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越反擊戰,1個連打的還剩10個人,倖存老兵說:活著更痛苦

1979年3月5日,中國新華社發表聲明稱:自衛反擊效果已經達到,完成預期目標,自今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撤軍。聲明發出後,越南方面並未領情。

在新華社發表聲明的當天,越南隨即宣佈全國總動員令,並揚言要抵抗到底,同時越南積極向它的盟友蘇聯請求支援,另外一個方面,派出剿滅“赤棉”政權的越軍主力部隊回援,準備與中國軍隊作戰。

中國史學者李青光教授說:“當時情況很危險,戰爭一觸即發,但不知為何,越南最後還是慫了,

只派出少數部隊,在解放軍回撤的路上打伏擊,我軍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原128師直偵連王志勇老兵曾說:“撤回的路上,犧牲的烈士比打進攻戰要多的多。”當然原因是多方面,越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到對越反擊戰打響之前,戰爭的硝煙從未停止。

全民皆兵的越南人,雖然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培訓,但長期的戰爭,也讓這些人的軍事水準,比當時的解放軍高一點,這裡,筆者是有一句說一句,當然現在解放軍的水準,越軍只能望其項背。

越軍被美國人稱之為“叢林之鷹、虎”等綽號,可見美軍對越軍戰鬥力還是認可的,基於此,越軍在我軍撤退路上伏擊,勢必會造成極大的傷亡。

128師,是一支戰功卓著的英雄師,該師從組建以來,先後打過三大解放戰役,抗美戰爭,對印戰爭等,在對越戰爭中,屢戰屢勝,許大將軍稱之為“百勝之師。”

但在對越反擊戰撤回的路上,128師384團步兵連,被突然而來的越軍團團包圍,該連拼死抵抗,但還是傷亡慘重,最後等到偵察連戰士趕過去救援之時,

全連只剩下10個人,個個帶傷,看到支援部隊過來。

這些原本抱著必死決心的戰士們們,忍不住嚎啕大哭。

而負責此次營救行動的即是128師直偵連的王志勇,據王志勇後來回憶說:“那個連原本是負責掩護師前指後撤的,但是師前指撤退後,大量越軍把這個連團團包圍在309高地,

隨後兩邊展開激烈戰鬥,從白天打到夜晚,兩邊傷亡都慘重。

夜晚的時候,連長打算利用夜晚突圍,但整個連隊都被越軍打散,通訊聯不上,情況糟糕透了,為了不丟下一個戰友,連長當即決定留下來,同時通知團部,等待支援。

倖存者之一的張國慶回憶說:十個人防守高地1、2號哨位,一次又一次打退越軍的衝鋒,戰鬥之慘烈,至今讓人心有餘悸,但最終還是活了下來。

寫在最後,用倖存張國慶老兵說的一句話結尾:“兄弟們都死了,我卻還活著,前來救援我們的偵察兵,後來聽說也犧牲了幾位,對於我來說,活著比死亡更加痛苦。”

南疆一役,穩定邊疆30餘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向老兵致敬。

倖存者之一的張國慶回憶說:十個人防守高地1、2號哨位,一次又一次打退越軍的衝鋒,戰鬥之慘烈,至今讓人心有餘悸,但最終還是活了下來。

寫在最後,用倖存張國慶老兵說的一句話結尾:“兄弟們都死了,我卻還活著,前來救援我們的偵察兵,後來聽說也犧牲了幾位,對於我來說,活著比死亡更加痛苦。”

南疆一役,穩定邊疆30餘年,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向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