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月1日起,所有抗癌藥進口零關稅!但這120種1類致癌物一定要遠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準;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

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為農村孩子提供公平有品質的義務教育。‍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眾能分享優質醫療資源。會議確定,

一是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允許醫療機構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等互聯網醫療服務。

二是推進遠端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推動東部優質醫療資源對接中西部需求。支援高速寬頻網路覆蓋城鄉醫療機構,建立互聯網專線保障遠端醫療需要。

三是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資訊共用。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一站式”結算。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加快資訊互通共用,強化醫療品質監管和資訊安全防護。

為減輕廣大患者特別是癌症患者藥費負擔並有更多用藥選擇,會議決定,

一是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

二是抓緊研究綜合措施,採取政府集中採購、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等方式,

並研究利用跨境電商管道,多措並舉消除流通環節各種不合理加價,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的價格有明顯降低。

三是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將臨床試驗申請由批准制改為到期預設制,對進口化學藥改為憑企業檢驗結果通關,不再逐批強制檢驗。

四是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對創新化學藥設置最高6年的資料保護期,

保護期內不批准同品種上市。對在中國與境外同步申請上市的創新藥給予最長5年的專利保護期限補償。

五是強化品質監管,加強進口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嚴打制假售假。

會議指出,

因地制宜、優化佈局,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對地處偏遠、生源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設置低年級學段小規模學校,在鄉鎮設置寄宿制中心學校,

方便農村孩子就近入學和留守兒童照護。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辦學條件,依法提高教師待遇,編制、職稱評聘等向小規模學校傾斜。通過“互聯網+”教育、對口支教等方式,提高鄉村學校辦學水準。

抗癌藥實現零關稅對大家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但預防才是王道

預防癌症,遠離癌症

首先要瞭解致癌因素都有哪些

↓↓

2017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發佈最新版的致癌物清單。

該機構自1971年以來就對900多個致癌因素進行評估,最終400多個被確定為對人類致癌或者可能致癌。這些致癌因素又分為一類致癌、二類可能致癌、三類未知和四類可能不致癌四個級別——

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有120種;

2類致癌物:可能性較高致癌的物質,即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確,有380種;

3類致癌物: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症,有502種;

4類致癌物: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有1種,己內醯胺(注: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膠薄膜等)。

為幫助大家更有效地

遠離致癌因素遠離癌症,

今天深度揭秘120種1類致癌物

1

日常接觸

含酒精飲料中的乙醇:乙醇不僅能代謝產生乙醛,還能使消化道血管擴張,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使致癌物易被人體吸收。能降低肝臟解毒功能,還能抑制人體免疫功能。

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乙醛是乙醇在人體內代謝的中間產物。有些人轉化乙醛的酶較少,比其他人更容易蓄積乙醛。飲酒後出現的面紅耳赤、頭暈頭痛等症狀,就是乙醛蓄積過多所致。乙醛會造成細胞中的DNA損傷或雙鏈斷裂,從而致癌。

含酒精飲料:除乙醇、乙醛外,某些酒精飲料中含石棉纖維、砷、鎳等致癌物質;酒、酒精飲料生產發酵、蒸餾過程中還可能產生雜醇油、多環芳烴類(如苯並芘)等化學致癌物質。

吸煙:香煙中含大量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酚類化合物、甲醛等致癌物,與肺癌、喉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等都有一定關係。

二手煙草煙霧: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

無煙煙草:含甲醛、砷、鎘等致癌物。

N'-亞硝基降煙鹼(NNN)和

4-(N-甲基亞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兩種存在於煙草及煙氣中的氮亞硝胺化合物,可誘導實產生多種癌症。

加工過的肉類(攝入):醃制肉類含有較多鈉、硝酸鹽、磷酸鹽,薰制肉類含有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苯並芘)。

中式鹹魚:醃制過程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可能與鼻咽癌相關。

太陽輻射:過度暴露,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導致皮膚癌。

室外空氣污染:暴露於室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含顆粒物的室外空氣污染: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等也被認為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會增加患癌風險。

檳榔果:檳榔粗纖維多,經常吃會對口腔黏膜組織造成持續傷害,導致癌變。製作過程中殘留的鹼性物質和檳榔中含有的生物鹼,會破壞黏膜細胞的細胞膜,破壞細胞的DNA。

含煙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煙草只是增加了檳榔的毒性。

不含煙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

家庭燒煤室內排放:會排放出的以苯並芘為代表的致癌物,易誘發肺癌。

柴油發動機排氣: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已證實與肺癌、膀胱癌有關聯性。

苯並[a]芘:存在於煤焦油中的化學物質,而煤焦油常見於汽車廢氣(尤其是柴油引擎)、煙草與木材燃燒產生的煙和炭烤食物中。

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油漆、牆紙、地毯、印表機、汽車廢氣、合成纖維、建築裝飾材料、人造板傢俱和香煙的煙中都含有苯。苯在人體中代謝的產物會導致DNA鏈的斷裂和破碎,誘發白血病。

甲醛:工業用途廣泛,普通人主要通過新裝修家居中的人造板材接觸到甲醛。可導致鼻咽癌、新生兒畸形、兒童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

未經處理或輕度處理礦物油:用於製造髮乳、髮油、髮蠟、口紅、面油、護膚脂等,也用於食品添加劑。它是石油的副產物,含多種烴類物質,多環芳烴、重金屬等雜質可能誘發癌症。

2

輻射

電離輻射(所有類型):電離輻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主要包括α射線、β射線、質子流、中子流、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可誘發多種類型DNA分子損傷,從而致癌。

放射性核素,α粒子放射,內部沉積:重原子(例如鈾,鐳)或人造核素衰變時產生,相當於氦原子核,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放射性核素,β粒子放射,內部沉積:放射性原子核衰變時產生,相當於電子,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產生電離輻射,破壞細胞中的DNA。

中子輻射:人工方法從原子核中釋放出中子,可造成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

裂變產物,包括鍶-90:重核裂變產生多種放射核素。裂變產物在工業、農業和醫學中的用途廣泛,如氪-85用作β放射源和自發光燈的能源;銫-137是γ放射源;鍶-90是β放射源;鍀-99m在核醫學上用於臨床診斷。鍶-90易致白血病,銫-137會造成肝癌和腎癌。

放射性碘,包括碘-131:常用於癌症化療,也有致癌風險。

鐳- 224及其衰變產物:鐳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強烈的放射性,電離輻射能使螢光物質發光。

鐳- 226及其衰變產物

氡- 22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石材中可能含有放射性氡,建築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

磷-32,磷酸鹽形式:磷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磷酸鹽主要用於某些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同時有致癌性。

鈈:放射性元素,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鈈容易在肝臟和骨骼中聚集,致人體組織癌變。

釷-23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放射性核素,採礦和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核燃料廢物處理等過程中會出現。

紫外發光日光浴設備:釋放紫外線輻射,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紫外線輻射(波長100-400 nm,包括UVA、UVB和UVC):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3

病毒細菌寄生蟲及其毒素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禁☆感染):乙肝病毒可引起DNA重排和DNA片段的丟失,並使肝細胞在對其他致癌物的降解能力下降。

建議接種乙肝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禁☆感染):該病毒核心蛋白與肝癌關係密切。

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即愛滋病病毒,可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使細胞發生癌性轉化,特別是在細胞免疫遭到破壞,喪失免疫監視作用的情況下,細胞癌變更易發生。

建議:戴套!戴套!戴套!

人乳☆禁☆頭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型別會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高危型16和18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類型。

建議:女孩12歲後接種相關疫苗。

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I型:改變宿主淋巴細胞DNA,使細胞不斷增生和分裂,誘發白血病。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一種皰疹病毒,通過唾液傳播,主要引起急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與T細胞淋巴瘤等多種惡性腫瘤相關。

卡波氏肉瘤皰疹病毒:一種皰疹病毒,可引發卡波西肉瘤(內皮細胞腫瘤)和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長期定居在胃部,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引發胃癌。

建議:一旦發現,儘早根治。

華支睾吸蟲(感染):又名肝吸蟲,主要通過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睾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感染。可引起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而致癌變,主要為腺癌。

建議:儘量不吃醉蝦蟹、淡水魚生魚片。

麝後睾吸蟲(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生魚而感染,與華支睾吸蟲病相似。寄生在肝膽管內,誘發膽管癌。

埃及血吸蟲(感染):主要分佈於非洲、南歐和中東,可引起膀胱癌。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寄生麯黴等產生的代謝產物。主要存在於發黴的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堅果和油類產品中。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麴黴毒素的食物,被認為是導致肝癌、胃癌和腸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黃麴黴毒素主要干擾RNA和DNA的合成。

建議:一旦吃到苦的堅果,趕緊吐掉,再漱口,家裡的砧板一旦發黴,就不要再用了。

4

抗癌藥和其他藥品

白消安:抗癌藥,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通過與細胞DNA的鳥嘌呤起烷化作用破壞DNA的結構與功能,也可能致癌。

苯丁酸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數種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和部分乳腺癌。會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萘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現已少見。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環磷醯胺:抗癌藥,用於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也用於治療乳腺癌、睾丸腫瘤、卵巢癌、肺癌、頭頸部鱗癌、鼻咽癌、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及骨肉瘤等。與DNA發生交叉聯結,抑制DNA合成,干擾DNA及RNA功能。

美法侖:抗癌藥,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卵巢癌。通過破壞DNA結構起作用。

依託泊苷: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瘤、白血病,也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作用於DNA酶,使受損DNA不能修復。

依託泊苷與順鉑和博來黴素合用:聯合化療方案,主要用於卵巢生殖細胞惡性腫瘤和喉癌等。

MOPP(氮芥、長春新堿、甲基苄肼、強的松)及其他含烷化劑的聯合化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案,有致癌風險。

司莫司汀[1-(2-氯乙基)-3-(4-甲基環己基)-1-亞硝基脲,甲基-環已亞硝脲]: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腦瘤、肺癌等。

他莫昔芬:抗癌藥,用於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三胺硫磷:抗癌藥,用於治療卵巢癌。

曲奧舒凡:抗癌藥,主治肺癌。

硫唑嘌呤:用於器官移植時抗排異反應的藥物,通過與嘌呤的拮抗作用,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可誘發癌症。

環孢菌素:用於肝、腎和心臟移植抗排異反應的藥物。由於對免疫的抑制,會增加致癌風險。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可引起女性生殖系統腺癌並通過胎盤使胎兒致癌。

絕經後雌激素治療: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更年期治療(合用):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藥(合用):可誘發肝癌,並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非那西汀:退燒止痛類藥物,已被很多國家禁售。大劑量使用可能誘發腎癌、膀胱癌。

含非那西汀的止痛劑混合物:多與阿司匹林、咖啡因,苯巴比妥等製成複方製劑,用於治療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等,可造成嚴重的腎損害和肝損害,並誘發腎癌、膀胱癌。

花椒毒素(8-甲氧基補骨脂素)伴紫外線A輻射:國外臨床上主要用花椒毒素加紫外光療法治療白癜風、牛皮癬等皮膚頑疾,但可能因此誘發細胞癌變。

馬兜鈴酸:有研究認為馬兜鈴酸主要通過基因突變來誘發肝癌,也有研究認為大劑量的馬兜鈴酸通過非基因加成性的改變表觀遺傳“炎癌轉變機制”,可能誘發肝臟發生癌前病變。

含馬兜鈴酸的植物:馬兜鈴酸廣泛存在于馬兜鈴科植物中,常見的含有馬兜鈴的藥材有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關木通、廣防己、細辛等。

5

工業產品及其污染

6

工業生產過程和職業暴露

與職業暴露有關的艾其遜法(用電弧爐制碳化矽):這是一種用石英砂與焦炭混合加熱製造碳化矽的工業方法,冶煉中會排放出煤焦油和苯並芘等致癌物。碳化矽可用於製造耐磨材料、電路元件、光伏產品等。

煤炭氣化:工業過程中會產生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和煤焦油、苯、酚等致癌物。

煤焦油蒸餾: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焦炭生產: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鋼鐵鑄造(職業暴露):多個環節可能導致癌症高發,如爐煙中可能含有苯並芘等。

赤鐵礦開採(地下):開採中接觸到粉塵,可能導致肺癌。地下溢出的氡會造成電離輻射。

石英或方石英形式的晶狀矽塵:長期從事開礦、採石、碎石作業以及在玻璃廠、陶瓷廠、搪瓷廠工作的工人,易經常吸入矽塵,不僅易患呼吸道疾病,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也更高。

焊接煙塵:含有二氧化錳、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有害物質,還含有重金屬鎘等細小金屬微粒。

木塵:含有木焦油和苯並(a)芘等致癌物。

皮革粉末:制鞋過程中常見,易起鼻腔癌。

煤煙(煙囪清潔工的職業暴露):煤煙中存在苯並芘等致癌物。

強無機酸霧:是指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形成的霧狀酸類物質,主要出現在化工、電子、冶金、電鍍、紡織(化纖)、機械製造等行業的用酸過程中,有致癌風險。

使用強酸生產異丙醇:異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在製藥、化妝品、塑膠、香料、塗料及電子工業用作脫水劑和清洗劑等。異丙醇不是致癌物,但強酸處理過程可能致癌。

鋁生產:鋁生產中可能產生氧化鋁、石油焦等粉塵和氟化物、硫化物、瀝青煙、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金胺生產:金胺是一種化學藥品,用作染織物、紙及皮革的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生產過程(包括接觸其他化學物質)與膀胱癌的增加有關。

品紅生產:品紅主要用於蠶絲、腈綸、羊毛等紡織品的染色。生產品紅染料的工人膀胱癌風險有所增加。

畫家,油漆工,粉刷工等(職業暴露):顏料中含鎘、鉛、汞、鉻等重金屬,塗料和有機溶劑含苯和甲醛等,長期接觸會增加患癌風險。

橡膠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化學添加劑較多,易接觸苯胺等致癌物,誘發膀胱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等。

葉岩油:葉岩中所含的石油,可能造成職業性皮膚癌。

注:

原清單按致癌物名稱的英文首字母排序,分類為編輯所分,僅供參考。

文中講的某種致癌物會導致某些癌症,指的是長期、超量攝入後的一種可能。如果你只是偶爾、少量吃一點,或者偶爾、少量接觸,那不用擔心,還是安全的。

但預防才是王道

預防癌症,遠離癌症

首先要瞭解致癌因素都有哪些

↓↓

2017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發佈最新版的致癌物清單。

該機構自1971年以來就對900多個致癌因素進行評估,最終400多個被確定為對人類致癌或者可能致癌。這些致癌因素又分為一類致癌、二類可能致癌、三類未知和四類可能不致癌四個級別——

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有120種;

2類致癌物:可能性較高致癌的物質,即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確,有380種;

3類致癌物: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症,有502種;

4類致癌物: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有1種,己內醯胺(注: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膠薄膜等)。

為幫助大家更有效地

遠離致癌因素遠離癌症,

今天深度揭秘120種1類致癌物

1

日常接觸

含酒精飲料中的乙醇:乙醇不僅能代謝產生乙醛,還能使消化道血管擴張,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使致癌物易被人體吸收。能降低肝臟解毒功能,還能抑制人體免疫功能。

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乙醛是乙醇在人體內代謝的中間產物。有些人轉化乙醛的酶較少,比其他人更容易蓄積乙醛。飲酒後出現的面紅耳赤、頭暈頭痛等症狀,就是乙醛蓄積過多所致。乙醛會造成細胞中的DNA損傷或雙鏈斷裂,從而致癌。

含酒精飲料:除乙醇、乙醛外,某些酒精飲料中含石棉纖維、砷、鎳等致癌物質;酒、酒精飲料生產發酵、蒸餾過程中還可能產生雜醇油、多環芳烴類(如苯並芘)等化學致癌物質。

吸煙:香煙中含大量苯並芘等多環芳烴、酚類化合物、甲醛等致癌物,與肺癌、喉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等都有一定關係。

二手煙草煙霧: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

無煙煙草:含甲醛、砷、鎘等致癌物。

N'-亞硝基降煙鹼(NNN)和

4-(N-甲基亞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兩種存在於煙草及煙氣中的氮亞硝胺化合物,可誘導實產生多種癌症。

加工過的肉類(攝入):醃制肉類含有較多鈉、硝酸鹽、磷酸鹽,薰制肉類含有多環芳香烴化合物(苯並芘)。

中式鹹魚:醃制過程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可能與鼻咽癌相關。

太陽輻射:過度暴露,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導致皮膚癌。

室外空氣污染:暴露於室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含顆粒物的室外空氣污染: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等也被認為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會增加患癌風險。

檳榔果:檳榔粗纖維多,經常吃會對口腔黏膜組織造成持續傷害,導致癌變。製作過程中殘留的鹼性物質和檳榔中含有的生物鹼,會破壞黏膜細胞的細胞膜,破壞細胞的DNA。

含煙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煙草只是增加了檳榔的毒性。

不含煙草的檳榔嚼塊:致癌原因與檳榔果相似。

家庭燒煤室內排放:會排放出的以苯並芘為代表的致癌物,易誘發肺癌。

柴油發動機排氣:尾氣中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已證實與肺癌、膀胱癌有關聯性。

苯並[a]芘:存在於煤焦油中的化學物質,而煤焦油常見於汽車廢氣(尤其是柴油引擎)、煙草與木材燃燒產生的煙和炭烤食物中。

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油漆、牆紙、地毯、印表機、汽車廢氣、合成纖維、建築裝飾材料、人造板傢俱和香煙的煙中都含有苯。苯在人體中代謝的產物會導致DNA鏈的斷裂和破碎,誘發白血病。

甲醛:工業用途廣泛,普通人主要通過新裝修家居中的人造板材接觸到甲醛。可導致鼻咽癌、新生兒畸形、兒童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

未經處理或輕度處理礦物油:用於製造髮乳、髮油、髮蠟、口紅、面油、護膚脂等,也用於食品添加劑。它是石油的副產物,含多種烴類物質,多環芳烴、重金屬等雜質可能誘發癌症。

2

輻射

電離輻射(所有類型):電離輻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質發生電離現象的輻射,主要包括α射線、β射線、質子流、中子流、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可誘發多種類型DNA分子損傷,從而致癌。

放射性核素,α粒子放射,內部沉積:重原子(例如鈾,鐳)或人造核素衰變時產生,相當於氦原子核,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放射性核素,β粒子放射,內部沉積:放射性原子核衰變時產生,相當於電子,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癌變。

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產生電離輻射,破壞細胞中的DNA。

中子輻射:人工方法從原子核中釋放出中子,可造成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

裂變產物,包括鍶-90:重核裂變產生多種放射核素。裂變產物在工業、農業和醫學中的用途廣泛,如氪-85用作β放射源和自發光燈的能源;銫-137是γ放射源;鍶-90是β放射源;鍀-99m在核醫學上用於臨床診斷。鍶-90易致白血病,銫-137會造成肝癌和腎癌。

放射性碘,包括碘-131:常用於癌症化療,也有致癌風險。

鐳- 224及其衰變產物:鐳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強烈的放射性,電離輻射能使螢光物質發光。

鐳- 226及其衰變產物

氡- 22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石材中可能含有放射性氡,建築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

磷-32,磷酸鹽形式:磷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磷酸鹽主要用於某些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同時有致癌性。

鈈:放射性元素,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鈈容易在肝臟和骨骼中聚集,致人體組織癌變。

釷-232及其衰變產物:天然放射性核素,採礦和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核燃料廢物處理等過程中會出現。

紫外發光日光浴設備:釋放紫外線輻射,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紫外線輻射(波長100-400 nm,包括UVA、UVB和UVC):損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導致皮膚癌。

3

病毒細菌寄生蟲及其毒素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禁☆感染):乙肝病毒可引起DNA重排和DNA片段的丟失,並使肝細胞在對其他致癌物的降解能力下降。

建議接種乙肝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禁☆感染):該病毒核心蛋白與肝癌關係密切。

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即愛滋病病毒,可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使細胞發生癌性轉化,特別是在細胞免疫遭到破壞,喪失免疫監視作用的情況下,細胞癌變更易發生。

建議:戴套!戴套!戴套!

人乳☆禁☆頭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型別會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高危型16和18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類型。

建議:女孩12歲後接種相關疫苗。

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I型:改變宿主淋巴細胞DNA,使細胞不斷增生和分裂,誘發白血病。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一種皰疹病毒,通過唾液傳播,主要引起急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與T細胞淋巴瘤等多種惡性腫瘤相關。

卡波氏肉瘤皰疹病毒:一種皰疹病毒,可引發卡波西肉瘤(內皮細胞腫瘤)和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長期定居在胃部,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引發胃癌。

建議:一旦發現,儘早根治。

華支睾吸蟲(感染):又名肝吸蟲,主要通過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睾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感染。可引起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而致癌變,主要為腺癌。

建議:儘量不吃醉蝦蟹、淡水魚生魚片。

麝後睾吸蟲(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生魚而感染,與華支睾吸蟲病相似。寄生在肝膽管內,誘發膽管癌。

埃及血吸蟲(感染):主要分佈於非洲、南歐和中東,可引起膀胱癌。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寄生麯黴等產生的代謝產物。主要存在於發黴的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麥等糧食、堅果和油類產品中。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麴黴毒素的食物,被認為是導致肝癌、胃癌和腸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黃麴黴毒素主要干擾RNA和DNA的合成。

建議:一旦吃到苦的堅果,趕緊吐掉,再漱口,家裡的砧板一旦發黴,就不要再用了。

4

抗癌藥和其他藥品

白消安:抗癌藥,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通過與細胞DNA的鳥嘌呤起烷化作用破壞DNA的結構與功能,也可能致癌。

苯丁酸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數種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和部分乳腺癌。會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萘氮芥:抗癌藥,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現已少見。引起DNA鏈交叉連接影響DNA功能,從而致癌。

環磷醯胺:抗癌藥,用於治療惡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也用於治療乳腺癌、睾丸腫瘤、卵巢癌、肺癌、頭頸部鱗癌、鼻咽癌、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及骨肉瘤等。與DNA發生交叉聯結,抑制DNA合成,干擾DNA及RNA功能。

美法侖:抗癌藥,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卵巢癌。通過破壞DNA結構起作用。

依託泊苷: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惡性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瘤、白血病,也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等。作用於DNA酶,使受損DNA不能修復。

依託泊苷與順鉑和博來黴素合用:聯合化療方案,主要用於卵巢生殖細胞惡性腫瘤和喉癌等。

MOPP(氮芥、長春新堿、甲基苄肼、強的松)及其他含烷化劑的聯合化療: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案,有致癌風險。

司莫司汀[1-(2-氯乙基)-3-(4-甲基環己基)-1-亞硝基脲,甲基-環已亞硝脲]:抗癌藥,主要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淋巴瘤、腦瘤、肺癌等。

他莫昔芬:抗癌藥,用於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

三胺硫磷:抗癌藥,用於治療卵巢癌。

曲奧舒凡:抗癌藥,主治肺癌。

硫唑嘌呤:用於器官移植時抗排異反應的藥物,通過與嘌呤的拮抗作用,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可誘發癌症。

環孢菌素:用於肝、腎和心臟移植抗排異反應的藥物。由於對免疫的抑制,會增加致癌風險。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可引起女性生殖系統腺癌並通過胎盤使胎兒致癌。

絕經後雌激素治療: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更年期治療(合用):可能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的發生率(存在爭議)。

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藥(合用):可誘發肝癌,並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非那西汀:退燒止痛類藥物,已被很多國家禁售。大劑量使用可能誘發腎癌、膀胱癌。

含非那西汀的止痛劑混合物:多與阿司匹林、咖啡因,苯巴比妥等製成複方製劑,用於治療發熱、頭痛、牙痛、神經痛等,可造成嚴重的腎損害和肝損害,並誘發腎癌、膀胱癌。

花椒毒素(8-甲氧基補骨脂素)伴紫外線A輻射:國外臨床上主要用花椒毒素加紫外光療法治療白癜風、牛皮癬等皮膚頑疾,但可能因此誘發細胞癌變。

馬兜鈴酸:有研究認為馬兜鈴酸主要通過基因突變來誘發肝癌,也有研究認為大劑量的馬兜鈴酸通過非基因加成性的改變表觀遺傳“炎癌轉變機制”,可能誘發肝臟發生癌前病變。

含馬兜鈴酸的植物:馬兜鈴酸廣泛存在于馬兜鈴科植物中,常見的含有馬兜鈴的藥材有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關木通、廣防己、細辛等。

5

工業產品及其污染

6

工業生產過程和職業暴露

與職業暴露有關的艾其遜法(用電弧爐制碳化矽):這是一種用石英砂與焦炭混合加熱製造碳化矽的工業方法,冶煉中會排放出煤焦油和苯並芘等致癌物。碳化矽可用於製造耐磨材料、電路元件、光伏產品等。

煤炭氣化:工業過程中會產生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和煤焦油、苯、酚等致癌物。

煤焦油蒸餾: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焦炭生產:工業過程中會產生苯、苯並芘等致癌物。

鋼鐵鑄造(職業暴露):多個環節可能導致癌症高發,如爐煙中可能含有苯並芘等。

赤鐵礦開採(地下):開採中接觸到粉塵,可能導致肺癌。地下溢出的氡會造成電離輻射。

石英或方石英形式的晶狀矽塵:長期從事開礦、採石、碎石作業以及在玻璃廠、陶瓷廠、搪瓷廠工作的工人,易經常吸入矽塵,不僅易患呼吸道疾病,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也更高。

焊接煙塵:含有二氧化錳、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有害物質,還含有重金屬鎘等細小金屬微粒。

木塵:含有木焦油和苯並(a)芘等致癌物。

皮革粉末:制鞋過程中常見,易起鼻腔癌。

煤煙(煙囪清潔工的職業暴露):煤煙中存在苯並芘等致癌物。

強無機酸霧:是指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形成的霧狀酸類物質,主要出現在化工、電子、冶金、電鍍、紡織(化纖)、機械製造等行業的用酸過程中,有致癌風險。

使用強酸生產異丙醇:異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在製藥、化妝品、塑膠、香料、塗料及電子工業用作脫水劑和清洗劑等。異丙醇不是致癌物,但強酸處理過程可能致癌。

鋁生產:鋁生產中可能產生氧化鋁、石油焦等粉塵和氟化物、硫化物、瀝青煙、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金胺生產:金胺是一種化學藥品,用作染織物、紙及皮革的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生產過程(包括接觸其他化學物質)與膀胱癌的增加有關。

品紅生產:品紅主要用於蠶絲、腈綸、羊毛等紡織品的染色。生產品紅染料的工人膀胱癌風險有所增加。

畫家,油漆工,粉刷工等(職業暴露):顏料中含鎘、鉛、汞、鉻等重金屬,塗料和有機溶劑含苯和甲醛等,長期接觸會增加患癌風險。

橡膠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化學添加劑較多,易接觸苯胺等致癌物,誘發膀胱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等。

葉岩油:葉岩中所含的石油,可能造成職業性皮膚癌。

注:

原清單按致癌物名稱的英文首字母排序,分類為編輯所分,僅供參考。

文中講的某種致癌物會導致某些癌症,指的是長期、超量攝入後的一種可能。如果你只是偶爾、少量吃一點,或者偶爾、少量接觸,那不用擔心,還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