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朗迪峰會金融科技引熱議,風口當下互金企業應該怎麼追?

2018朗迪三藩市金融科技峰會於當地時間4月9日—4月10日舉辦。這場影響力極強的金融科技盛會霎時將金融科技刷上了行業熱搜,金融科技再次引起眾人關注。

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與金融、金融與科技的界限便開始模糊,

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金融科技,並斷言互金的下一風口便是金融科技。

有人說,金融科技大潮浩浩蕩蕩,金融業與科技企業這對“冤家”終於迎來感情上的春天。也有人諷刺,哪有遲來的戀愛,這根本就是金融業向新科技的屈服?

為此,粵盛金融CEO李筍表示,不管現在的戀愛是真是假,最後是否能結婚都沒關係。但這反映了一個問題----產業領域未來需要合作共贏。

主流金融業+新興科技的合作反映了未來金融生態中最重要的一種商業模式的探索。把互聯網換成新科技加任何一個東西,都可以找到一個具體的場景,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消費,而互聯網的發展依託著科技,金融科技無可厚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下一風口。

近幾年來,金融科技風起雲湧,有潰退,有進擊,有競爭,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而站在金融科技的風口上,互金企業到底如何追逐才能消化兩者間帶來的互斥反應,獲得市場的優待,脫穎而出成為風口下的最大贏家呢?

金融科技的風口,金融與科技互利共生

對互金企業來說,借助金融科技實現企業的轉型與升級並不單單只是說說那麼簡單,

平臺想要在市場大環境下分一杯羹,就必須對自身的真實情況有足夠的認知與瞭解才能與科技進行完美融合。只有真正消化了金融與科技,才能以最快速度跟上風口獨佔鰲頭。當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在時局變幻中被巨浪拍死在沙灘上的或大或小企業,他們均擁有一個共性:盲目,站在風口上,任何企業都切忌在不瞭解的情況下盲目擴張盲目開展自身無法消化的領域,
特別是傳統行業。

若將一家金融企業機構肢解,其實除了資金流、資訊流和人員構成外,不外乎是技術、系統和業務三個層面,而這三個層面均有可以加入科技化的備用選項。以粵盛金融為例,專注黃金珠寶供應鏈金融,運營理念所致在風控上必須運用大資料雲等創新技術對整個產業鏈進行追蹤與跟進,確保資金安全。同時業務上根據借款人資產實力、征信情況和近三年經營業績進行核定,

通過對創新技術的應用將原本緊密繁瑣的業務結構變得簡易便捷,釋放生產力,降低審核風險,更精准的為平臺服務。而系統升級方面,粵盛金融技術團隊定期對平臺移動端、PC端系統進行升級優化,致力提供用戶最佳的使用體驗。

先行的勇敢者,走路帶風,踏上風口,會得到市場的獎賞;而“穩健”的追趕者,追到的往往是同樣追風口的資本與泡沫。風口是先行者趟出來的,不是後來者追出來的。金融科技風口已至,互金平臺如何能抓住風口真的不只是說說就能跟上的。全心投入VS搖擺不定,轉型路上的差距,慢慢拉大。最初長得幾乎一樣的小夥伴,最終卻會迎來不同的結局。

金融科技之戰=人才之戰

回歸追逐本源,人才的競爭才是這場戰爭的勝敗關鍵。創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才的需求也日常高漲。2017年資料顯示,中國AI人才供求比例1:10,供需嚴重失衡,而領英報告表明,資料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於高度稀缺。

實際上,不僅AI、大資料人才缺口大,在密集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金融科技行業,人才同樣也十分缺乏。據《2018年一季度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資料包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互聯網和金融兩大行業人才需求位居前幾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這類複合型人才缺口巨大,預計5-10年將達到百萬規模。市場迫切需要創新科技型人才的湧入,科技之戰=人才之戰。

金融科技風口下,人才才是最核心的資產,沒有人才推動,那麼一切技術進步、應用落地乃至行業的快速發展就都無從談起。粵盛金融積極引進創新型科技人才,不斷提供專業知識和優渥的學習條件,培養對平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是粵盛金融堅持不變的管理理念”,粵盛金融CEO李筍如是說。

經歷了20多年的曲折發展,金融科技早已升級換代,已從第一代的金融電子化、第二代的互聯網化,進入到智慧化的3.0時代,金融科技風口已然來臨,在我們盡情擁抱金融科技的時候,也請謹記任何新興的市場產物都是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帶來繁榮和便利,同時也孕育著撒旦般的風險。如何讓科技更好的服務于金融,如何牢牢抓住這稍縱即逝的風口,部門不斷加強監管力度、築牢金融防火牆,平臺也唯有緊跟監管步伐,堅持合規發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風口中開出燦爛的互金之花,散發迷人芬芳。

追到的往往是同樣追風口的資本與泡沫。風口是先行者趟出來的,不是後來者追出來的。金融科技風口已至,互金平臺如何能抓住風口真的不只是說說就能跟上的。全心投入VS搖擺不定,轉型路上的差距,慢慢拉大。最初長得幾乎一樣的小夥伴,最終卻會迎來不同的結局。

金融科技之戰=人才之戰

回歸追逐本源,人才的競爭才是這場戰爭的勝敗關鍵。創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才的需求也日常高漲。2017年資料顯示,中國AI人才供求比例1:10,供需嚴重失衡,而領英報告表明,資料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於高度稀缺。

實際上,不僅AI、大資料人才缺口大,在密集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金融科技行業,人才同樣也十分缺乏。據《2018年一季度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資料包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互聯網和金融兩大行業人才需求位居前幾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這類複合型人才缺口巨大,預計5-10年將達到百萬規模。市場迫切需要創新科技型人才的湧入,科技之戰=人才之戰。

金融科技風口下,人才才是最核心的資產,沒有人才推動,那麼一切技術進步、應用落地乃至行業的快速發展就都無從談起。粵盛金融積極引進創新型科技人才,不斷提供專業知識和優渥的學習條件,培養對平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是粵盛金融堅持不變的管理理念”,粵盛金融CEO李筍如是說。

經歷了20多年的曲折發展,金融科技早已升級換代,已從第一代的金融電子化、第二代的互聯網化,進入到智慧化的3.0時代,金融科技風口已然來臨,在我們盡情擁抱金融科技的時候,也請謹記任何新興的市場產物都是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帶來繁榮和便利,同時也孕育著撒旦般的風險。如何讓科技更好的服務于金融,如何牢牢抓住這稍縱即逝的風口,部門不斷加強監管力度、築牢金融防火牆,平臺也唯有緊跟監管步伐,堅持合規發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風口中開出燦爛的互金之花,散發迷人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