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山“三月三”壯族歌墟節開幕

“三月三”歌墟節,已成連山的旅遊品牌活動之一。

身著盛裝的壯族少女。

歌墟節上的竹竿舞。

遊客參與舂糍粑,玩得不亦說乎。

民間藝術隊巡遊、壯族八音迎賓禮、開幕式演出、民間藝術展演、壯家宴席、特色美食展示……18日,2018年廣東(連山)“三月三”壯族歌墟節在連山縣小三江鎮三聯村委會東西江村隆重舉行,一系列活動讓群眾和遊客應接不暇。

“有墟就有歌墟”,“三月三”歌墟節是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三,連山群眾便會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主要方式就是對山歌,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壯族歌舞美食齊上陣

18日上午,壯族群眾唱起了原生態壯族歌曲《迎客歌》,迎接來自各地的遊客,也拉開了2018連山“三月三”壯族歌墟節的序幕。本次活動由連山縣委宣傳部、連山創建省全域旅遊示範縣辦公室、廣清幫扶指揮部駐連山工作隊主辦。

“有墟就有歌墟”,“三月三”歌墟節是中國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三,

連山人民便會盛大慶祝。這一節日從唐宋時期開始,盛行於明清時期。春季農忙剛過,壯族人民便會休息幾天,以求豐年,休閒與祈求的方式就是對山歌,有些地方的主人和客人在山坡上你唱我和,甚至會持續對歌3天3夜。

開幕式上,歌舞《拋繡球》、壯族舞蹈《拉山樂》、壯歌對唱《唱好歌》、壯族小戲《姜姐鬧圩》、廣場舞《又唱請茶歌》等一系列的表演,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觀看。現場遊人如織,

優美悠長的山歌將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禁☆潮。

而每逢“歌墟”,方圓數十裡的男女青年都會聚集在歌墟點,尋找意中人,若姑娘滿意小夥子的歌才、人品,便會將繡球贈予小夥子。

歌墟中還有一種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作為傳情之物,小夥子手握彩蛋去碰姑娘的彩蛋,姑娘如果有意就讓小夥子碰,若不願意便會把蛋握住不讓碰。

活動現場,

工作人員紛紛將染成各色的彩蛋分發給遊客們,讓遊客也體驗一把壯族的傳統交際習俗。

除了傳統的壯族歌舞演出之外,現場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民間藝術展示、山歌擂臺賽、竹竿舞、當地美食展等活動。

在名優特產美食一條街,民俗商品琳琅滿目,特色美食飄香四溢,市民遊客比肩接踵。白糍、連山雲霧茶、大湯糍等美食吸引遊客駐足品嘗,現場還將舉行了舂糍粑等互動活動。

歌墟節成全域旅遊“推進劑”

近年來,連山圍繞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旅遊商品和舉辦節慶活動,精心打造“一鎮一節”“月月有節慶”活動,深入挖掘民族節日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知名度。去年,連山縣全年接待遊客100.15萬人次,增長67.59%;帶動旅遊消費5.25億元,增長67.2%。

2018連山“三月三”壯族歌墟節是連山眾多民族節慶活動之一,提升了當地知名度,也為群眾帶來了經濟效益。

本次歌墟節主題是“鋪鄉村振興曲 唱壯族歡樂歌”。小三江鎮黨委書記謝梅表示,“希望通過歌墟節活動,讓這種傳統的節慶發揮最大的效應,擴大小三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連山創建廣東省區域旅遊示範縣貢獻力量。”

連山還實施旅遊“後備箱”工程,鼓勵將農產品開發為土特產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食品等旅遊商品。

受益於壯族歌墟節的節慶品牌效益,不少農戶、企業瞄準商機,藉此機會對外推廣自家種植的農產品。連山番薯、連山野生茶、連山腐竹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在活動現場吸引了遊客前來詢問消費。

歌墟節不僅促進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流通,帶動旅遊經濟的發展,同時拉動了周圍農戶的收入增長,讓更多農戶搭上節慶活動的順風車。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楊溢子

特約通訊員 易亮

歌墟節成全域旅遊“推進劑”

近年來,連山圍繞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旅遊商品和舉辦節慶活動,精心打造“一鎮一節”“月月有節慶”活動,深入挖掘民族節日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知名度。去年,連山縣全年接待遊客100.15萬人次,增長67.59%;帶動旅遊消費5.25億元,增長67.2%。

2018連山“三月三”壯族歌墟節是連山眾多民族節慶活動之一,提升了當地知名度,也為群眾帶來了經濟效益。

本次歌墟節主題是“鋪鄉村振興曲 唱壯族歡樂歌”。小三江鎮黨委書記謝梅表示,“希望通過歌墟節活動,讓這種傳統的節慶發揮最大的效應,擴大小三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連山創建廣東省區域旅遊示範縣貢獻力量。”

連山還實施旅遊“後備箱”工程,鼓勵將農產品開發為土特產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食品等旅遊商品。

受益於壯族歌墟節的節慶品牌效益,不少農戶、企業瞄準商機,藉此機會對外推廣自家種植的農產品。連山番薯、連山野生茶、連山腐竹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在活動現場吸引了遊客前來詢問消費。

歌墟節不僅促進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流通,帶動旅遊經濟的發展,同時拉動了周圍農戶的收入增長,讓更多農戶搭上節慶活動的順風車。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楊溢子

特約通訊員 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