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確定!華北降水預報難度咋就那麼大?堪比“黃岡密卷”

△全國72小時降水預報(中央氣象臺/發)

民聲天下4月20日北京快訊 明天(21日)華北的雨到底能下多少?也許只有老天爺才知道,

這次想要準確預報降水強度很難。如果說“清明雪”和“上週五(13日)”的雨,預報難度是選擇填空題,21日華北的雨就是最後的大題,而且還是“黃岡密卷”。華北這次的雨為何不好報,因為預報總在變。

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在接受“民聲君”獨家採訪時表示,從本週一(15日)開始,氣象部門每天都在強調大範圍降水過程將要隆重登場。

時間臨近,華北的雨不確定,能確定的就是降水預報會不斷變化。為何這次降水這麼難報,臨近還不斷調整?主要問題就是冷暖交匯的情況,有很大變數!​從預報的21日08時-22日08時的形勢來看,強降水的具體落區每天都在變化調整。

按照信欣的說法,簡單說,降水看冷暖交匯。這次暖濕空氣先北上,看到冷空氣,說:你來追我,如果你追到我,那咱們就下雨吧。​冷空氣說好啊,

但是冷空氣也不著急,慢悠悠往南走,暖濕氣流看到冷空氣,也沒有主動迎上去,掉頭準備跑——因為輸送暖濕的暖高壓脊減弱,可能很快會垮掉。因為北半球高壓是順時針轉,因此高壓後部(西側)為偏南風。高壓越強,西側的南風暖濕越強。

信欣進一步分析指出,​一旦暖高壓脊減弱垮掉,向北輸送的暖濕也就力不從心,頂不住了,但又不是像冬天那樣毫無抵抗,有點半推半就。

因此當冷空氣慢悠悠南下,冷暖的這個交匯力度,變得有點難以捉摸。為啥暖高壓脊本來好好的,未來減弱呢?這個事情,重點在於海陸差異。最近兩天中東部相當熱,就是因為這個暖高壓脊,反過來晴熱天氣又進一步使得氣柱變厚隆起,讓這個高壓脊也得到增強,但這個系統未來東移到海上,春季海表溫度不如陸地表面溫度高,這個暖高壓脊就會減弱。

面對如此複雜的形勢,

信欣坦言,​明天華北的降水,本來暖濕空氣看到了冷空氣來,但未必真心想和冷空氣大戰一場,撤退過程中的抵抗力度成了降水強度的關鍵。目前看,經過北京時,似乎抵抗未必很激烈,因此歐洲氣象中EC數值的降水預報,一度在18日晚起報的模擬給出暴雨,20日晨起報,將強度有所下調,西北郊區小雨,城區可能在中雨,東南地區大雨,是不是很糾結。

信欣告訴“民聲君”,冷暖勢力到了河北南部一帶地區後,

這裡可能有低渦出現。一旦形成低渦,冷暖空氣攪和在一起,在這裡纏鬥時間較長,這就使得降水會更大一些,累積量可以達到暴雨(但是平穩持久的降水,不是夏季的強對流降水,因此即便是暴雨,視覺上也就是中雨)。

雨區雖已明確,信欣也不忘通過“民聲君”提示公眾,低渦的預報位置也存在著不確定性。如果東邊暖高壓脊減弱的快一些,暖濕氣流往南撤,低渦偏南一些,會導致強降水的落區有變數,包括河北中南部、京津、山東、河南北部一帶降水強度都和低渦的位置、強度、移動方向有關係,因為低渦逆時針轉,東邊和南部是暖濕空氣區,東邊還有渤海和黃海的水汽,向華北輸送。這個低渦的預報,也一直不穩定。

除了上述分析以外,還要檢驗一下預報的準確性。信欣分析認為,今天08時起報的08時-14時降水量,和實際的實況對比,歐洲氣象中心EC預報在內蒙古中北部給的偏大,實際沒那麼強,說明暖濕氣流遠離熱帶海洋的源地以後,降水強度可能不及預期。類似的是,冷空氣南下時,往往到了華南,預報的不確定性也相對大。

信欣強調指出,​​​這次華北的降水預報難度很大,最後下多少,也許只有老天自己知道。因此,如果最後實況不準確,有偏差,請理解這裡的難度。(撰文/匡吉)

結後語:

1、21日華北黃淮下雨麼?

答:京津晉冀魯豫下雨基本沒跑。

2、21日華北黃淮下雨降溫嗎?

答:京津晉冀魯豫降溫妥妥的。

3、​22日華北黃淮還下雨嗎?

答:京津晉冀豫一帶基本停止,但難以放晴;山東還有雨。

4、華北的霧霾什麼時候散?

答:21日一下雨空氣就好了,但24日可能才會看到藍天。

5、華北這次降水會打雷嗎?

答:有弱不穩定,有可能聽到雷聲。

6、華北黃淮21日的雨到底多大?

答:參看上述專家分析,特別難報。

*編者注:

以上文字,為“民聲天下”原創內容。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一經發現,違者必究。

(您可將新聞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回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員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覺得還不錯,隨手訂閱我們吧。↓↓↓

暖濕氣流往南撤,低渦偏南一些,會導致強降水的落區有變數,包括河北中南部、京津、山東、河南北部一帶降水強度都和低渦的位置、強度、移動方向有關係,因為低渦逆時針轉,東邊和南部是暖濕空氣區,東邊還有渤海和黃海的水汽,向華北輸送。這個低渦的預報,也一直不穩定。

除了上述分析以外,還要檢驗一下預報的準確性。信欣分析認為,今天08時起報的08時-14時降水量,和實際的實況對比,歐洲氣象中心EC預報在內蒙古中北部給的偏大,實際沒那麼強,說明暖濕氣流遠離熱帶海洋的源地以後,降水強度可能不及預期。類似的是,冷空氣南下時,往往到了華南,預報的不確定性也相對大。

信欣強調指出,​​​這次華北的降水預報難度很大,最後下多少,也許只有老天自己知道。因此,如果最後實況不準確,有偏差,請理解這裡的難度。(撰文/匡吉)

結後語:

1、21日華北黃淮下雨麼?

答:京津晉冀魯豫下雨基本沒跑。

2、21日華北黃淮下雨降溫嗎?

答:京津晉冀魯豫降溫妥妥的。

3、​22日華北黃淮還下雨嗎?

答:京津晉冀豫一帶基本停止,但難以放晴;山東還有雨。

4、華北的霧霾什麼時候散?

答:21日一下雨空氣就好了,但24日可能才會看到藍天。

5、華北這次降水會打雷嗎?

答:有弱不穩定,有可能聽到雷聲。

6、華北黃淮21日的雨到底多大?

答:參看上述專家分析,特別難報。

*編者注:

以上文字,為“民聲天下”原創內容。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一經發現,違者必究。

(您可將新聞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回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員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覺得還不錯,隨手訂閱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