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首例行政公益訴訟宣判 通江縣一鎮政府被判恢復生態

至誠鎮政府沿河道傾倒未分類生活垃圾

通江縣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決鎮政府治理和修復生態環境

通江縣將在三年內籌資2.5億元,擬在全縣分片區修建垃圾熱裂解處理場28座,垃圾收集點1230個,垃圾池3272個,垃圾轉運站66座。預計到2020年末,通江縣城鄉生活垃圾基本實現規範處置。

替民告官,四川省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宣判。

4月13日,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發佈消息稱,近日,通江縣人民法院楊柏法庭責令通江縣至誠鎮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垃圾處理規範和標準對違法傾倒的垃圾進行處置,

對污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和修復。至誠鎮政府表示,認真執行判決,在等待縣上統一修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竣工前,對全鎮現有的垃圾實行統一回收,運往縣城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確保全鎮垃圾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亂倒垃圾

污染破壞環境 責令鎮政府恢復生態

13日,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瞭解到,

4月11日,由通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四川省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公開宣判。

巴中市通江縣至誠鎮政府將未分類的鄉鎮生活垃圾沿河道露天傾倒。2017年11月24日,通江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向通江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請求判決被告通江縣至誠鎮人民政府依法履行職責,規範處理場鎮生活垃圾,對污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性治理。2018年2月5日,通江縣人民法院在巴州區科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4月11日,通江縣人民法院在楊柏法庭對此案公開宣判,判決支持通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部訴訟請求。責令通江縣至誠鎮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垃圾處理規範和標準對違法傾倒的垃圾進行處置,對污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和修復。

案件始末

檢察院告鎮政府 最高檢審批發起公益訴訟

去年6月下旬,通江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

通江縣至誠鎮人民政府將未分類的場鎮生活垃圾運輸至一河邊露天傾倒。隨後,檢察院向至誠鎮人民政府發出檢察建議書,督促其認真履職,規範處置場鎮生活垃圾,並對被污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性治理。8月9日,巴中檢察機關成立專案組,歷時兩個多月,深入現場勘驗21次,並首次使用無人機高空拍攝。調查證實至誠鎮政府未按照法律規定的固體廢物處置程式和標準處置生活垃圾。
去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批,同意由通江縣檢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案件影響

全縣加快建設 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該案的宣判,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什麼影響?13日,至誠鎮鎮長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法院判決鎮政府敗訴後,鎮政府服從判決,不上訴。

“鎮黨政班子研究決定,堅決執行法院判決,對原垃圾傾倒地進行封場達標處理。”至誠鎮鎮長說,等待縣上統一修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竣工前,對全鎮現有的垃圾實行統一回收,運往縣城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確保全鎮垃圾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記者瞭解到,目前,包括至誠在內的通江縣都在加大垃圾無害化處理力度。在該案宣判前的4月6日,通江縣新場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10余名工人正在對全鎮11個村1個居委會統一回收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熱裂解處理。

據介紹,這是通江縣第一批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去年3月啟動。該建設項目經公開招標,採用熱裂解垃圾處理方式等先進工藝,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目前,除了新場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已投入使用外,通江縣廣納、火炬、涪陽、至誠、諾水河、空山等6個鄉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正在加快建設。今年9月底,第一批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專案全部投入使用後,將覆蓋鄰近16個鄉鎮垃圾處理。

據瞭解,通江縣將在三年內籌資2.5億元,擬在全縣分片區修建垃圾熱裂解處理場28座,垃圾收集點1230個,垃圾池3272個,垃圾轉運站66座。中遠期規劃建設餐廚、醫療、建築垃圾處理場等設施設備。預計到2020年末,通江縣城鄉生活垃圾基本實現規範處置。

專家觀點

公益訴訟 倒逼法治政府建設提速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瀛領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曾文忠說,一直以來,他對生態環保類案件很關注,在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前,遇到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案件,往往出現沒人站出來維權的尷尬局面。去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正式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對綠色中國意義重大。

四川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為今後的生態類案件提供了一個範本,有利於促進行政機關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倒逼法治政府建設提速。“就這個案件的結果來看,很圓滿。”曾文忠說,不但是作為被告的鎮政府,通江全縣都加快了建設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很好地形成了法律監督機關與地方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

名詞解釋

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物件(客體)的不同劃分。訴訟法理論認為,利益受到了損害,受害者就有權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救濟。其中,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四大領域,由檢察院等特定機關開展行政公益訴訟。

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5年7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授權最高檢在北京等13個省區市開展為期兩年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

2017年6月27日,經過兩年試點和充分調研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正式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7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正式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四川檢察機關正式辦理公益訴訟案件。

2017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批,同意由通江縣檢察院起訴巴中通江縣至誠鎮政府,這是我省法院受理的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2018年3月,在廣安市人民檢察院的組織下,川渝8家檢察院聯手開展公益訴訟,護航華鎣山生態環境。這種由檢察機關跨省聯合行動護航區域生態保護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吳柳鋒通江縣檢察院供圖

原標題:替民告官 四川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宣判

”至誠鎮鎮長說,等待縣上統一修建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竣工前,對全鎮現有的垃圾實行統一回收,運往縣城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確保全鎮垃圾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記者瞭解到,目前,包括至誠在內的通江縣都在加大垃圾無害化處理力度。在該案宣判前的4月6日,通江縣新場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10余名工人正在對全鎮11個村1個居委會統一回收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熱裂解處理。

據介紹,這是通江縣第一批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去年3月啟動。該建設項目經公開招標,採用熱裂解垃圾處理方式等先進工藝,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目前,除了新場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已投入使用外,通江縣廣納、火炬、涪陽、至誠、諾水河、空山等6個鄉鎮垃圾熱裂解處理場正在加快建設。今年9月底,第一批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專案全部投入使用後,將覆蓋鄰近16個鄉鎮垃圾處理。

據瞭解,通江縣將在三年內籌資2.5億元,擬在全縣分片區修建垃圾熱裂解處理場28座,垃圾收集點1230個,垃圾池3272個,垃圾轉運站66座。中遠期規劃建設餐廚、醫療、建築垃圾處理場等設施設備。預計到2020年末,通江縣城鄉生活垃圾基本實現規範處置。

專家觀點

公益訴訟 倒逼法治政府建設提速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瀛領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曾文忠說,一直以來,他對生態環保類案件很關注,在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前,遇到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案件,往往出現沒人站出來維權的尷尬局面。去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正式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對綠色中國意義重大。

四川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為今後的生態類案件提供了一個範本,有利於促進行政機關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倒逼法治政府建設提速。“就這個案件的結果來看,很圓滿。”曾文忠說,不但是作為被告的鎮政府,通江全縣都加快了建設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很好地形成了法律監督機關與地方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

名詞解釋

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物件(客體)的不同劃分。訴訟法理論認為,利益受到了損害,受害者就有權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救濟。其中,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四大領域,由檢察院等特定機關開展行政公益訴訟。

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5年7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授權最高檢在北京等13個省區市開展為期兩年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

2017年6月27日,經過兩年試點和充分調研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正式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7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正式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四川檢察機關正式辦理公益訴訟案件。

2017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批,同意由通江縣檢察院起訴巴中通江縣至誠鎮政府,這是我省法院受理的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2018年3月,在廣安市人民檢察院的組織下,川渝8家檢察院聯手開展公益訴訟,護航華鎣山生態環境。這種由檢察機關跨省聯合行動護航區域生態保護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吳柳鋒通江縣檢察院供圖

原標題:替民告官 四川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