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靠譜的“女帳房”——心細如發的東航北京女結算員們

【民航事兒】通訊員范瑾、許正潔訊:據2017年資料統計,東航北京分公司發放各類客貨運空白票證達到16種83萬余張,

比2010年增長了80%,另外,審核公司銷售網站退票22萬張,是2009年的3.6倍。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到分公司的收入結算任務十分繁重。

這每一張張票證,就是資金,就是公司收入的命脈!而爭取每一張客貨運票證及票款及時準確回籠,是結算人員的重要職責。在東航北京的發展進程中,這些繁重的結算工作絕大部分是由一批女同志完成的,

她們以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敢打敢拼、頑強拼搏的巾幗風采,打贏了一場場硬仗,從而確保了分公司生產運營正常運轉並使收入節節盤升。

結算初創的五姐妹

2001年,東航國內收入結算系統第一家分散式管理在北京營業部正式運行,自此,東航北京開啟了大量的結算工作。當年4月東航北京前身——北京營業部新招了5名女票證錄入員,平均年齡僅有19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她們經過上海短暫的集訓後,投入到票證錄入工作中。“每天的工作量,不止8個小時,天天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那個時候是手工紙質票證,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天天加班到9點多,滿手都是複寫紙的藍色和紅色,週末也要來加班,雖然這麼辛苦,但是我們一直都在堅持!那個時候回家要做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到家。幾個小夥伴,每天四點半起床,坐公車,車裡人滿為患,
即便如此,一個腳踩地,我們也能閉上眼睛睡著。每天的上下班就是我們的戰場。工作完了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還要去擠公車。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我們能躺在床上睡覺。”這是五姐妹中的李麗麗的一段回顧。加班加點是這五姐妹的工作常態,每天每人要錄入400多張國內客貨運票證,全部是手工錄入。不久,為解決她們的休息問題,營業部領導在辦公樓裡特別騰出一個房間作為她們的宿舍,
這樣她們可以不用天天早出晚歸回家奔波了。五姐妹不負眾望,每天早上7點她們就投入到工作崗位,始終是這個辦公樓裡上班最早的人。當年東航北京營業部始發收入達到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創下了當時歷史最高紀錄,這個資料的背後正是用她們日復一日的鍵盤敲擊聲和辛勤的汗水換來的。

多項“第一”,賦予北京更多的職責

2001-2003年間,北京營業部始發收入一直占居東航收入的1/10,

隨著北京市場收益顯現和邊際貢獻率逐年增高的態勢,東航對北京市場愈來愈重視,要求加快結算的科學化和系統化。自2003年起,東航本票自動結算的試點單位在北京營業部運行,為充實結算專業隊伍素質力量,加強結算資料分析和營業部陸續在京又招聘了數名本科生。隨著西北、雲南、上航的加盟,結算隊伍逐漸壯大。到2007年北京分公司成立後,東航相繼又在京投入東航里程券系統、東航ICS空白票證管理系統的試運行。多個系統在京首次運行,不僅使東航賦予北京營業部更多、更艱巨的職能,也促進北京的結算管理步入新臺階。

“機關”和“一線”雙職能單位

結算崗位是一個從空白票證的管理,到紙質票證的錄入和應收賬款的回收,從電子客票的審核,到銷售報表的匯總和後返獎勵的計算發放,各個環節緊密相扣,如同一個流水作業的閉環,始終不停地運轉。每天要面對眾多的客貨運代理人,雖身在機關,但實則是一線。每個月的1、2日是結算最繁忙的日子,無論是否休息日,結算關戶雷打不動。週末、節假日,這個看似普通的休息日對於收入結算人員來說,經常都是加班狀態。即便是大年除夕,也要上班。2011年2月2日正趕上除夕,結算室同平常一樣,超過一半的同志來到工作崗位。據統計,2017年的12個月,有8個月的1日2日都是休息日,但結算室的姐妹們早就對加班習以為常。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應收賬款回收天數做到了月平均1.35天,遠遠超過公司要求4天的T3目標。

這個具有機關和一線雙職能的單位,一方面對內要發揮北京公共財務中心的監督審核職能,為行銷、地服、客艙、貨運等業務部門提供收入資料結算及系統支援;另一方面對外還要為北京地區近400家代理人提供後返獎勵結算、前返發票追蹤、資料需求服務等職能,維護東航良好的業務夥伴合作關係。

毫釐之間顯身手,追回票款近14萬元

這個關呼企業收入、利潤、發展的收入結算工作,需要每個結算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其中票證審核是結算工作的重要環節。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每個月、季、年度都要確保收入結算資料準確完整並按時間節點上報。

在北京分公司成立之前,電子客票的普及率還不高,絕大部分都是紙質票證,為確保結算資金及時回籠並高效運轉,每個月結算室總會上演航班追蹤記。

2004年“十一”黃金周第一天,當時票證分檢員常燕去機場取票證,發現9月份的航班還缺7個,迅速與機場站取得聯繫。從1日到3日連續追蹤,還缺2個。經機場多方查詢,分別錯發到了武漢和杭州。按照當時規定,國內分佈點每月10日關戶,總部是12日關戶,要求各分佈點必須在3日前把上月所有國際票乘機聯送達上海,否則將按缺班處理。無疑這兩個航班在3日前是不可能送到上海了。對此,常燕立即把這一情況向許正潔彙報,正在休假的許正潔聽說後當即從家裡趕到單位。她一邊安排人員將1-3日追蹤來的票證快遞寄往上海,一邊繼續與機場聯繫。由於受“十一”長假地面代理休假的影響,餘下的兩個航班無法解決。長假過後,上班第一天,許正潔第一個電話打給機場地面代理,協調儘快轉送到上海;第二個電話打給上海總部,建議直接由總部錄入這兩個航班的票證,以避免周折拖延,得到總部的支持。10日北京國內乘機聯錄入模組按時關戶。但事與願違,被送到杭州的5140航班的票證在11日中午又轉到了北京,這尷尬的局面令結算人員十分焦急。正在大家犯愁的時候,恰好12日上午有一名同事去浦東出差,由此,解決了這起燃眉之急,該同事將這一艱巨的任務於12日下午3時送到公司總部,確保了9月份北京始發航班資料的完整。

如今,這個幾經周折的航班乘機聯追蹤記已成為結算人員抹不去的記憶和歷史。隨著電子客票的實施和運用,結算人員的工作狀態也發生了改變。由繁雜的紙票錄入,轉為電子票證的審核。雖然電子票證審核降低了結算人員的手工工作量和差錯率,但是,由於受代理人出票的不穩定、不規範性影響,也使結算人員從多角度不斷加大審核力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分公司通過向本票代理開具借項通知單、由總部協助補收BSP票款等方式,共計追回因出票差錯產生的票款近14萬元,這一分一厘都凝結著每一位結算人員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支敢打敢拼、敢啃硬骨頭的結算隊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良業績。這裡不僅有在財務業務上獨領風騷的老同志身先士卒的引領,也有努力追回票款的年輕人的默默付出。正是她們的精益求精的努力,才使分公司的票證審核速度和審核品質在東航分散式管理各單位中始終名列前茅。同時,這支女職工隊伍在分公司各項文體活動、“愛在東航”公益活動中也從不遜色,其中有喜愛烘焙的許穎、擅長手工藝品製作的嶽暉、會給大家針灸拔罐的“老中醫”張偉等。由此,多年來,該部也獲得北京分公司“女職工建功立業示範崗”、股份公司“青年文明號”、行銷委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分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集體和個人榮譽,她們不愧是分公司一支頑強拼搏的“巾幗集體”。

新時期,新使命,新挑戰

近年來,北京分公司發展迅速,特別是2009年分公司執管飛機開始,機隊、資產規模逐漸壯大,北京始發航線也逐漸增多,給結算工作又提出新的挑戰。目前,結算室的結算範圍由過去單純的客貨運銷售結算職能,擴大到運輸收入結算、客貨運市場行銷分析、價值貢獻創造、為內外部審計提供資料支援等。還承擔著對天津、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六個營業部的北大區財務工作的全面監管。為完成繁重的結算工作,該部在人員嚴重缺編的狀態下,充分發揮老同志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宣導“主動、包容、擔當”的財務子文化,努力加強結算的科學化和系統化,通過規範業務流程、明確界定人員職責、制定考核辦法、雙月例會交叉檢查及講評等方式,充分調動年輕人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提升結算業務及營業部財務監管水準。相信,這支“巾幗集體”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優良的佳績。

東航相繼又在京投入東航里程券系統、東航ICS空白票證管理系統的試運行。多個系統在京首次運行,不僅使東航賦予北京營業部更多、更艱巨的職能,也促進北京的結算管理步入新臺階。

“機關”和“一線”雙職能單位

結算崗位是一個從空白票證的管理,到紙質票證的錄入和應收賬款的回收,從電子客票的審核,到銷售報表的匯總和後返獎勵的計算發放,各個環節緊密相扣,如同一個流水作業的閉環,始終不停地運轉。每天要面對眾多的客貨運代理人,雖身在機關,但實則是一線。每個月的1、2日是結算最繁忙的日子,無論是否休息日,結算關戶雷打不動。週末、節假日,這個看似普通的休息日對於收入結算人員來說,經常都是加班狀態。即便是大年除夕,也要上班。2011年2月2日正趕上除夕,結算室同平常一樣,超過一半的同志來到工作崗位。據統計,2017年的12個月,有8個月的1日2日都是休息日,但結算室的姐妹們早就對加班習以為常。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應收賬款回收天數做到了月平均1.35天,遠遠超過公司要求4天的T3目標。

這個具有機關和一線雙職能的單位,一方面對內要發揮北京公共財務中心的監督審核職能,為行銷、地服、客艙、貨運等業務部門提供收入資料結算及系統支援;另一方面對外還要為北京地區近400家代理人提供後返獎勵結算、前返發票追蹤、資料需求服務等職能,維護東航良好的業務夥伴合作關係。

毫釐之間顯身手,追回票款近14萬元

這個關呼企業收入、利潤、發展的收入結算工作,需要每個結算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其中票證審核是結算工作的重要環節。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每個月、季、年度都要確保收入結算資料準確完整並按時間節點上報。

在北京分公司成立之前,電子客票的普及率還不高,絕大部分都是紙質票證,為確保結算資金及時回籠並高效運轉,每個月結算室總會上演航班追蹤記。

2004年“十一”黃金周第一天,當時票證分檢員常燕去機場取票證,發現9月份的航班還缺7個,迅速與機場站取得聯繫。從1日到3日連續追蹤,還缺2個。經機場多方查詢,分別錯發到了武漢和杭州。按照當時規定,國內分佈點每月10日關戶,總部是12日關戶,要求各分佈點必須在3日前把上月所有國際票乘機聯送達上海,否則將按缺班處理。無疑這兩個航班在3日前是不可能送到上海了。對此,常燕立即把這一情況向許正潔彙報,正在休假的許正潔聽說後當即從家裡趕到單位。她一邊安排人員將1-3日追蹤來的票證快遞寄往上海,一邊繼續與機場聯繫。由於受“十一”長假地面代理休假的影響,餘下的兩個航班無法解決。長假過後,上班第一天,許正潔第一個電話打給機場地面代理,協調儘快轉送到上海;第二個電話打給上海總部,建議直接由總部錄入這兩個航班的票證,以避免周折拖延,得到總部的支持。10日北京國內乘機聯錄入模組按時關戶。但事與願違,被送到杭州的5140航班的票證在11日中午又轉到了北京,這尷尬的局面令結算人員十分焦急。正在大家犯愁的時候,恰好12日上午有一名同事去浦東出差,由此,解決了這起燃眉之急,該同事將這一艱巨的任務於12日下午3時送到公司總部,確保了9月份北京始發航班資料的完整。

如今,這個幾經周折的航班乘機聯追蹤記已成為結算人員抹不去的記憶和歷史。隨著電子客票的實施和運用,結算人員的工作狀態也發生了改變。由繁雜的紙票錄入,轉為電子票證的審核。雖然電子票證審核降低了結算人員的手工工作量和差錯率,但是,由於受代理人出票的不穩定、不規範性影響,也使結算人員從多角度不斷加大審核力度。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分公司通過向本票代理開具借項通知單、由總部協助補收BSP票款等方式,共計追回因出票差錯產生的票款近14萬元,這一分一厘都凝結著每一位結算人員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支敢打敢拼、敢啃硬骨頭的結算隊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良業績。這裡不僅有在財務業務上獨領風騷的老同志身先士卒的引領,也有努力追回票款的年輕人的默默付出。正是她們的精益求精的努力,才使分公司的票證審核速度和審核品質在東航分散式管理各單位中始終名列前茅。同時,這支女職工隊伍在分公司各項文體活動、“愛在東航”公益活動中也從不遜色,其中有喜愛烘焙的許穎、擅長手工藝品製作的嶽暉、會給大家針灸拔罐的“老中醫”張偉等。由此,多年來,該部也獲得北京分公司“女職工建功立業示範崗”、股份公司“青年文明號”、行銷委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分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集體和個人榮譽,她們不愧是分公司一支頑強拼搏的“巾幗集體”。

新時期,新使命,新挑戰

近年來,北京分公司發展迅速,特別是2009年分公司執管飛機開始,機隊、資產規模逐漸壯大,北京始發航線也逐漸增多,給結算工作又提出新的挑戰。目前,結算室的結算範圍由過去單純的客貨運銷售結算職能,擴大到運輸收入結算、客貨運市場行銷分析、價值貢獻創造、為內外部審計提供資料支援等。還承擔著對天津、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六個營業部的北大區財務工作的全面監管。為完成繁重的結算工作,該部在人員嚴重缺編的狀態下,充分發揮老同志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宣導“主動、包容、擔當”的財務子文化,努力加強結算的科學化和系統化,通過規範業務流程、明確界定人員職責、制定考核辦法、雙月例會交叉檢查及講評等方式,充分調動年輕人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提升結算業務及營業部財務監管水準。相信,這支“巾幗集體”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優良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