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鑒真紀念計畫”再起航 架起中日友好橋樑

中日青年合影。(日本《中文導報》資料圖)

中國僑網4月12日電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

為了推動中日大學生文化交流,增進中國青年對日本的理解與認識,近日,日本NPO法人亞太新生交流協會策劃組織,聯合了九州鹿兒島當地的民間友好人士與華人教授共同主辦了“鑒真紀念計畫2017”活動。

來自中國各地高校的40位優秀青年,受邀來到日本的鹿兒島、奈良、京都、大阪,長途跋涉1500多公里,進行了為期八天的“鑒真紀念計畫2017”活動,追尋了鑒真和尚東渡足跡。

整個活動行程安排充實緊湊,給中日青年提供了無限的思考空間與人生激勵機制。中國駐日大使館對這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與讚賞。

活動期間,中日兩國大學生探訪了1270年前鑒真大師東渡成功的上岸地鹿兒島南薩摩坊津秋目港,然後經過九州地區,輾轉赴關西地區鑒真大師弘法授戒大本營奈良等地學習,並與鹿兒島大學、鹿兒島國際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等大學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

奈良的唐招提寺和東大寺的名字連著中國高僧鑒真,而京都嵐山的名字連著中國的周恩來總理,他們都是促進中日友好關係的重要使者。鑒真專案組的同學們在嵐山瞻仰周恩來詩碑時,揚州職業大學的吳玲老師特地將從揚州帶來的一幅六尺長的《鑒真東渡圖》巨幅畫卷,展示在周總理的詩碑前。

據介紹,此畫卷由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藝術館龐現青教授和董事局王曉平主席共同繪製,

特地委託吳玲老師轉交給主辦方作為本次活動的壓軸之卷,最後贈送給中國駐日大使館收藏留念。

活動主辦方代表范雲濤教授寄語:“希望參與這次活動的所有同學,能將鑒真精神和中日友好精神世代相傳,將華夏文明更好地發揚光大。”

據悉,本次舉辦的“鑒真紀念計畫2017”,是主辦方首次邀請中國大學生來日開展交流活動。

由此,鑒真紀念活動將成為中日大學生雙向交流的資訊溝通平臺。主辦方將通過中日大學生每年雙向互訪,使“鑒真紀念計畫”成為一個常態化的、可持續發展的中日青年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