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隊也能虐韓國伊朗!姚明組兩隊早有先例 聯賽時間短他也無奈

北京時間4月12日,中國籃協通過官網發佈了新一屆中國男籃主帥的選拔方案。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在未來的三年,組織兩支獨立的國家隊進行集訓,並且選拔兩支獨立的教練團隊進行執教,

以中方教練為主。這兩支國家隊,2017、2018年不交叉、不流動,分別承擔國際大賽任務,2019年合併為一支國家隊備戰2019年世界盃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

這顯然是姚明上任之後放出的一個“大招”,不少人驚呼看不懂姚明的策略。然而,這樣的“大國家隊”方案,

在塞爾維亞、立陶宛等大國都早有先例。姚明如今用這個策略去建設中國國家隊,實際上是對於中國男籃的實力有充分的信心,以及對於CBA聯賽現狀的無奈之舉。

2017、2018年,中國隊的國際大賽任務不多,全部為斯坦科維奇杯這樣熱身性質的國際大賽,

而洲際大賽則包括亞錦賽、亞運會的比賽。

2015年亞錦賽,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目前在亞洲範圍內,伊朗老化嚴重,以哈達迪、巴赫拉米、達瓦裡、卡姆拉尼為核心的陣容早已過了巔峰;韓國男籃更是淪落到亞洲二流,實力下滑嚴重。中國男籃即使組成兩支國家隊,派出任何一支(可以看作1.5隊),都可以輕鬆的戰勝對手。這是姚明敢於採取這個策略的根本原因,即使不派出最強陣容,

這兩年亞洲比賽的冠軍,中國男籃丟不了!

除了姚明對於男籃實力的自信,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姚明對於CBA聯賽現實的無奈。籃球專案發展的規律本應是金字塔結構,下層有足夠多的優秀球員可供選拔。最優秀的12個人進入國家隊,為國效力,爭取成績。

然而,由於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不順,聯賽對抗強度有限,時間又過短。本該是金字塔尖的國家隊,卻充當起培養球員,幫助球員進步的角色。今年聯賽中表現出色的丁彥雨航、周琦、趙繼偉、郭艾倫,全都是經歷了裡約奧運週期國家隊的歷練。國家隊的歷練對於這些球員的提高意義深遠,

如果想要增強中國男籃的實力,就得讓更多的球員得到這樣的歷練。如此,到了需要為國效力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可用之才。

如果僅僅是一支國家隊,那麼就只有12個人能夠有這樣的歷練機會,聯賽中大把的運動員,在打完短短幾個月強度不高的聯賽後,休賽期又去“放羊”。如今有兩支國家隊,24人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到了2019、2020真正需要用兵之時,中國男籃的可用之人會更多。

因為我們的二隊也可以戰勝伊朗韓國,拿下亞洲冠軍,姚明勇敢的做出了這個決定;因為我們的聯賽時間實在太短,短期內提高聯賽的強度也是天方夜譚,姚明也只能無奈的做出這個決定,讓更多的人有鍛煉的機會。

在打完短短幾個月強度不高的聯賽後,休賽期又去“放羊”。如今有兩支國家隊,24人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到了2019、2020真正需要用兵之時,中國男籃的可用之人會更多。

因為我們的二隊也可以戰勝伊朗韓國,拿下亞洲冠軍,姚明勇敢的做出了這個決定;因為我們的聯賽時間實在太短,短期內提高聯賽的強度也是天方夜譚,姚明也只能無奈的做出這個決定,讓更多的人有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