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豆瓣9.1!這部讓謝君豪獲金馬影帝的電影,21年後打臉無數編劇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近幾年的國產劇市場充分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遠的不說,就拿2018年來看。1月份的時候,我期待著《櫃中美人》,結果2月份播出後劇情過於低幼,無奈棄之;沒關係,

我還可以期待3月份的《三國機密》,結果播出後劇情刻意賣腐,無奈棄之;沒關係,我還可以期待一下4月份的《遠大前程》,事實證明,再多老戲骨參演,沒有好的劇本和主角,依然白搭。

所以,想要在2018年的今天看一部不注水、不灑狗血、不把觀眾當傻子的國產電視劇,實在是比登天還難。於是,這段時間看了一些若干年以前的國產劇,比如《大明王朝1566》。當然,也看了一些若干年以前的老電影,

比如1994年的《背靠背,臉對臉》,比如2006年的《天狗》,再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部《南海十三郎》。當年的謝君豪憑藉“十三郎”這個角色擊敗張國榮,斬獲第34屆金馬影帝,不是毫無緣由的。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盜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借著說書人之口,

我們得以窺見粵劇金牌編劇南海十三郎跌宕起伏的一生。十三郎是天才,不學無術卻對編劇這一行當無師自通,憑藉一本“寒江釣雪”進入當時粵劇名伶薛五爺的劇團。從此,一炮而紅。

凡是十三郎創作的編劇曲目,台下常常座無虛席。聲名日盛,

越來越多的戲班子開始重金聘請十三郎,但十三郎從不與自己看不上的人合作,也從來不留人情面,而這似乎也是導致十三郎悲劇收場的一大因素。

悲劇開始於戰爭結束後,戲班恢復,卻無人再找十三郎當編劇。即便有幾個登門求出山的,也統統被十三郎罵走了,

無他,道不同不相為謀。若干年後,昔日英俊瀟灑、狂放不羈的才子十三郎已經成了人人厭棄、衣衫襤褸的乞丐。

一個性格高傲的人,不怕聲名狼藉,怕的是被自己在乎的人撞見。於是,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命運卻偏偏讓十三郎在自己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遇見了這輩子最喜歡的女人。

他以為對方會記得他,如果記不住臉也會記得眼鏡,可對方僅僅是覺得眼熟而已。

之後,瘋瘋傻傻的十三郎又遇見了自己的學生唐滌生,一句“我再見恩師,心中百般痛”讓十三郎死去的心又活了過來。但是,唐滌生卻在自己名作首演的當晚突發疾病離世。

火苗就此熄滅,精通粵語、英文、德文、法文的十三郎隱姓埋名去一座寺廟幹起了為遊客解說的工作,卻無意中得知了老父已在多年前慘死的消息。

如說書人所言:“真正的天才只有兩個結局,一是早死,就像唐滌生那樣,二是瘋了,悲劇收場,天才是永遠不會跟世俗妥協的。”若干年以後,員警發現一具衣衫襤褸凍死街頭的屍體,此為南海十三郎。一代天才,就此潦草收場。

不誇張的說,謝君豪的演技無敵了,34歲那一年他就是戲骨了。

當然,如果一部電影僅僅是講了一個傳奇人物的悲喜人生,那其實也沒有什麼誇耀的。這部《南海十三郎》真正值得讓觀眾擊節讚賞的地方在於,十三郎身上那種不與世俗妥協的精氣神,尤其是在對待編劇上,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每一個從事編劇工作的人去學習。

戰爭期間,十三郎以大仁大義之戲有情有義之詞慰軍,而另一波慰軍隊伍卻常常請一些穿著清涼的美女勁歌熱舞。大家嘲笑十三郎落伍,但十三郎有自己的原則:“做戲也做人,戲要啟示人生一條正確的路,我的戲全是導人向善,教人有始有終的頂天立地。”

十三郎窮得揭不開鍋時,哥哥的女兒請他寫一部電影。電影內部放映時,十三郎才發現導演改了自己的劇本,本該死去的女主被男主親了一口就復活了。十三郎斥責導演:“你寫這樣幼稚的劇本,觀眾取笑只會取笑我。”

在教導學生時,十三郎又說:“整天想出名是寫不出好劇本的。”

不知道十三郎的這些話,有沒有讓我們的一些編劇感到臉疼?

在電影結尾處,赫然寫著“獻給全港編劇共勉”八個大字。何止是全港編劇,全國編劇也不為過。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電影《南海十三郎》,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謝謝。

但是,唐滌生卻在自己名作首演的當晚突發疾病離世。

火苗就此熄滅,精通粵語、英文、德文、法文的十三郎隱姓埋名去一座寺廟幹起了為遊客解說的工作,卻無意中得知了老父已在多年前慘死的消息。

如說書人所言:“真正的天才只有兩個結局,一是早死,就像唐滌生那樣,二是瘋了,悲劇收場,天才是永遠不會跟世俗妥協的。”若干年以後,員警發現一具衣衫襤褸凍死街頭的屍體,此為南海十三郎。一代天才,就此潦草收場。

不誇張的說,謝君豪的演技無敵了,34歲那一年他就是戲骨了。

當然,如果一部電影僅僅是講了一個傳奇人物的悲喜人生,那其實也沒有什麼誇耀的。這部《南海十三郎》真正值得讓觀眾擊節讚賞的地方在於,十三郎身上那種不與世俗妥協的精氣神,尤其是在對待編劇上,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每一個從事編劇工作的人去學習。

戰爭期間,十三郎以大仁大義之戲有情有義之詞慰軍,而另一波慰軍隊伍卻常常請一些穿著清涼的美女勁歌熱舞。大家嘲笑十三郎落伍,但十三郎有自己的原則:“做戲也做人,戲要啟示人生一條正確的路,我的戲全是導人向善,教人有始有終的頂天立地。”

十三郎窮得揭不開鍋時,哥哥的女兒請他寫一部電影。電影內部放映時,十三郎才發現導演改了自己的劇本,本該死去的女主被男主親了一口就復活了。十三郎斥責導演:“你寫這樣幼稚的劇本,觀眾取笑只會取笑我。”

在教導學生時,十三郎又說:“整天想出名是寫不出好劇本的。”

不知道十三郎的這些話,有沒有讓我們的一些編劇感到臉疼?

在電影結尾處,赫然寫著“獻給全港編劇共勉”八個大字。何止是全港編劇,全國編劇也不為過。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電影《南海十三郎》,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