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四屆中國內高壓技術論壇在南海舉行

圖為內高壓成形技術生產的產品。李慧君 攝

南方日報訊 通過自來水內高壓成形技術,

生產出來的汽車零部件、不銹鋼水管、衛浴產品和五金製品更加環保,更輕、品質也更好。這些聽起來有點炫的技術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18日,第四屆中國內高壓技術論壇暨管材內高壓技術應用研討會在佛高區舉行,研討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等專家學者共同研討。

此次研討會主題為“新工藝·新材料·新製造”,

由南海高新區總商會主辦、廣東思豪內高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思豪”)承辦。作為國內內高壓成形技術領先的企業之一,廣東思豪目前已經取得發明專利4項,30多個實用新型。

“目前這個技術在德國應用非常廣泛,在國內則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廣東思豪內高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富強解釋說,這個技術主要以自來水作為載體,形成超高壓力。

與傳統的衝壓工藝相比,內高壓成形工藝在減輕重量、減少零件數量和模具數量、提高剛度與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和經濟優勢,在工業領域尤其是汽車工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周富強說,目前內高壓技術廣泛應用汽車零部件、不銹鋼、衛浴、銅管和家電等行業,公司的與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展開合作,包括美國科勒衛浴、日本驪住的產品、寶馬的供應商、美的等企業都有使用到思豪內高壓成形技術。

據悉,目前廣東思豪已經與歐陽曉平院士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接下來將在廣東思豪成立院士工作站,建立內高壓成形中心,從而快速佔領市場。

“這次研討會目的十分明確,就是通過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集眾智聚眾力,以新工藝、新材料為路徑,開拓新製造之路。”南海區委常委伍志強說,目前南海全區擁有超20萬戶各類市場主體,

外商投資企業超過2000家,形成了以汽車製造、智慧裝備、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進一步鼓勵南海製造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探索新材料、新工藝,由“品質南海”向“品牌南海”轉變,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目前南海區已經出臺了《關於實施品牌企業行動計畫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意見》《佛山市南海區品牌企業行動計畫實施方案》和《佛山市南海區推進品牌戰略與自主創新扶持獎勵辦法(修訂)》。

南海希望,通過優惠的政策扶持、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在本地集聚,進一步增強南海經濟品質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