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研製自己的晶片到底有多難?

中興這個事一出來,很多人罵中興就會拼裝,不研製自己的晶片技術,但是搞晶片真那麼簡單嗎?說研製就能研製的出來嗎?搞晶片前期投入成本驚人,投資回收期也很難量化,

很有可能的情況是你花了幾十億美元做三年研發,終於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產品,卻發現自己的東西已經落後時代一兩年了,沒人願意為你的“落後產品”買單,最終你的公司因此破產。

此次中興事件的嚴重程度並不在於晶片禁售。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 由此引發的對自身整個行業的反思 "沒有你的晶片用不可怕,我可以自己做啊,現在做不出高端,五年十年二十年總能做出來。"說完這話突然發現,真要制裁了,連低端晶片自己都做不出來:沒軟體工具,沒流片設備,即使晶片出來了沒軟體系統還是石頭。

二. 更進一步引發的對國家核心科技的反思 晶片是工業的糧食,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短板。精密材料,生物科學,航太技術... 我們要追趕的還有很多。如果僅僅把目光局限於晶片,不能舉一反三,目光就太短淺了。不全面發展國家的核心科技,去虛向實,健全國家的科技,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下一次制裁也就不遠了。

所以不給一顆晶片不可怕,可怕的是整個電子行業都塌了; 電子行業塌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高科技領域都塌了。這才是此次中興事件應得的教訓,才是奮發圖強知恥後勇的應有之意。我是覺得這種情況下,一般只有國家投資,鼓勵開發,做產業化,中國才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彌補在這塊的空白。

希望國家科技強大,支援的點個贊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