最後一集經典VR版;並在周傑倫演唱會時,以虛擬人技術復活鄧麗君,兩人展開跨時空情歌對唱。而最近一次,則是隨著母親節到來,五月即將上映的《今日君再來:虛擬人鄧麗君音樂奇幻SHOW》,該劇以前沿科技結合音樂、歌舞、聲光效果的藝術呈現于世,鄧麗君的家屬也將親自出席。

最有趣的是,這間充滿名人光環與話題性十足的公司:數位王國,

左有HTC前CEO周永明出任該公司主席,右有謝霆鋒作為中華區主席,而拉攏兩方的數字王國CEO,則是年僅32歲的華人:謝安。 雖然VR的前景眾說紛紜,但擁有好萊塢強大電影娛樂產業資源的積累作為基礎,數字王國走向這條路,比任何人都更有優勢。日前環球網採訪矽谷創業導師Steve Hoffman時,他便指出,VR目前的發展是挑產業的,它現在的形式還不適用於所有產業,
目前像娛樂產業會是比較合適的領域。

站在一條更有優勢的道路上。深耕于文創產業多年的郭台銘之子郭守正,也于上周和謝安一同發佈長期戰略合作。謝安表示,兩人的結識是一拍即合,因為年紀相仿,理念吻合,他們對創業有極大的理想,想幹別人沒做過的事。 謝安說,自己進軍VR領域是帶著創業的心情。那麼數字王國從電影產業跨界科技業,它如何先走一步?究竟VR與虛擬人技術,

在娛樂產業的應用為何?VR內容能有哪些商業模式?市場前景如何?數字王國又怎麼解釋目前的財報虧損?環球網在臺灣採訪了數字王國CEO謝安,聊聊身處科技前沿的VR內容產業目前在市場的發展態勢。

好萊塢特效團隊數字王國CEO謝安。

記者:去年VR技術在哪方面更成熟?在商業變現上哪條路會更容易?

謝安:從歷史上來看,肯定是虛擬實境的歷史更長久。虛擬實境的歷史有20多年,從最早的樣板圖,頭要伸進一個很奇怪的箱子裡,VR很早就有這個概念。

而虛擬人的技術,是在2008年,由我們公司我們第一個提出來,是完成了影視作品“班傑明的奇幻之旅”。當時我們的夢想是,把人類的臉recreate(重新創造)。從一開始怎麼變老、怎麼變年輕,

到後來發現我們可以完全取代演員的時候,就注入非常、非常多的心思在裡面。我們在過去8年多,已經快9年了,頗有小成,是比較成熟的。

5月6日你們來體驗(今日君再來:虛擬人鄧麗君音樂奇幻SHOW)。虛擬人是用hologram(全息圖)技術在你面前體現,它跟VR完全不一樣,因為VR還要隔著頭戴式裝置。虛擬人的體驗感知和VR完全不同。

我非常相信,VR的用途絕對比虛擬人廣泛很多。但我覺得虛擬人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像我們的顧問偉忠哥(臺灣知名資深電視製作人王偉忠),他最常提到,如果我們的技術跟過世的家人結合在一起,他覺得是一個很特別的技術。不僅僅把過去經典人物復活,有一天你可以見到你離開的家人,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虛擬人可以應用在電影,電視,演唱會這些活動上,而VR是沒有任何邊界的。

記者:所以說像VR演唱會,是未來數字王國的一個突破口,這一塊市場您對它的預期是多少呢?

謝安:很免俗,現在的市場都是二分法,其實可以區分得更好一點。 現在二分法,一是你去做CG content,運用大量的特效,比如說世界毀滅、回到恐龍時代,或者像我們現在做的美猴王,進到西遊記的世界裡,這種叫CG content。

另一方面是Livestreaming,360直播。坦白講,你要問我個人的話,以虛擬實境而言,最好是體驗一些沒有任何人體驗過的東西。像剛才提到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這種東西是大家沒有經歷過的,會讓大家更有欲望去體驗。Livestreaming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在現在——VR還沒有完完全全成熟的期間,可以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出來。

為什麼呢?如果做直播,無非是這些題材:體育賽事,演唱會,或比如網紅的直播。這種直播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們要做的,不是因為它現在有經濟效益,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上面,而是這一塊可以帶來一個商業模式。我怎麼樣在現有的技術之上,加一點創意進來?比如像王菲的演唱會。

我很感激的一件事情是,王菲演唱會是目前公認,不敢說全世界,起碼在大中華區是第一個敢去收費,收的還不便宜,然後還真的做出了利潤。

因此,我不會放幾個攝像頭,做live broadcast,就向你收錢,這樣就不是數字王國的理念了。王菲的演唱會,我們不僅僅做直播,我們還為演唱會加入新的呈現方式:有四首曲子,聽王菲唱的時候,你會進入MV的世界,一個全虛擬的環境中;有一幕,忽然間變成了沙漠,另一幕先是流星劃過天際,接著在一片星光下聽她唱歌。我覺得這是把數字王國CG Content融合VR最好的嘗試。

記者:你虛擬人這個技術怎麼獲利?現在看起來你只有10場演出,從門票獲得收益,而門票甚至要跟三創分享。你虛擬人未來的商業是什麼樣的?

謝安:我跟你講一下,你這樣思考一件事,現在虛擬人的技術,隨著我們技術的成熟,成本不像大家想像得那麼高,可以壓下來,做到越來越低,這是第一點。

第二件事情,當你做完鄧麗君,從商業角度怎麼utilize(利用)?你可以去辦演唱會,或辦什麼別的東西。可是定幕劇,為什麼會想跟郭守正合作的地方在於:定幕劇會成為固定收益。當它在一個地方待著的時候,你的成本已經去除了,因為它已經做完了。所以當你每播映一次,按一個play,一場就過去,下一場按一個play就過去。所以從經濟效益來看,它會成為固定收益的一種商業模式。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怎麼做一個很棒的PR marketing,加上你怎麼樣行銷它,加上你怎麼樣複製它,加上你怎麼樣大量複製——你複製得越多,收益就會越高。

謝安與郭守正在臺灣舉辦記者會,謝安多次強調三創的精神:創業、創意、創新。中間為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富。

記者: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你的財報都在虧損的狀態,包括像2016年預告比較出來了。怎樣去扭轉現在的局面?它還在前期的投資期,處於大量花錢狀態,還是怎麼樣?

謝安:答案你剛才已經講了,我覺得作為一個Startup的方式,從創業的角度來講,一個創業公司最衰的就是上市的entity(實體),因為大家會看到你的情況。

我們公司在過去這兩年,對於VR跟新科技技術的投入,在網上都可以看到。我們投入了將近1億8千萬美金。

如果純粹只是想要把公司做得好看,之前已經證明我們做過。當初我在接手數字王國CEO的時候,確實很快地主導“cut the loss”,把公司做到收支平衡,這其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是,你想要把公司轉型,要做到沒有人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跟Jeff(郭守正)兩人聊得比較開。我們做的事情,不是去複製別人做的東西,不是尾隨在別人背後做一個什麼樣的事業,而是在創造全新的事業。當你創造全新的事業,必須要做很大的投入。

如果要看財報,我們財報確實有這個loss(虧損)。但我要看的是,一個公司的細節是不會騙人的,它代表的是股民們,包括市場怎麼去看的。對,我們這兩年確實因為投資很多,有這樣的財報。可是你看看我們的市值,從去年你們訪問我的時候,市值是50億港幣,到今天我們是100億港幣。而我們財報出來之後,股價沒有跌,還漲一點點。這代表什麼?代表市場對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有很高的期望。

我要做的事情不是看財報,我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在大家這麼多期望的情況之下集大家的氣,真正把一個全新的business model做起來,這一點我很需要大家用正面的方式來看。

提問:王菲演唱會之後,市場的回饋是什麼?會有更多人找到你們做這一塊嗎?

謝安:是啊。我覺得我們運氣很好,因為我們大中華區主席謝霆鋒的關係和管道,所以邀請到王菲,做一個這麼好的商業模式。我還記得第一次跟王菲說這是什麼概念的時候,她很興奮,因為這是全新的領域。 不過之前開創時期,大家會不太明白。對於其他人而言,需要時間去adopt(接受),像是:我要怎麼接受好幾個奇奇怪怪的360攝像頭在我旁邊?記得那時候還有人問我,唱歌的時候會不會被絆倒。自從王菲演唱會成功之後,在過去四個月,我們接到非常多的大牌歌手表示希望能夠談合作。

提問:虛擬人在版權方面存在哪些困難嗎?

謝安:有啊。數字王國在做虛擬人之前,世界上還沒有什麼叫“虛擬肖像權”的東西。我們為了它,還專門創造出“虛擬肖像權”,它在法律上還是一個非常灰色的地帶。我們在美國做虛擬人時,每一次都要跟演員簽定五六本字典厚的合約,因為它的法律範圍太廣。以往的肖像權,只是不能使用照片,當我有你的虛擬肖像權,又可以讓你去說任何你沒有說過的話,做你沒做過的事情時,它法律上moral(倫理道德)的考量是很大的。

提問:單獨去簽每一項是嗎?美國和中國,哪一方法律規定更細一些?

謝安:虛擬人在法律上是非常灰色的地帶,像數字王國,因為我們對於信譽非常在乎,所以我們就會選擇做比如像鄧麗君,而我們一定是和家屬鄧長富先生合作。

記得我最早做虛擬人的時候,很多法律學者說,你去做一個虛擬人,是沒有任何肖像權問題的,因為那不是拿以前的照片來做。在法律上有一個稱為Public Domain的概念,就是如果你被認為沒有文化內涵,你就不具有虛擬的肖像權。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拍林肯?因為你不可能跟林肯的後代要版權費。Public Domain在法律上是存在的,所以很多學者會覺得,當虛擬人沒有肖像權的時候,就不會有虛擬肖像權的問題。

數字王國非常在乎聲譽,所以我們跟任何人合作,或做任何的虛擬人,一定會跟他的家屬合作。 尤其美國的法律非常細。不過,法律跟市場是不一樣的。美國法律是非常細,可是美國的虛擬人使用上非常狹隘。我們做過很多研究調查,發現美國在文化上,認為經典應讓它留在心中,對於復活經典明星的興趣,停留在一首歌的耐心。而美國的虛擬人應用,特別用於電影上。早年大家都喜歡把電影定格,看看是不是你演的,抓包你到底是不是使用替身。現在都沒有這個問題,好萊塢大量的電影演員,遇到不想親自拍攝的情形,會讓我們做虛擬人來當替身。

採訪後記

謝安是一個相當謙和的CEO,平易近人,沒有什麼架子,帶著感性的思路,喜歡說故事。據之前媒體報導,數位王國過去多是好萊塢頂尖製作人作為領導層,與基層距離遙遠,這反而讓善於溝通的謝安,獲得多數美國員工的信任。

數位王國在大中華區一直有創新的嘗試,這次將虛擬人科技結合音樂與視覺設計,將科技與流行文化融合,為藝術帶來新的可能性。郭守正自己也說,這次的奇幻劇,他“有信心一定會 ‘哇’!”。

身為富士康郭台銘之子的郭守正,在中國臺灣頗有名氣。郭守正表示,兩方真正合作的過程中,他發現數字王國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執行的速度和力度。他認為,依照這樣的執行速度,以將來的量體而言,成本會一直下降,未來的重點是創造這樣的價值鏈。

關於價值鏈,郭守正提到,拍攝一部電影,從前需要百人、甚至千人,但如果把數字王國擁有豐富的素材全部做好,將來或許只需要一個會說故事的人,在數字王國的空間裡,就可以把故事做出來。而這才是數字王國和三創想要累積的東西。 郭守正認為,儘管數字王國在這塊領域已經擁有二十年的經驗,但他和謝安聊起來很契合,因為謝安也是用創業的態度看待這件事。

新媒體的時代蘊藏了新媒介、新平臺、新科技的各種可能性。未來表達故事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元,每個人都是作者,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期待娛樂產業、故事產業、創意產業百花齊放的一天。

但我覺得虛擬人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像我們的顧問偉忠哥(臺灣知名資深電視製作人王偉忠),他最常提到,如果我們的技術跟過世的家人結合在一起,他覺得是一個很特別的技術。不僅僅把過去經典人物復活,有一天你可以見到你離開的家人,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虛擬人可以應用在電影,電視,演唱會這些活動上,而VR是沒有任何邊界的。

記者:所以說像VR演唱會,是未來數字王國的一個突破口,這一塊市場您對它的預期是多少呢?

謝安:很免俗,現在的市場都是二分法,其實可以區分得更好一點。 現在二分法,一是你去做CG content,運用大量的特效,比如說世界毀滅、回到恐龍時代,或者像我們現在做的美猴王,進到西遊記的世界裡,這種叫CG content。

另一方面是Livestreaming,360直播。坦白講,你要問我個人的話,以虛擬實境而言,最好是體驗一些沒有任何人體驗過的東西。像剛才提到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這種東西是大家沒有經歷過的,會讓大家更有欲望去體驗。Livestreaming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在現在——VR還沒有完完全全成熟的期間,可以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出來。

為什麼呢?如果做直播,無非是這些題材:體育賽事,演唱會,或比如網紅的直播。這種直播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們要做的,不是因為它現在有經濟效益,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上面,而是這一塊可以帶來一個商業模式。我怎麼樣在現有的技術之上,加一點創意進來?比如像王菲的演唱會。

我很感激的一件事情是,王菲演唱會是目前公認,不敢說全世界,起碼在大中華區是第一個敢去收費,收的還不便宜,然後還真的做出了利潤。

因此,我不會放幾個攝像頭,做live broadcast,就向你收錢,這樣就不是數字王國的理念了。王菲的演唱會,我們不僅僅做直播,我們還為演唱會加入新的呈現方式:有四首曲子,聽王菲唱的時候,你會進入MV的世界,一個全虛擬的環境中;有一幕,忽然間變成了沙漠,另一幕先是流星劃過天際,接著在一片星光下聽她唱歌。我覺得這是把數字王國CG Content融合VR最好的嘗試。

記者:你虛擬人這個技術怎麼獲利?現在看起來你只有10場演出,從門票獲得收益,而門票甚至要跟三創分享。你虛擬人未來的商業是什麼樣的?

謝安:我跟你講一下,你這樣思考一件事,現在虛擬人的技術,隨著我們技術的成熟,成本不像大家想像得那麼高,可以壓下來,做到越來越低,這是第一點。

第二件事情,當你做完鄧麗君,從商業角度怎麼utilize(利用)?你可以去辦演唱會,或辦什麼別的東西。可是定幕劇,為什麼會想跟郭守正合作的地方在於:定幕劇會成為固定收益。當它在一個地方待著的時候,你的成本已經去除了,因為它已經做完了。所以當你每播映一次,按一個play,一場就過去,下一場按一個play就過去。所以從經濟效益來看,它會成為固定收益的一種商業模式。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怎麼做一個很棒的PR marketing,加上你怎麼樣行銷它,加上你怎麼樣複製它,加上你怎麼樣大量複製——你複製得越多,收益就會越高。

謝安與郭守正在臺灣舉辦記者會,謝安多次強調三創的精神:創業、創意、創新。中間為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富。

記者: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你的財報都在虧損的狀態,包括像2016年預告比較出來了。怎樣去扭轉現在的局面?它還在前期的投資期,處於大量花錢狀態,還是怎麼樣?

謝安:答案你剛才已經講了,我覺得作為一個Startup的方式,從創業的角度來講,一個創業公司最衰的就是上市的entity(實體),因為大家會看到你的情況。

我們公司在過去這兩年,對於VR跟新科技技術的投入,在網上都可以看到。我們投入了將近1億8千萬美金。

如果純粹只是想要把公司做得好看,之前已經證明我們做過。當初我在接手數字王國CEO的時候,確實很快地主導“cut the loss”,把公司做到收支平衡,這其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是,你想要把公司轉型,要做到沒有人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跟Jeff(郭守正)兩人聊得比較開。我們做的事情,不是去複製別人做的東西,不是尾隨在別人背後做一個什麼樣的事業,而是在創造全新的事業。當你創造全新的事業,必須要做很大的投入。

如果要看財報,我們財報確實有這個loss(虧損)。但我要看的是,一個公司的細節是不會騙人的,它代表的是股民們,包括市場怎麼去看的。對,我們這兩年確實因為投資很多,有這樣的財報。可是你看看我們的市值,從去年你們訪問我的時候,市值是50億港幣,到今天我們是100億港幣。而我們財報出來之後,股價沒有跌,還漲一點點。這代表什麼?代表市場對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有很高的期望。

我要做的事情不是看財報,我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在大家這麼多期望的情況之下集大家的氣,真正把一個全新的business model做起來,這一點我很需要大家用正面的方式來看。

提問:王菲演唱會之後,市場的回饋是什麼?會有更多人找到你們做這一塊嗎?

謝安:是啊。我覺得我們運氣很好,因為我們大中華區主席謝霆鋒的關係和管道,所以邀請到王菲,做一個這麼好的商業模式。我還記得第一次跟王菲說這是什麼概念的時候,她很興奮,因為這是全新的領域。 不過之前開創時期,大家會不太明白。對於其他人而言,需要時間去adopt(接受),像是:我要怎麼接受好幾個奇奇怪怪的360攝像頭在我旁邊?記得那時候還有人問我,唱歌的時候會不會被絆倒。自從王菲演唱會成功之後,在過去四個月,我們接到非常多的大牌歌手表示希望能夠談合作。

提問:虛擬人在版權方面存在哪些困難嗎?

謝安:有啊。數字王國在做虛擬人之前,世界上還沒有什麼叫“虛擬肖像權”的東西。我們為了它,還專門創造出“虛擬肖像權”,它在法律上還是一個非常灰色的地帶。我們在美國做虛擬人時,每一次都要跟演員簽定五六本字典厚的合約,因為它的法律範圍太廣。以往的肖像權,只是不能使用照片,當我有你的虛擬肖像權,又可以讓你去說任何你沒有說過的話,做你沒做過的事情時,它法律上moral(倫理道德)的考量是很大的。

提問:單獨去簽每一項是嗎?美國和中國,哪一方法律規定更細一些?

謝安:虛擬人在法律上是非常灰色的地帶,像數字王國,因為我們對於信譽非常在乎,所以我們就會選擇做比如像鄧麗君,而我們一定是和家屬鄧長富先生合作。

記得我最早做虛擬人的時候,很多法律學者說,你去做一個虛擬人,是沒有任何肖像權問題的,因為那不是拿以前的照片來做。在法律上有一個稱為Public Domain的概念,就是如果你被認為沒有文化內涵,你就不具有虛擬的肖像權。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拍林肯?因為你不可能跟林肯的後代要版權費。Public Domain在法律上是存在的,所以很多學者會覺得,當虛擬人沒有肖像權的時候,就不會有虛擬肖像權的問題。

數字王國非常在乎聲譽,所以我們跟任何人合作,或做任何的虛擬人,一定會跟他的家屬合作。 尤其美國的法律非常細。不過,法律跟市場是不一樣的。美國法律是非常細,可是美國的虛擬人使用上非常狹隘。我們做過很多研究調查,發現美國在文化上,認為經典應讓它留在心中,對於復活經典明星的興趣,停留在一首歌的耐心。而美國的虛擬人應用,特別用於電影上。早年大家都喜歡把電影定格,看看是不是你演的,抓包你到底是不是使用替身。現在都沒有這個問題,好萊塢大量的電影演員,遇到不想親自拍攝的情形,會讓我們做虛擬人來當替身。

採訪後記

謝安是一個相當謙和的CEO,平易近人,沒有什麼架子,帶著感性的思路,喜歡說故事。據之前媒體報導,數位王國過去多是好萊塢頂尖製作人作為領導層,與基層距離遙遠,這反而讓善於溝通的謝安,獲得多數美國員工的信任。

數位王國在大中華區一直有創新的嘗試,這次將虛擬人科技結合音樂與視覺設計,將科技與流行文化融合,為藝術帶來新的可能性。郭守正自己也說,這次的奇幻劇,他“有信心一定會 ‘哇’!”。

身為富士康郭台銘之子的郭守正,在中國臺灣頗有名氣。郭守正表示,兩方真正合作的過程中,他發現數字王國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執行的速度和力度。他認為,依照這樣的執行速度,以將來的量體而言,成本會一直下降,未來的重點是創造這樣的價值鏈。

關於價值鏈,郭守正提到,拍攝一部電影,從前需要百人、甚至千人,但如果把數字王國擁有豐富的素材全部做好,將來或許只需要一個會說故事的人,在數字王國的空間裡,就可以把故事做出來。而這才是數字王國和三創想要累積的東西。 郭守正認為,儘管數字王國在這塊領域已經擁有二十年的經驗,但他和謝安聊起來很契合,因為謝安也是用創業的態度看待這件事。

新媒體的時代蘊藏了新媒介、新平臺、新科技的各種可能性。未來表達故事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元,每個人都是作者,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期待娛樂產業、故事產業、創意產業百花齊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