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月工資裡扣的那部分社保為何不固定,扣去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每月工資,總是莫名其妙的缺失一部分,雖然知道這部分扣得是社保,可次次扣去的金額不一樣,怪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部分費用到底是如何計算的?哪些人需要繳納社保,今天小編帶你揭開社保的神秘面紗。


社保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社保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醫療保險。這五個險種統稱為社會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五險是綁定繳納的,既不能拆分繳納,也不能自行選擇險種。

社保繳納多少?繳費年度

社保的繳費年度與自然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不同,

是每年的7月至下一年的6月。也就是說,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這是一個社保繳費年度。這個繳費年度和公積金的繳費年度是相同的,各區縣社保中心每年7月啟動基數申報業務,對於HR來說,每年的6月底就要啟動基數採集工作,員工7月的工資單按照新一度的基數進行扣款。

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是由員工個人實際上一年度稅前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來確定的,

且由社保機構年度核定。如果是公司新入職員工,第一個月的稅前應發工資就是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

按照北京市社會保險政策規定,員工上一年度稅前月平均工資或新員工第一個月稅前工資高於上限或低於下限,

就要按照相應的實際基數繳納。什麼是上下限呢?繳費基數的下限,是上年本市社會平均工資的60%,養老和失業的下限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0%;繳費基數的上限,是上年本市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2016年度的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是7706元,那麼乘以相應的比例,就可以算出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了。

舉個栗子!

如果,員工稅前月平均工資是3萬元,高於了2017年度北京市的社保基數上限23118元,那麼要按照23118元這個基數來繳納,而不是以3萬元作為基數繳納。如果,員工稅前月平均工資是2000元,低於了2017年度北京市的社保基數下限3082元,那麼就要按照3082元這個基數來繳納,而不是以2000元作為基數繳納。如果,員工稅前月平均工資是5000元,既沒有高於上限,

也沒有低於下限,以5000元作為基數繳納即可。

在同一個繳費年度內,員工的基數一經核定,原則上是不能再做修改的。對於基數採集簡單的來說,HR按照員工上一年度的實際平均工資來申報即可,如果高於上限,或低於下限的,社保系統會自動按照上下限進行調整。 繳費比例

社保繳納分為企業部分與個人部分,個人部分需要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只需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醫療保險。對於企業繳納部分,工傷保險比較特殊,繳納比例取決於單位的行業性質,因此這個費率是浮動的,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准。員工繳費基數一旦確定,HR每月就要按照各險種的相應比例及基數為員工按月繳納,員工的工資單只顯示個人繳納部分扣除金額。

繳費人群有哪些?除了普通在職員工之外,哪些人群也需要繳納社保呢?

外籍人。外籍人繳納社保時間是從2011年10月開始的,繳納社會保險,與中國人享受同等的保險待遇。

TIPS:中國人是以18位身份證來申報五險的,外籍人申報五險是以18位保障號來申報和查詢的。外籍人的18位保障號是通過社保的五險合一系統,以護照號自動生成的。

港澳臺人員。目前沒有明確政策依據繳納五險,港澳臺人員的申報證件號也是18位保障號,以999開頭,這個號碼是有審批流程的,HR需要提交相應的增員材料交到單位所屬的社保繳費區縣,再由繳費區縣到北京市社保進行審批,港澳臺人員的參保流程相對來說時間會長一些。

兼職人員。根據社保法規定,我們需要與兼職員工簽兼職協議,為員工繳納兼職工傷,兼職人員可以依法享受工傷待遇。對於兼職工傷人員,需兼職人員在一家企業正常繳納五險。

成功繳納之後享受的待遇?

一、從繳費的次月 1 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新就業的大學生,9月份在就業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10月份能享受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繳費的參保人,從繳費的3個月後(即第4個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李生從1月起以個人身份自願繳費參加職工醫保,則從4月1日起開始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二、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還可以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嗎?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參保人從欠費的次月起,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補繳欠費後,還可以享受欠費期間的醫保待遇嗎?連續欠費3個月內(含3個月),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可由統籌基金按規定的標準予以支付。連續欠費超過3個月的,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單位繳費的參保人,從重新繳費的次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參保的,視為中斷,並從重新繳費的 3 個月後才可重新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三、城鄉醫保參保人繳費後何時開始享受醫保待遇?

城鄉醫保參保人于每年10月至12月,按繳費標準一次性足額繳納全年城鄉醫保費後,在次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可按規定享受城鄉醫保待遇。 除新生兒、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以外的城鄉居民,當年沒有按規定期限繳費的,不能補繳,只能在下一年度參保繳費。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當年中途參保的,按全年繳費標準繳納,並從繳費的次月1日起可享受醫保待遇。新生兒參保人,出生後3個月內參保的則可從出生之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特別要說的,各地對以上政策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以上僅供參考!

小編很好奇,每個月你們的社保大概扣多少錢,大家來比比誰扣得多啊,我先來500多元~

只需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醫療保險。對於企業繳納部分,工傷保險比較特殊,繳納比例取決於單位的行業性質,因此這個費率是浮動的,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准。員工繳費基數一旦確定,HR每月就要按照各險種的相應比例及基數為員工按月繳納,員工的工資單只顯示個人繳納部分扣除金額。

繳費人群有哪些?除了普通在職員工之外,哪些人群也需要繳納社保呢?

外籍人。外籍人繳納社保時間是從2011年10月開始的,繳納社會保險,與中國人享受同等的保險待遇。

TIPS:中國人是以18位身份證來申報五險的,外籍人申報五險是以18位保障號來申報和查詢的。外籍人的18位保障號是通過社保的五險合一系統,以護照號自動生成的。

港澳臺人員。目前沒有明確政策依據繳納五險,港澳臺人員的申報證件號也是18位保障號,以999開頭,這個號碼是有審批流程的,HR需要提交相應的增員材料交到單位所屬的社保繳費區縣,再由繳費區縣到北京市社保進行審批,港澳臺人員的參保流程相對來說時間會長一些。

兼職人員。根據社保法規定,我們需要與兼職員工簽兼職協議,為員工繳納兼職工傷,兼職人員可以依法享受工傷待遇。對於兼職工傷人員,需兼職人員在一家企業正常繳納五險。

成功繳納之後享受的待遇?

一、從繳費的次月 1 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新就業的大學生,9月份在就業單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10月份能享受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繳費的參保人,從繳費的3個月後(即第4個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如李生從1月起以個人身份自願繳費參加職工醫保,則從4月1日起開始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二、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還可以享受職工醫保待遇嗎?參保單位和個人發生欠費的,參保人從欠費的次月起,停止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補繳欠費後,還可以享受欠費期間的醫保待遇嗎?連續欠費3個月內(含3個月),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可由統籌基金按規定的標準予以支付。連續欠費超過3個月的,補繳欠費後,欠費期間發生的職工醫保待遇,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單位繳費的參保人,從重新繳費的次月1日起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以個人身份參保的,視為中斷,並從重新繳費的 3 個月後才可重新按規定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三、城鄉醫保參保人繳費後何時開始享受醫保待遇?

城鄉醫保參保人于每年10月至12月,按繳費標準一次性足額繳納全年城鄉醫保費後,在次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可按規定享受城鄉醫保待遇。 除新生兒、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以外的城鄉居民,當年沒有按規定期限繳費的,不能補繳,只能在下一年度參保繳費。就業轉失業人員、非本地戶籍新入學或轉學在校生當年中途參保的,按全年繳費標準繳納,並從繳費的次月1日起可享受醫保待遇。新生兒參保人,出生後3個月內參保的則可從出生之日起享受醫保待遇。

特別要說的,各地對以上政策有一定的差異,因此以上僅供參考!

小編很好奇,每個月你們的社保大概扣多少錢,大家來比比誰扣得多啊,我先來5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