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的名義》火遍四海八荒 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十八大以來,中共反腐世界矚目,人類歷史上這麼一件偉大的事,卻連一部反映它的像樣的作品都沒有,真是說不過去。

——《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

《人民的名義》有多火

“95後、90後坐等更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達康書記表情包”,全家人每晚一起追,《人民的名義》火遍四海八荒,刷屏朋友圈,被廣大觀眾點贊。還有觀眾嫌電視劇更新慢,買了同名小說先睹為快。

反映群眾反腐期待 《人民的名義》火爆螢屏

《人民的名義》為什麼這麼火?

好故事、好導演、好演員成就了《人民的名義》。《人民的名義》的熱播體現了當前中國反腐敗鬥爭的時代命題,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反腐敗的期待。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內容,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久前播出的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打鐵還需自身硬》就備受好評,

《人民的名義》更是燃爆螢屏。

觀眾們普遍認為,劇中省級、市級領導的各式會議是全劇的最大亮點。這些會議上,由老戲骨們扮演的漢東省或京州市政府的各級領導幹部之間的權力、利益對決火花四濺,扣人心弦。

人民的名義火遍四海八荒,海外網友也開始追劇了。BBC稱《人民的名義》是“華麗的反腐劇”,懸念迭出、引人入勝,劇中對反腐敗的大尺度描寫可謂“前無古人”。

一心想著GDP的李達康書記也紅遍網路,達康書記表情包刷屏朋友圈。

《人民的名義》能有如今的熱度,導演李路用“接地氣、講真話”六個字來簡單概括。李路導演曾表示,“沒有人天生是貪官,人都有兩面性和複雜性,那是什麼樣的欲望、契機、事件促使他們走向了深淵,這是我想去探討的。”

2015年初,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劇中心三顧茅廬,力邀周梅森參與創作。來者有一句話最終打動了周梅森,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這場硬仗中下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在這樣的時代命題下,文藝創作不應該缺席”。

劇中的幾位主角劇中的沙瑞金、侯亮平、趙東來、李達康、高育良、祁同偉等人物成了年輕觀眾口中的“漢東男子天團”。“人民幣牆”“人民幣床墊”“冰箱錢櫃”“花式點鈔”,這些極具真實感貪腐畫面,都是根據真實反腐大案改編。

《人民的名義》對當前反腐工作高度還原、對貪腐官員的刻畫入木三分,

憑藉“走心”的製作,讓更多的觀眾尤其是90後年輕觀眾瞭解反腐工作,有助於全社會反腐氛圍的形成。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毛羽司長說,“劇中腐敗勢力非常猖獗,形勢非常嚴峻,但看的過程中,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hold住黑暗。從這部劇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溫暖,看到了正義的力量,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可謂說出了觀眾的心聲。

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廉潔政治”“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入,全社會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共識。2015年以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成果豐碩,一大批潛逃國外的腐敗分子落網,顯示了腐敗分子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來的決心,強化了“不敢腐”的氛圍。

“老虎”“蒼蠅”一起打,黨風政風民風的顯著變化,讓人民群眾看到了黨中央有腐必反,除惡務盡的決心。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無論是誰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不能逃脫法律制裁,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廉潔政治”“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入,全社會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共識。2015年以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成果豐碩,一大批潛逃國外的腐敗分子落網,顯示了腐敗分子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來的決心,強化了“不敢腐”的氛圍。

“老虎”“蒼蠅”一起打,黨風政風民風的顯著變化,讓人民群眾看到了黨中央有腐必反,除惡務盡的決心。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無論是誰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不能逃脫法律制裁,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