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北邢臺7.19災後斥鉅資重建 安置房竟遭開發商違規銷售

到2018年3月,距離前年邢臺縣7.19災後一年半有餘。該縣斥鉅資建成多個災後重建安置點,數千套安置房在安置了不足80戶受災群眾後,遭開發商無證違規銷售,災後重建工程淪為違規房地產操作。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在對西黃村、皇寺、南石門、路錄等災後重建安置片區調查時發現這些片區雖已達到入住條件,但入住率極低,個別安置點更是空無一人,但對外作為商品房銷售現象卻極為嚴重。

其中,西黃村安置點對安置房銷售價格更是出現連年上調現象,並在安置點粘貼通知聲明漲價緣起環保、材料人工等費用帶來的成本壓力。

據瞭解,西黃村鎮後重建安置樓是由邢臺縣洪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其在開發後便在安置區配建了售樓處,不久被邢臺縣住建局拆除。但其又將銷售部撤到公司辦公處。記者對該銷售處暗訪時,銷售人員稱,首付10萬便可簽下一套安置房,沒有正規發票,只有收據,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拿到和政府簽訂的籃皮協議書,但由於該工程為政府專案不能確保獲得正規產權憑證。

另外,南小郭災後重建項目的銷售行為更為誇張,其銷售點設于邢臺中興西大街6路車終點站對過南小郭災後重建處,銷售人員為記者提供的宣傳彩頁上強調該項目為邢臺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學區房宣稱買房就是為了孩子,讓孩子贏在起點。

據南小郭災後重建專案安置房銷售人員介紹,該房售價均價在6000元以上,安置房變異為價格高昂的商品房,對於受災群眾可謂望房興歎。

記者在其餘專案處調查發現賑災房遭變性銷售的現象均有不同程度存在。

邢臺縣住建局的一樓掛著大幅的展示各方面領導在邢臺縣視察賑災的工作照。記者在住建局就邢臺縣災後重建安置房建設情況問題採訪時,該局工作人員表示:災後重建專案向商品房演變的現象確實存在,原因是原來計畫安置的受災群眾不願意入住安置房現象突出,原本計畫安置千餘人入住的社區最後只有少數人願意入駐,導致大量安置房被空置,開發單位只能私下發售或公開違規銷售,開發單位希望通過變賣安置房回收建設成本,政府為此也多次開會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可行方案,對於違規售房現象他們也多次進行警告或處罰,但種種原因讓違規銷售災後重建安置房現象難以遏制。

據瞭解,邢臺縣受災地區群眾對災後重建安置工程諸多不滿,也因此和政府進行過多次激烈交流,群眾觀點不盡相同,有對建設位址不滿意,有對安置進度極其不滿,有考慮生產生活不方便,但更多觀點表示安置房售價居高讓災後群眾難以承受。

邢臺市委、市政府嚴格要求抓好災後重建工作,並強調災後重建工作既是政治仗,也是民生仗,既是發展仗,也是穩定仗,堅決打贏災後重建這場硬仗。邢臺縣曾希望確保全縣災後重建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然而,災後重建安置工作歷時一年半卻進入亂象困局,何時才能破局完美收官令人期待。

有關資料顯示,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突襲邢臺,降雨強度大於1963年和1996年兩次洪災的最高值,實屬罕見。邢臺全境大小水庫、河道水位暴漲,全線告急,多處漫堤決口,邢臺市所轄21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達百萬,457個村莊被洪水阻斷交通,2.9萬多間房屋在洪水中倒塌。

重災過後,邢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全市災後重建調度會議,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要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堅決打贏災後重建這場硬仗,抓好災後重建工作既是政治仗,也是民生仗,既是發展仗,也是穩定仗,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尊嚴意識,切實把握好工作重點和要點,確保各項任務按期完成,確保生產生活條件達到或超過災前水準。

據報導,邢臺縣災後重建工作結合實際,共謀劃實施交通設施、農村飲水及水利設施、損毀住房、學校幼稚園等8個方面、97個災後重建項目,總投資53.73億元。邢臺縣把災後重建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旅遊發展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河道治理相結合,真正使災後重建工作成為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準、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該縣以住房重建為切入點,堅持統籌謀劃、整體部署,分片建設、集中打造,重點建設四“川”六“區”,即:圍繞路羅、漿水、將軍墓、宋家莊等四條河川,分別在深山區集中打造路羅、漿水、宋家莊三個重點片區,在淺山丘陵區打造西黃村、皇寺兩個重點片區,在平原區打造南石門重點片區。

邢臺縣曾希望確保全縣災後重建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然而,災後重建安置工作歷時一年半卻進入亂象困局,何時才能破局完美收官令人期待。

有關資料顯示,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突襲邢臺,降雨強度大於1963年和1996年兩次洪災的最高值,實屬罕見。邢臺全境大小水庫、河道水位暴漲,全線告急,多處漫堤決口,邢臺市所轄21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達百萬,457個村莊被洪水阻斷交通,2.9萬多間房屋在洪水中倒塌。

重災過後,邢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全市災後重建調度會議,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要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堅決打贏災後重建這場硬仗,抓好災後重建工作既是政治仗,也是民生仗,既是發展仗,也是穩定仗,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尊嚴意識,切實把握好工作重點和要點,確保各項任務按期完成,確保生產生活條件達到或超過災前水準。

據報導,邢臺縣災後重建工作結合實際,共謀劃實施交通設施、農村飲水及水利設施、損毀住房、學校幼稚園等8個方面、97個災後重建項目,總投資53.73億元。邢臺縣把災後重建與“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旅遊發展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河道治理相結合,真正使災後重建工作成為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準、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該縣以住房重建為切入點,堅持統籌謀劃、整體部署,分片建設、集中打造,重點建設四“川”六“區”,即:圍繞路羅、漿水、將軍墓、宋家莊等四條河川,分別在深山區集中打造路羅、漿水、宋家莊三個重點片區,在淺山丘陵區打造西黃村、皇寺兩個重點片區,在平原區打造南石門重點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