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藝術生留學,如何無成本試讀?

坦誠講,藝術留學對於每一戶人家都是無比重大的事件,每一位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將心操碎:留學安不安全,自己的資金夠不夠支持孩子享受到更高等的教育資源,孩子回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得到更高的薪資待遇。

甚至心思更為細膩周全的家長還會考慮:自己孩子去到國外學習的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這個專業孩子會不會真正快樂,從小到大孩子沒離開過身邊,到底能不能適應完全陌生的環境,過好日子不苦著自己。。。

國內的互聯網資訊流十分混亂,對於留學的優劣始終褒貶不一。但主流價值觀一直在引導著每一名需要接受更高等教育的家庭將自己的孩子護送出國,

因為在當下環境中一個國外的碩士文聘已經不足為奇,開始比拼院校背景的時代已經來臨!

但對於世界名校的遴選,雖然看似互聯網資訊已經透明,大家都知道英國:RCA, CSM, LCF, LCC, GSA, ECA, Kingston, AA, UCL...美國:RISD, Parsons, FIT, SVA, MICA, SAIC, ACCD, Pratt, Calarts。家長對於院校資訊的搜集匯總有多難自不必談,因為結合目標專業精准定校,對於每一名藝術留學預備生而言都是雲山霧罩,95%以上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申請的院校會教些什麼,

只是知道這所院校在中國的名氣不小,其餘一概不知。

康石石作為協力廠商,終究無法用透明的資訊精准展現,來代替學生們最直觀的感受和體驗,畢竟一切判斷的最好途徑是眼見為實。所以,今天康石石要嘗試幫助大家打開自己的視野,糾偏一些大家尚未成熟的見解,重新審視一條就在你身邊,卻未被你正眼瞧過的最精准資訊獲取通道。

同時,也希望看到此文的同學將這條路徑分享給自己周邊有需求的留學預備生:自己親眼所見,勝過旁人千言萬語。

你從未認真審視過的“藝術院校交換生專案”

喂到嘴邊的飯,從來不是最香的飯。大家可能從沒考慮過,這碗飯對於研究生階段計畫出國的你有多少意義:

1. 你是否真的適合留學

實話講,留學不適合所有人,正如同國內考研不適合所有人一樣。很多同學的留學計畫,

都是臨門一腳,大四了發現工作不好找,就決定讀個研究生鍍個金,回來好就業,僅此而已。

但是你是否真的能夠適應1-3年的留學生涯,國外的課業壓力?國外是什麼樣子,你可能一點都不知道。實話講,承受不住國外教學強度,感覺在國外所學不是自己喜好,而選擇主動退學的不在少數。

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親身嘗試,確定這條道路對於你的可行性,你是否選擇?

而各大院校交換生專案的時間跨度,從3個月到一學期,再到一年,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意向國家與目標院校自由選擇,自己親身判定:留學是否真的適合你,你是否需要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2. 你的Dream School究竟什麼風格

什麼是概念,什麼是先鋒,什麼是天馬行空,什麼是學院,什麼是商業。

哪所學校商業,哪所學校概念,哪所學校先鋒?

商業的教學方法注重什麼?概念的學校注重什麼?綜合類院校注重什麼?藝術類院校注重什麼?

聖馬丁的Fashion Design時尚嗎?倫敦時裝學院的Fashion Design概念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Fashion Design哲學嗎?

AA真的只玩非線性嗎?SCI-ARC真的只捏型嗎?Cooper Union培養的建築師都是藝術家嗎?

這些問題,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親身體驗,或是給你一個就在周圍上學的機會,你不是只要親眼去看,親自去問就能立刻解決困擾自己的難題嗎?幹嘛非要“東家長,西家短”的打聽,最終資訊混亂,自己手中沒有評判依據,繞暈的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3. 全力助推更為長遠的深造計畫

國內外教學差異,康石石已經不知撰寫了多少文字,嘗試説明大家在留學之前轉化思維,能夠更輕易地完成國內外教學模式對接,同時説明大家扭轉思維,將更好的作品集專案向考官呈現,提升名校錄取概率。

但文字圖像媒介傳遞資訊的效率,怎可比擬同學們在國外的親身課程體驗?跟著國外院校導師做專案,直接接受教授意見回饋,立即消化返工,提升專案設計深度,完全按照未來可能為同學們評審作品集的考官思路進行創作,會事半功倍,為將來更為長遠的留學計畫全力助推。

參加過“交換生項目”的實際回饋

H同學 漢藝2017屆學員 室內設計 斬獲ECA,GSA offer

本科2年級,參加義大利佩魯賈美術學院交換生項目

Tip:以下為採訪H同學內容節選

我本科學的就是室內設計,但國內高校的室內設計基本算在環藝專業內,屬於一個細分方向,景觀、建築都會學一點,專業度不夠。這是促使我出國留學的一部分因素。

本科期間,我作為交換生到義大利佩魯賈美術學院交換學習了一年,班上大神特別多,最終答辯都拿滿分!和他們在一起能學到很多。

再加上國外輕鬆、開放的學習氛圍,使我無處安放的腦洞終於可以釋放。

更有趣的是,我剛去義大利時語言非常一般,聽課費勁,課後就到處問同學,同學們手舞足蹈的為我複述老師講課內容的場景很難忘(南歐人民的熱情令人感動)。

回國之後,更深刻體會到國內外的差距。如果我不走出去看看,很容易被現狀態蒙蔽雙眼,自我滿足是學習上的大忌呀。

所以,我到大二的時候,就萌發了出國讀研究生的想法。。。

“交換生專案”的成本有多低

1. 交換生的時間,正常計入學校學制,不會推遲畢業。

2. 交換生專案學費全免,不需向英美等院校繳納數萬元學費。

3. 本科優秀學員,如成功申請CSC--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專案,國家留學基金將資助一次往返國際旅費和規定期間的獎學金(包括伙食費、住宿費、註冊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交際費、一次性安置費、簽證延長費、零用費和學術活動補助費等)。

4. 試錯成本低:如果自己不適合國外的留學生活,跟不上學習進度,不過是一咬牙最少3個月,最多一年的時間。與此同時,如果同學們不喜歡自己交換院校的教學風格與研究方向,完全能夠在國外弄清究竟哪所院校適合自己,從而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自己為自己精准定校。

最後的強調

交換生專案,一直就存在於大家身旁,希望康石石這篇文章能夠打開各位同學的視野,將喂到自己嘴邊的這碗好飯端起,它將對大家的未來產生無比助益。

但關於申請交換生專案的條件,康石石有幾點需要提醒各位注意:

1. 你的GPA,不能低於3.0(平均分不低於80),所以要從大一入學開始好好表現。

2. 英語成績,從大一開始籌備,雅思6.0,將留學的語言關提前攻克。

3. 學習計畫書,清晰說明你希望交換的“求學”意圖。

4. 作品集,作為藝術生,無論是攻讀學位還是交換,只要涉及到留學,作品集的重要性,康石石就不再贅述,因為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康石石希望看到此文的同學能將這條路徑分享給自己周邊有需求的留學預備生:眼睛是大家自己打開的,擁有思考力遠勝他人閒言碎語。

聖馬丁的Fashion Design時尚嗎?倫敦時裝學院的Fashion Design概念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Fashion Design哲學嗎?

AA真的只玩非線性嗎?SCI-ARC真的只捏型嗎?Cooper Union培養的建築師都是藝術家嗎?

這些問題,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親身體驗,或是給你一個就在周圍上學的機會,你不是只要親眼去看,親自去問就能立刻解決困擾自己的難題嗎?幹嘛非要“東家長,西家短”的打聽,最終資訊混亂,自己手中沒有評判依據,繞暈的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3. 全力助推更為長遠的深造計畫

國內外教學差異,康石石已經不知撰寫了多少文字,嘗試説明大家在留學之前轉化思維,能夠更輕易地完成國內外教學模式對接,同時説明大家扭轉思維,將更好的作品集專案向考官呈現,提升名校錄取概率。

但文字圖像媒介傳遞資訊的效率,怎可比擬同學們在國外的親身課程體驗?跟著國外院校導師做專案,直接接受教授意見回饋,立即消化返工,提升專案設計深度,完全按照未來可能為同學們評審作品集的考官思路進行創作,會事半功倍,為將來更為長遠的留學計畫全力助推。

參加過“交換生項目”的實際回饋

H同學 漢藝2017屆學員 室內設計 斬獲ECA,GSA offer

本科2年級,參加義大利佩魯賈美術學院交換生項目

Tip:以下為採訪H同學內容節選

我本科學的就是室內設計,但國內高校的室內設計基本算在環藝專業內,屬於一個細分方向,景觀、建築都會學一點,專業度不夠。這是促使我出國留學的一部分因素。

本科期間,我作為交換生到義大利佩魯賈美術學院交換學習了一年,班上大神特別多,最終答辯都拿滿分!和他們在一起能學到很多。

再加上國外輕鬆、開放的學習氛圍,使我無處安放的腦洞終於可以釋放。

更有趣的是,我剛去義大利時語言非常一般,聽課費勁,課後就到處問同學,同學們手舞足蹈的為我複述老師講課內容的場景很難忘(南歐人民的熱情令人感動)。

回國之後,更深刻體會到國內外的差距。如果我不走出去看看,很容易被現狀態蒙蔽雙眼,自我滿足是學習上的大忌呀。

所以,我到大二的時候,就萌發了出國讀研究生的想法。。。

“交換生專案”的成本有多低

1. 交換生的時間,正常計入學校學制,不會推遲畢業。

2. 交換生專案學費全免,不需向英美等院校繳納數萬元學費。

3. 本科優秀學員,如成功申請CSC--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專案,國家留學基金將資助一次往返國際旅費和規定期間的獎學金(包括伙食費、住宿費、註冊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交際費、一次性安置費、簽證延長費、零用費和學術活動補助費等)。

4. 試錯成本低:如果自己不適合國外的留學生活,跟不上學習進度,不過是一咬牙最少3個月,最多一年的時間。與此同時,如果同學們不喜歡自己交換院校的教學風格與研究方向,完全能夠在國外弄清究竟哪所院校適合自己,從而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自己為自己精准定校。

最後的強調

交換生專案,一直就存在於大家身旁,希望康石石這篇文章能夠打開各位同學的視野,將喂到自己嘴邊的這碗好飯端起,它將對大家的未來產生無比助益。

但關於申請交換生專案的條件,康石石有幾點需要提醒各位注意:

1. 你的GPA,不能低於3.0(平均分不低於80),所以要從大一入學開始好好表現。

2. 英語成績,從大一開始籌備,雅思6.0,將留學的語言關提前攻克。

3. 學習計畫書,清晰說明你希望交換的“求學”意圖。

4. 作品集,作為藝術生,無論是攻讀學位還是交換,只要涉及到留學,作品集的重要性,康石石就不再贅述,因為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康石石希望看到此文的同學能將這條路徑分享給自己周邊有需求的留學預備生:眼睛是大家自己打開的,擁有思考力遠勝他人閒言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