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華網專訪縣長楊中校:轉型升級不停步,美麗鄉村綠又富

長興縣位於湖州市最北端,歷來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東南望縣”的美譽。2017年,該縣以全國參評縣第一名的成績成功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至今已獲得160多項國家級和省級先進名片。

作為這個“模範班”的班長,浙江長興縣縣長楊中校日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近年來長興一直重任在肩,不放鬆不停歇,一邊聚焦生態環境治理,一邊聚力產業轉型升級,只為振興鄉村,富民強民。

 聚焦生態環境 讓城鄉全域美起來

近年來,長興縣圍繞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

在治水、治氣、治土、治礦等環境治理、污染防治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在治水方面,長興縣立志要讓“水更清”。楊中校介紹,2003年10月8日,長興縣在全國率先提出“河長制”,以此為工作主載體,全力做好“五水共治”等工作,成功奪得“大禹鼎”。同時,長興縣始終把“治污水”放在突出位置,2017年完成了1134個小微水體治理並通過省市驗收,在浙江省“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排名第一。

譚雲俸/攝

在治氣方面,長興縣立志要讓“天更藍”。楊中校說,該縣全面實施治氣“六大工程”,PM2.5平均濃度比2014年下降了36.4%之多。其中包括花大力氣對301省道“老大難”問題進行環境整治,堅持治碼頭、治交通、治礦山同抓,徹底關閉沿線30家碼頭、整治提升6家自備碼頭,

交通事故起數、受傷人數、死亡人數‘三項指標’均同比下降10%以上,2013年以來累計關閉礦山企業64家。

“近年來,我們先後獲得了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生態縣、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省“清三河”達標縣等榮譽稱號。”楊中校說。

王斌/攝

聚力轉型升級 讓新興產業強起來

作為工業強縣,長興縣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出了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為實現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輾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楊中校介紹,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長興縣先後對蓄電池、粉體、印染、耐火、工業爐等15個傳統細分行業進行改造提升。比如蓄電池產業方面,經過兩輪整治,企業從175家減少到16家,產值增長12倍,稅收增長9倍。

2017年,長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6.2億元,增長8.6%。蓄電池產業基地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譚雲俸/攝

同時,長興縣大力推進“騰籠換鳥”和“低小散”行業整治。

2017年,該縣完成“騰籠”企業51家,“換鳥”項目48個,整治和淘汰“低小散”企業(作坊)311家,淘汰落後設備1285台(套),處置僵屍企業11家。“我們還將以‘五未一中心’專項行動為主抓手,加快‘五未’土地處置,建成並投用企業畝產效益大資料中心,優化配置、高效集約利用資源要素,倒逼企業改造提升。”楊中校說。

李巋/攝

做大做強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是長興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2017年,長興縣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規上產值分別超300億元和100億元,分別增長15.8%、24.3%。

長興還相繼引進總投資326億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車、總投資60億元的博泰車聯網、總投資50億元的浙能產業園等產業專案,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先後成為省工業強縣試點縣、省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

吳拯/攝

聚合鄉村優勢 讓綠色家園興起來

據瞭解,長興縣以美麗縣城、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為抓手,著力推進全域美麗建設。在此基礎上,長興縣提出鄉村振興的總的目標是:要高品質建成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

首先,利用農產品優勢,打造好蘆筍、葡萄、茶葉、湖羊、河蟹、苗木等特色農產品,著力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產品結構、區域分佈,並每年安排不少於6500萬元對農業產業發展進行引導和扶持,促進品質提檔、效益提升。

王斌/攝

其次,著力做好農旅融合的文章,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舉辦“一月一節”農事節慶活動,並積極承接太湖龍之夢樂園專案的輻射效益,推進休閒旅遊和農產品消費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一批農旅融合專屬合作基地。

“2018年,我縣將繼續強化與‘龍之夢’對接,將‘龍之夢’農夫集市打造成為長興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平臺,借助‘龍之夢’綜合體集群優勢,提高長興農產品品質安全區域品牌‘和長興’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楊中校如是說。

譚雲俸/攝

聚積高端人才 讓核心動力“舞”起來

近年來,長興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和創新驅動戰略,人才工作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縣人才總量達到17.7萬人,碩士以上學歷和副高以上職稱人才近3700人,累計集聚省級以上“千人計畫”專家43人,幾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長興的規劃裡,今年將重點從“出政策、搭平臺、引團隊、活主體”四個方面做好人才工作。

譚雲俸/攝

其一,出臺非常優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年初出臺了《人才新政20條》,力度大、含金量高;其二,依託“1+5+N”科技創業孵化平臺吸引人才,特別是深入推進全市首創的人才“飛地”建設模式,實現企業註冊在長興、工作在杭州;其三,通過設立基金、授予股權等方式引團隊、留團隊,比如通過代建專案方式引進的三葉草生物製藥專案團隊就是一支包含5名“國千”人才的高端人才團隊;其四,緊盯創新主體,積極推行企業實用型人才獎勵政策積分制度,解決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實際問題,完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參選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機制,全面激發團隊主體、人才主體在長創新創業的熱情。

另外楊中校還提出,要突出培養振興鄉村的實用人才。“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帶頭人’選樹培養,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帶頭人引領作用,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基層基礎;同時,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工程’,培養造就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創客’‘新農人’”。

李巋/攝

聚攏黨員幹部 讓“領頭羊”跑起來

近年來,長興縣始終堅持實幹為先,積極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擼起袖子加油幹,俯下身子抓落實,主動投身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治危拆違”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難點工作中。

楊中校介紹,2017年,該縣共選派300余名幹部深入一線開展攻堅,有效推動了“雙提十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走在省、市乃至全國前列。

譚雲俸/攝

比如,以參評縣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獲批“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試點示範縣、省振興實體經濟試點縣,縣域綜合醫改獲國務院表彰等等。

“今年我們還將在三個方面下足功夫,提醒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奮勇拼搏的精氣神。”楊中校透露,這三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黨員幹部帶領發展的自覺性、增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基本功及激發黨員幹部奮勇爭先的精氣神。

處置僵屍企業11家。“我們還將以‘五未一中心’專項行動為主抓手,加快‘五未’土地處置,建成並投用企業畝產效益大資料中心,優化配置、高效集約利用資源要素,倒逼企業改造提升。”楊中校說。

李巋/攝

做大做強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是長興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2017年,長興縣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規上產值分別超300億元和100億元,分別增長15.8%、24.3%。

長興還相繼引進總投資326億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車、總投資60億元的博泰車聯網、總投資50億元的浙能產業園等產業專案,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先後成為省工業強縣試點縣、省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

吳拯/攝

聚合鄉村優勢 讓綠色家園興起來

據瞭解,長興縣以美麗縣城、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為抓手,著力推進全域美麗建設。在此基礎上,長興縣提出鄉村振興的總的目標是:要高品質建成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

首先,利用農產品優勢,打造好蘆筍、葡萄、茶葉、湖羊、河蟹、苗木等特色農產品,著力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產品結構、區域分佈,並每年安排不少於6500萬元對農業產業發展進行引導和扶持,促進品質提檔、效益提升。

王斌/攝

其次,著力做好農旅融合的文章,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舉辦“一月一節”農事節慶活動,並積極承接太湖龍之夢樂園專案的輻射效益,推進休閒旅遊和農產品消費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一批農旅融合專屬合作基地。

“2018年,我縣將繼續強化與‘龍之夢’對接,將‘龍之夢’農夫集市打造成為長興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平臺,借助‘龍之夢’綜合體集群優勢,提高長興農產品品質安全區域品牌‘和長興’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楊中校如是說。

譚雲俸/攝

聚積高端人才 讓核心動力“舞”起來

近年來,長興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和創新驅動戰略,人才工作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縣人才總量達到17.7萬人,碩士以上學歷和副高以上職稱人才近3700人,累計集聚省級以上“千人計畫”專家43人,幾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長興的規劃裡,今年將重點從“出政策、搭平臺、引團隊、活主體”四個方面做好人才工作。

譚雲俸/攝

其一,出臺非常優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年初出臺了《人才新政20條》,力度大、含金量高;其二,依託“1+5+N”科技創業孵化平臺吸引人才,特別是深入推進全市首創的人才“飛地”建設模式,實現企業註冊在長興、工作在杭州;其三,通過設立基金、授予股權等方式引團隊、留團隊,比如通過代建專案方式引進的三葉草生物製藥專案團隊就是一支包含5名“國千”人才的高端人才團隊;其四,緊盯創新主體,積極推行企業實用型人才獎勵政策積分制度,解決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實際問題,完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參選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機制,全面激發團隊主體、人才主體在長創新創業的熱情。

另外楊中校還提出,要突出培養振興鄉村的實用人才。“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帶頭人’選樹培養,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帶頭人引領作用,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基層基礎;同時,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工程’,培養造就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創客’‘新農人’”。

李巋/攝

聚攏黨員幹部 讓“領頭羊”跑起來

近年來,長興縣始終堅持實幹為先,積極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擼起袖子加油幹,俯下身子抓落實,主動投身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治危拆違”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難點工作中。

楊中校介紹,2017年,該縣共選派300余名幹部深入一線開展攻堅,有效推動了“雙提十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走在省、市乃至全國前列。

譚雲俸/攝

比如,以參評縣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獲批“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試點示範縣、省振興實體經濟試點縣,縣域綜合醫改獲國務院表彰等等。

“今年我們還將在三個方面下足功夫,提醒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奮勇拼搏的精氣神。”楊中校透露,這三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黨員幹部帶領發展的自覺性、增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基本功及激發黨員幹部奮勇爭先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