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淮北家長:你在上中小學的孩子增加一門“必修課”!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未來,研學旅行將成為

安徽學校教育教學常態化的手段和方式

4月18日,省教育廳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

全省每個市、縣(市、區)打造出若干個特色明顯、內容充實的研學旅行基地,形成1-2條相對成熟的研學旅行路線。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旅行才叫研學旅行?春遊秋遊算不算?哪些人需要參加?安全誰來保障?費用誰來負責?

研學旅行究竟是什麼?

研學旅行近年來風生水起。

什麼樣的旅行才叫研學旅行?

春遊秋遊算不算?

《實施意見》中明確: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禁☆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畫

未來每位中小學生都要確保

能參加有效的研學旅行。

根據《實施意見》,

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

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畫,

做到有課時、有師資、進課表。

不僅僅要玩得開心,我省要求,研學旅行還要與學校課程和學生學習有機融合,與學校德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相結合,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象。

學校要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逐步開發不同層次、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未來小學生研學旅行情況將記入學期評價和畢業評價,

中學生研學旅行情況,

將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內容進行記錄和評價。

中小學各學段參加一次

多大的孩子適合參加研學旅行?

《實施意見》要求,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根據教育教學計畫,

合理安排研學旅行學段和時間。

原則上,

研學旅行安排在

小學四到六年級、

初中一到二年級、

高中一到二年級,

每個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就學期間,

各參加一次研學旅行;

每次

小學1至2天、

初中3至4天、

高中5至6天。

不同學段的學生也將在不同的範圍內開展研學旅行。小學將以縣區內研學旅行為主,初中以市內研學旅行為主,高中以省內研學旅行為主。《實施意見》同時要求,研學旅行時間應儘量避開旅遊高峰期。

近年來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境外研學旅行。《實施意見》明確,提倡以國內研學旅行為主,有條件開展境外研學旅行嘗試的,須嚴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進行。

學校須與家長簽安全書

研學旅行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實施意見》要求,

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

做到培訓演練先行,

“不培訓、不演練,不出行”,

確保學生安全。

根據規定,學校自行開展研學旅行,要根據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學校領導、教師和安全管理人員,也可吸收家長作為志願者,協同負責學生的活動和安全管理。學校領導、教師等組織管理人員參與研學旅行發生的費用應由學校支出,不得在學生交納費用中列支,不得加重學生負擔。

費用將由誰來承擔?

研學旅行費用如何分攤?

記者瞭解到,

我省將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

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除了交通鐵路等部門嚴格執行兒童票價、學生票價等優惠政策,

文化、文物、旅遊等部門要對研學旅行實施景區、景點、場館門票減免政策,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對研學旅行實行全免票,

其它場館(區、點)門票優惠價格原則上要低於社會旅遊團隊價格和學生門票的價格,同時提供優質旅遊服務。

我省還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

就在上個月

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發佈

第三批安徽省研學旅行基地名單

烈山區四季榴園研學旅行基地在列

這是淮北首家省級研學旅行基地

榴園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中國第一座石榴博物館、現代化的遊客中心、大型生態停車場為景區增添新的活力。這裡是張果老故里,至今仍保留許多關於張果老的遺跡——升仙台、丹井、參井、仙人洞、聚仙台、觀景台、煉丹爐、驢打滾等。是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能夠使學生們進一步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各位童鞋,研學旅行去啦~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不得在學生交納費用中列支,不得加重學生負擔。

費用將由誰來承擔?

研學旅行費用如何分攤?

記者瞭解到,

我省將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

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除了交通鐵路等部門嚴格執行兒童票價、學生票價等優惠政策,

文化、文物、旅遊等部門要對研學旅行實施景區、景點、場館門票減免政策,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對研學旅行實行全免票,

其它場館(區、點)門票優惠價格原則上要低於社會旅遊團隊價格和學生門票的價格,同時提供優質旅遊服務。

我省還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

就在上個月

安徽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發佈

第三批安徽省研學旅行基地名單

烈山區四季榴園研學旅行基地在列

這是淮北首家省級研學旅行基地

榴園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中國第一座石榴博物館、現代化的遊客中心、大型生態停車場為景區增添新的活力。這裡是張果老故里,至今仍保留許多關於張果老的遺跡——升仙台、丹井、參井、仙人洞、聚仙台、觀景台、煉丹爐、驢打滾等。是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跡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能夠使學生們進一步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各位童鞋,研學旅行去啦~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