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路“綠燈”!黃埔推出“新優勢十條”,“大禮包”送送送,為企業省省省!

對項目建設來說

能早一天開工

就意味著在市場競爭中

搶佔一分先機

但在現實中

我們卻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

蓋一個公章

可能要往返好幾趟

一個看似簡單的審批

往往要連著跑幾個部門

……

一個項目審批下來

相當於一場“長途旅行”

別再糾結了

到黃埔去

這些都不是問題

近日,我區行政審批局制定了《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企業投資建設項目“來了就辦,

一次搞掂”審批再提速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推出多項創新便企改革措施,力求整合審批資源、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審批成本,打造全國最優環境營商環境。

《辦法》出臺後

一個投資專案審批流程

到底要走多久?

黃埔速度是——

最快15個工作日

是不是驚呆了?

But,驚喜還不僅於此

“來了就辦,一次搞掂”審批再提速

並不是簡單的壓縮審批時間

而是一套“組合拳”

除了時間

連要件、費用也節省了不少

下麵,小編就來細數TA的

五宗“最”

▌審批最快,最快15個工作日內完成

《辦法》實施以後,對於“帶規劃方案”出讓用地的專案,要求審批部門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至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過程中涉及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

對於其他非“帶規劃方案”出讓用地的專案,審批部門在25個工作日內可完成審批工作。

▌要件最少,來了就辦不多跑一條路

充分借助大資料資訊載體,努力實現資訊互聯互通。

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力爭做到“要件最少”。

對於企業一次性按要求提交審批要件的,我們來了就辦,不多跑一條路。

對於企業提交的審批要件不符合審批要求的,我們一次性告知,不多拐一次彎。

▌流程最優,多個審批事項“一次搞掂”

區行政審批局在打造最優審批流程方面再下功夫,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專案申請的多個審批事項在一個審批環節同時提交、審批部門一次性受理,試行“一個部門牽頭、一個視窗受理、多個部門參與”的會議審批模式,對於企業投資建設專案在申請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過程中涉及到規劃、建設、環保、消防等多部門專業技術問題或者需要跨部門協調的問題爭取一次性解決,通過上述方式實現申請人辦理多個審批事項“一次搞掂”。

目前,我區已成立了區建設工程設計審查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將企業投資建設項目設計檔涉及的技術審查全部交由該中心來組織實施,並委託協力廠商機構開展技術審查服務,對施工圖檔實行集中技術審查。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推進分階段集中審查,並建立集中審查平臺,實現跨專業的“一次性”審查。

▌成本最低,十大免費服務專案減負惠企

目前,已推出了十大免費服務:管線實測、零星地形圖測量、電子核查和技術審查、城鄉規劃審批的公示公佈、施工圖審查、涉及各專業的技術評審等。

以一個規模1萬平方米的建設項目為例,可至少為企業節省15—20萬元。

▌服務最優,“一對一”“點對點”精准幫辦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資料、AI(人工智慧)等資訊化平臺,逐步將服務視窗、服務機制拓展延伸至電腦端、移動端等網路終端,並鼓勵運用電子化政務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為企業投資建設專案提供便捷服務途徑。

同時,通過建立幫辦導辦團隊,提前介入,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精准幫辦服務和主題式導辦服務,讓投資者少跑路。

“來了就辦,一次搞掂”

變“群眾跑腿”為“資料跑路”

變“群眾來回跑”為“系統協同辦”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瘋狂點贊打call!

素材來源丨區行政審批局

圖文整理丨肖灑、一傑

編輯丨一金

轉載請聯繫丨廣州黃埔發佈

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專案申請的多個審批事項在一個審批環節同時提交、審批部門一次性受理,試行“一個部門牽頭、一個視窗受理、多個部門參與”的會議審批模式,對於企業投資建設專案在申請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過程中涉及到規劃、建設、環保、消防等多部門專業技術問題或者需要跨部門協調的問題爭取一次性解決,通過上述方式實現申請人辦理多個審批事項“一次搞掂”。

目前,我區已成立了區建設工程設計審查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將企業投資建設項目設計檔涉及的技術審查全部交由該中心來組織實施,並委託協力廠商機構開展技術審查服務,對施工圖檔實行集中技術審查。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推進分階段集中審查,並建立集中審查平臺,實現跨專業的“一次性”審查。

▌成本最低,十大免費服務專案減負惠企

目前,已推出了十大免費服務:管線實測、零星地形圖測量、電子核查和技術審查、城鄉規劃審批的公示公佈、施工圖審查、涉及各專業的技術評審等。

以一個規模1萬平方米的建設項目為例,可至少為企業節省15—20萬元。

▌服務最優,“一對一”“點對點”精准幫辦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資料、AI(人工智慧)等資訊化平臺,逐步將服務視窗、服務機制拓展延伸至電腦端、移動端等網路終端,並鼓勵運用電子化政務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為企業投資建設專案提供便捷服務途徑。

同時,通過建立幫辦導辦團隊,提前介入,提供“一對一”、“點對點”的精准幫辦服務和主題式導辦服務,讓投資者少跑路。

“來了就辦,一次搞掂”

變“群眾跑腿”為“資料跑路”

變“群眾來回跑”為“系統協同辦”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瘋狂點贊打call!

素材來源丨區行政審批局

圖文整理丨肖灑、一傑

編輯丨一金

轉載請聯繫丨廣州黃埔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