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省中醫健康管理(治未病)聯盟成立!從今天起,中醫大資料將這樣改變福建人的生活!

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有一個名為“中醫健康管理中心”的區域,如果你來到這裡,會感受到獨特的中醫體驗。

福州市民老林就是這裡的常客。他告訴記者,自己會定期來這裡,

通過“太空艙”做健康狀態辨識。和傳統的中醫診病方式不同,這台“太空艙”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面部資訊採集器、聲音採集器、人機對答系統、脈象採集器等現代化設備,客觀地採集體檢者的四診資訊並傳輸至後臺進行資料分析,而後自動生成一份包括個人基本資訊、五運六氣、生理病理特點、疾病風險預警、中醫健康狀態等,並根據報告結果制定個性化的自助或他助方案的中醫健康狀態評估報告。

“方案除了提示我日常飲食有哪些禁忌、如何通過作息調養身體外,我還可以知道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適合喝哪種茶,聽什麼音樂等。”老林說,通過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後針對性地調理身體後,生病的次數大大減少了。

▲太空艙內

好消息是:這種形式的中醫健康管理,即將在省內全面鋪開!

4 月 13 日上午,福建省中醫健康管理也將進駐基層醫療機構,經過培訓的中醫健康管理師將採用統一的標準採集資訊,為基層百姓進行中醫健康管理。“預計5月份起,這一套中醫健康管理系統就將在全省推廣應用。”陳建洪透露。

另外,還有一個中醫健康管理“神器”——移動太空艙也正式亮相。它擁有“中醫健康管理太空艙”的全部功能,

還能進行簡單的調理干預。未來,在一些條件受限的基層醫療機構,移動太空艙可以方便進駐,讓那裡的百姓受惠。移動太空艙是聯盟共用的,只要有需要,聯盟成員單位都可以使用,讓中醫健康管理真正延伸到基層。

▲移動太空艙“個子”雖小,但“五臟”俱全,這裡可以進行狀態辨識、風險評估、制定調理方案,還能現場調

記者觀察

中醫健康管理是一項惠及我省老百姓的大事,更是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博鼇論壇上提出的,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要做身體健康的民族的講話精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

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眾能分享優質醫療資源。

不過,在體驗過程中,記者也感受到了中醫健康管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前景。

“如果將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狀態採集系統和健康狀態辨識評估系統運用系統+健康管理實施平臺合稱為一個單元,那麼這整個單元可以管理300人的健康資料。”李燦東教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十分之一的福建人有中醫健康管理的需求,那麼現有的中醫師遠遠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這個缺口是相當大的。”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策的扶持,提高中醫師的待遇等等,同時媒體也要加強對中醫的宣傳,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並投入到中醫事業中。

▲李燦東教授(右)

據瞭解,聯盟的工作之一,就是在 5 月份培訓第一批健康管理師,開展第一批的設備配送,為今後的工作開展打基礎。

此外,很多人對中醫體檢的理解十分片面。有的人拿到健康狀態評估報告,看到上面寫著“五運六氣”、“陰陽五行”等,第一反應是將其與算命聯繫在一起,讓中醫健康管理師哭笑不得。

朱龍就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擾。他解釋,五運六氣是一個中醫的概念,中醫體檢借助五運六氣的概念,判斷該年氣候的變化與疾病的發生之間的聯繫,以此對該年出生的人給出相應的健康管理建議。向體檢者解讀報告時,他們往往一知半解,半信半疑。

所以,中醫科普工作如何在廣大群眾中開展,怎麼做才能將複雜的中醫理念通俗地傳達給大眾,這也是中醫健康管理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進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陳建洪說,未來還將組織“中醫健康管理八閩行”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中醫健康管理。

除此之外,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專業度較高,評估結果的解讀又與中醫師的水準息息相關,如何做到規範化?

“從中醫角度,個人健康狀態不同,健康指導與健康管理需要因人而異。因此,普及正確的中醫健康理念,研發和推廣中醫健康狀態辨識方法和技術平臺,創新中醫健康服務模式,開發新型中醫保健產品,形成以中醫健康狀態辨識為核心的中醫健康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個性化、動態化、全程式的中醫健康服務。”李燦東教授說。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聯盟工作中,中醫師的專業培訓將是重中之重。“只要操作規範,這些設備對人的健康狀態採集的準確率可超過 80%。”李燦東教授說。

除此之外,聯盟的工作全面展開後,將採集到龐大的資料資訊,這時將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避免參與中醫健康管理人群的個人資料資訊洩露?

陳淑嬌主任表示這不需要擔心:“中醫健康管理聯盟有資料安全方面的研究團隊,而且不同管理師之間的許可權不同,看不到彼此的內容。”

END

編輯:小楓

福建衛生報記者:黃波、陳坤

那麼現有的中醫師遠遠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這個缺口是相當大的。”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策的扶持,提高中醫師的待遇等等,同時媒體也要加強對中醫的宣傳,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並投入到中醫事業中。

▲李燦東教授(右)

據瞭解,聯盟的工作之一,就是在 5 月份培訓第一批健康管理師,開展第一批的設備配送,為今後的工作開展打基礎。

此外,很多人對中醫體檢的理解十分片面。有的人拿到健康狀態評估報告,看到上面寫著“五運六氣”、“陰陽五行”等,第一反應是將其與算命聯繫在一起,讓中醫健康管理師哭笑不得。

朱龍就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擾。他解釋,五運六氣是一個中醫的概念,中醫體檢借助五運六氣的概念,判斷該年氣候的變化與疾病的發生之間的聯繫,以此對該年出生的人給出相應的健康管理建議。向體檢者解讀報告時,他們往往一知半解,半信半疑。

所以,中醫科普工作如何在廣大群眾中開展,怎麼做才能將複雜的中醫理念通俗地傳達給大眾,這也是中醫健康管理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進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陳建洪說,未來還將組織“中醫健康管理八閩行”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中醫健康管理。

除此之外,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專業度較高,評估結果的解讀又與中醫師的水準息息相關,如何做到規範化?

“從中醫角度,個人健康狀態不同,健康指導與健康管理需要因人而異。因此,普及正確的中醫健康理念,研發和推廣中醫健康狀態辨識方法和技術平臺,創新中醫健康服務模式,開發新型中醫保健產品,形成以中醫健康狀態辨識為核心的中醫健康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個性化、動態化、全程式的中醫健康服務。”李燦東教授說。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聯盟工作中,中醫師的專業培訓將是重中之重。“只要操作規範,這些設備對人的健康狀態採集的準確率可超過 80%。”李燦東教授說。

除此之外,聯盟的工作全面展開後,將採集到龐大的資料資訊,這時將面臨一個問題:如何避免參與中醫健康管理人群的個人資料資訊洩露?

陳淑嬌主任表示這不需要擔心:“中醫健康管理聯盟有資料安全方面的研究團隊,而且不同管理師之間的許可權不同,看不到彼此的內容。”

END

編輯:小楓

福建衛生報記者:黃波、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