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羽毛球課堂:關於引拍發力的一點思考

關於引拍發力,這是大多數球友的老大難問題,總感覺自己引拍不到位,力量沒有完全打出來,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下面就是一點關於引拍發力的思考,球友們可以借鑒一下,

看看自己的發力是不是正確。

傳統對引拍和揮拍的定義,並不能說是錯的,但是是相對片面的。

揮拍,揮的是拍子,而傳統定義的揮拍是從倒拍完成後開始的,那個揮的實際上是手臂以及拍子。而真正意義上的揮拍就是所有力量傳遞到手上後,加力內旋揮拍的那麼短短一瞬,之前其實都應該算是引拍過程。

引拍,仔細解釋的話,是引導力量到拍子上的意思。所以,引拍的核心,其實就是將力量,從腳尖,呈波狀一直傳遞到指尖的這個過程。所謂鞭打發力,指得就是這個。但是傳統的定義也並不能說是錯的,因為拍子的加速確實也是從倒拍後,或者說肘部到位以後開始的,只不過內旋那一下是最大速度而已。所以,這裡還是按傳統的引拍來進行說明,

明白意思就行了。

在說協調傳遞力量的練習之前,先說一下引拍中很重要的細節問題。

11、手腕

手腕在引拍的時候,手腕一定要主動外旋,或者說,伸展。這其實也是所謂倒拍的關鍵部分,非常重要。

目前有個不算爭議的爭議吧:手腕究竟是揮拍前外旋,還是引拍一開始就外旋。我的建議是,一開始就外旋,在揮拍開始前要完成外旋並且讓手腕相對放鬆,

太緊太僵會影響之後的發力。

在業餘愛好者當中,經常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引拍時,手臂手肘開始移動,手腕會軟一下讓拍子有一個下沉的過程(是不是很多球友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以自己錄一段視頻看看,大部分業餘球友都存在這個細節問題),

之後拍子再被手臂甩起來完成引拍動作。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樣軟著甩一下更能用上勁,但實際上一個充分的引拍動作並不需要這樣甩一下,反而它會拖遝引拍節奏,影響整體的穩定。

而這個動作就是手腕沒有主動外旋的結果,在架拍時立腕立小臂,也能避免這個動作。因為拍子已經立起來了略向後倒了,想沉也沉不下去,只能跟著手腕手臂動作完成引拍回環。

所以說,立腕呢,就相當於是完成了半個外旋動作,或者說立腕能夠簡化外旋動作,使其更加簡潔流暢。

22、手肘

按傳統引拍的定義,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肘部,因為這裡是引拍結束後力量要傳遞到的最終點。可以說,哪怕是其它地方的發力都不足,只要肘部的運動正確了,出球的品質也會相當高。首先,肘關節屬於力量傳遞相對靠末尾的環節,所以就相對更為重要。其次,肘關節在引拍動作中,傳遞鞭打力量的時候,因為先要加力從身體後端移動到前端,所以不像其它關節那麼容易被固定。第三,肘關節在引拍過程中的整體運動幅度很大,且動作最複雜,要先動後靜,先彎後直。

球友們需要注意兩點:

肘關節的移動:要在保證動作穩定的基礎下,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移動到位。有些人喜歡引拍時先把胳膊抬一下,再往前轉,要避免這麼做,拖遝節奏。

肘關節的到位:所謂到位,就是肘部完成引拍動作後到達的位置要合適,俗稱亮肘,頂肘等等。同時也就是鎖肘的位置。這個位置和生理結構,揮拍時的發力都有關係。

33、小臂

小臂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在引拍過程中不要刻意收縮和下壓,意思就是小臂與大臂的夾角在整個引拍過程中幾乎是不變的。許多球友都有這兩個問題:一開始引拍,小臂立刻就收縮,手腕也沒有有效外旋,拍頭和拍杆幾乎是蹭著左肩和頭髮劃過身體左側,在身體後面兜一大圈再來到右肩後面。或者是在完成頂肘動作後,為了追求倒拍還要刻意壓一下小臂再揮拍。這些小臂的動作都非常不利於動作的穩定,也是導致發力拖遝的問題之一。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許多教練,教材中提到的引拍時的倒拍動作:將球拍豎直放在右肩後面,手腕不高過耳朵之類的,在整個擊球動作裡面是不存在這一步的。它只是引拍動作中的某一個瞬間而已,專業運動員的慢動作錄影中是確實可以看到類似的動作,但是絕不是那麼形式化的。而且,球拍豎直放在右肩後面時,引拍並沒有結束,因為揮拍軌跡並不是從右肩後面開始的,而是從身體的右後側開始,這樣才能配合手臂發力手腕的內旋,讓力的軌跡處在一個平面上。

但事實上,真正打球的時候,在大臂到位,完成引拍動作之前,小臂就已經打開加速揮拍了。在大臂到位鎖肘的時候,小臂已經到了基本快要伸直,手腕即將內旋發力的狀態了。

44、肩部

在引拍的一開始。左肩有一個看起來像內扣的動作,但是實際上左肩是被打開向左拉了,轉過去的主要是胸平面。左肩是主動發力,與配手一起左轉並略向下拉,之後一起收縮,引導身體之後的轉動和下壓,起到一個類似受力點和平衡的作用,之後會提到,這一點在雙腳起跳殺球時非常重要。像鄭再成的重殺就能特別清晰地看到,還有印尼的阿山。許多女子運動員打高球時也會看到這個動作。

這個動作並不一定要做的特別明顯,主要是有內扣的感覺。這個不太容易說明白,大家可以在揮拍練習的時候加上這個動作體會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夠加強身體的力量。右肩則是被動發力,主要起的還是傳導力量的作用,不要為了提高擊球點而提高肩部,或者為了加強轉動力量而右肩發力,這些動作容易造成右肩胸部位發僵,不靈活,影響力量傳遞。

55、配手

配手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導左肩打開,在引拍的過程中與左肩一起充當受力點,調整身體平衡。引拍開始時手臂伸直,手肘微曲,向左下壓帶動肩部,之後在腰腹發力時手臂要收屈,帶動身體轉動,完成動作後要曲臂收於身體左側。有些球友的配手動作,基本都做的不充分。

66、腰部及腿部

這裡的動作相對來說不那麼複雜,但是大多數業餘愛好者的利用率都不高。腿部蹬轉:這裡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多大力量,或者說跳多高轉得很多,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就是蹬轉或者起跳後,一定要把胯先送出去朝前。腰腹發力:這其實是兩部分,一個是收腹向下壓的力量,一個是轉腰的力量。兩股合力的方向是朝左前下方的,所以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身體可以略向左傾,讓合力能更有效的向上傳遞到肩膀上,同時還能夠提高擊球點。

以上這些部位,是引拍動作中上半身部分中需要注意的,對引拍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於正手引拍的完成定義,其實還有個相對簡單的衡量標準:球拍的底蓋朝身體的左前上方。因為此時球拍已經進入了“加速軌道”,剩下的事其實就是揮動球拍擊球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動作不標準的人也能把球打遠,因為只要完成這個動作,力的軌跡就可以形成了。只不過出球的效果和標準引拍動作差很多罷了。

其次,肘關節在引拍動作中,傳遞鞭打力量的時候,因為先要加力從身體後端移動到前端,所以不像其它關節那麼容易被固定。第三,肘關節在引拍過程中的整體運動幅度很大,且動作最複雜,要先動後靜,先彎後直。

球友們需要注意兩點:

肘關節的移動:要在保證動作穩定的基礎下,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移動到位。有些人喜歡引拍時先把胳膊抬一下,再往前轉,要避免這麼做,拖遝節奏。

肘關節的到位:所謂到位,就是肘部完成引拍動作後到達的位置要合適,俗稱亮肘,頂肘等等。同時也就是鎖肘的位置。這個位置和生理結構,揮拍時的發力都有關係。

33、小臂

小臂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在引拍過程中不要刻意收縮和下壓,意思就是小臂與大臂的夾角在整個引拍過程中幾乎是不變的。許多球友都有這兩個問題:一開始引拍,小臂立刻就收縮,手腕也沒有有效外旋,拍頭和拍杆幾乎是蹭著左肩和頭髮劃過身體左側,在身體後面兜一大圈再來到右肩後面。或者是在完成頂肘動作後,為了追求倒拍還要刻意壓一下小臂再揮拍。這些小臂的動作都非常不利於動作的穩定,也是導致發力拖遝的問題之一。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許多教練,教材中提到的引拍時的倒拍動作:將球拍豎直放在右肩後面,手腕不高過耳朵之類的,在整個擊球動作裡面是不存在這一步的。它只是引拍動作中的某一個瞬間而已,專業運動員的慢動作錄影中是確實可以看到類似的動作,但是絕不是那麼形式化的。而且,球拍豎直放在右肩後面時,引拍並沒有結束,因為揮拍軌跡並不是從右肩後面開始的,而是從身體的右後側開始,這樣才能配合手臂發力手腕的內旋,讓力的軌跡處在一個平面上。

但事實上,真正打球的時候,在大臂到位,完成引拍動作之前,小臂就已經打開加速揮拍了。在大臂到位鎖肘的時候,小臂已經到了基本快要伸直,手腕即將內旋發力的狀態了。

44、肩部

在引拍的一開始。左肩有一個看起來像內扣的動作,但是實際上左肩是被打開向左拉了,轉過去的主要是胸平面。左肩是主動發力,與配手一起左轉並略向下拉,之後一起收縮,引導身體之後的轉動和下壓,起到一個類似受力點和平衡的作用,之後會提到,這一點在雙腳起跳殺球時非常重要。像鄭再成的重殺就能特別清晰地看到,還有印尼的阿山。許多女子運動員打高球時也會看到這個動作。

這個動作並不一定要做的特別明顯,主要是有內扣的感覺。這個不太容易說明白,大家可以在揮拍練習的時候加上這個動作體會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夠加強身體的力量。右肩則是被動發力,主要起的還是傳導力量的作用,不要為了提高擊球點而提高肩部,或者為了加強轉動力量而右肩發力,這些動作容易造成右肩胸部位發僵,不靈活,影響力量傳遞。

55、配手

配手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導左肩打開,在引拍的過程中與左肩一起充當受力點,調整身體平衡。引拍開始時手臂伸直,手肘微曲,向左下壓帶動肩部,之後在腰腹發力時手臂要收屈,帶動身體轉動,完成動作後要曲臂收於身體左側。有些球友的配手動作,基本都做的不充分。

66、腰部及腿部

這裡的動作相對來說不那麼複雜,但是大多數業餘愛好者的利用率都不高。腿部蹬轉:這裡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多大力量,或者說跳多高轉得很多,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就是蹬轉或者起跳後,一定要把胯先送出去朝前。腰腹發力:這其實是兩部分,一個是收腹向下壓的力量,一個是轉腰的力量。兩股合力的方向是朝左前下方的,所以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身體可以略向左傾,讓合力能更有效的向上傳遞到肩膀上,同時還能夠提高擊球點。

以上這些部位,是引拍動作中上半身部分中需要注意的,對引拍到位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於正手引拍的完成定義,其實還有個相對簡單的衡量標準:球拍的底蓋朝身體的左前上方。因為此時球拍已經進入了“加速軌道”,剩下的事其實就是揮動球拍擊球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動作不標準的人也能把球打遠,因為只要完成這個動作,力的軌跡就可以形成了。只不過出球的效果和標準引拍動作差很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