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獻忠稀世珍寶浮出水面 屠殺傳說變成了鮮活的歷史 快看

央視網消息:20日從考古隊瞭解到,目前二期考古發掘已經基本結束。出水文物總計1萬2千多件,其中明代藩王金寶為國內首次發現。

明朝藩王金寶,也被叫做金印章。史料記載,明朝皇子封親王,

授金冊金寶,親王後代繼承王位,會再授金冊,但金寶世代傳用僅一枚。據介紹,目前可以確定發掘出水的金寶有三枚,其中,蜀王金寶來自蜀藩王府,被人為切割成十幾塊,正在進行拼接。另外兩塊分別屬於定王、榮王金寶的殘存部分。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岩說,明代金寶一般會有四個字,這個是某王之寶。記載是這個五寸二分,相當於現在的大概10釐米多一點。我們現在發現的金寶,大概就是5釐米多一點,是烏龜造型的。

據考古隊介紹,此前我們熟知的“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目前已改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這是因為根據最新的考古成果,考古工作人員對這段歷史進行了重新定位。在今年的發掘工作中,出水了大量的冷兵器,並發現了一件火器三眼銃。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岩說,正是因為發現了這麼多的兵器,就更印證了,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古代戰場。應該是1646年,張獻忠和明代參將楊展,在這兒有一場比較大的這個江口之戰。

今年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數量巨大的船釘,為考古隊員未來尋找戰船遺骸提供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