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二代銳龍究竟好不好?這車值得上!

早上的《新聞茶泡Fan》已經公佈了第二代銳龍的簡要測試成績,不過可能許多小夥伴一頭霧水,它究竟怎麼樣大家還是想進一步瞭解一下的。第二代銳龍應該說是在第一代銳龍基礎上的改進,

比如使用更先進的12納米工藝製造、改進核心效率、提高記憶體和緩存效率等等。顯然單純從測試成績看它已經是很優秀了,不過具體到使用上,究竟能發揮多大的功力呢?

直追酷睿的單核性能

雖然我們現在總是聽到處理器有多少個核心、多少個執行緒的宣傳,

但是不要忘了,很多應用還是非常看重單一核心的執行效率,這就對單一核心的效能、頻率提出了要求。最簡單的例子,網游看重CPU單核心性能及記憶體容量,3A類遊戲大作也是看重單一核心+顯卡的性能。應當說第一代銳龍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第二代銳龍的表現如何呢?從小編用銳龍7 2700X跑分的結果來看,單一核心性能比第一代銳龍7 1800X有了明顯提升,
而且和8代酷睿i7-8700K的差距大幅縮小,差距在15%左右,這個提升可謂十分明顯了。如果考慮到8700K的單核睿頻高達4.7GHz,那兩者的單核性能還更接近一些。在實際使用中,兩者的運行速度應該相差極小——顯然,第二代銳龍在單一核心的執行效率上還是下了大功夫的。

多開是銳龍的強項

遊戲多開,多工運行,這些都是銳龍系列CPU的優點,第二代銳龍更進一步。比如遊戲雙開和直播、邊工作邊聽歌等日常,都要依賴處理器的多執行緒能力,很多檔案壓縮工具、微軟Office等更是可以同時使用儘量多的執行緒工作。二代銳龍多核心的總體性能確實不錯,在跑分中就可以看出,銳龍7 2700X的多執行緒性能比酷睿i7-8700K高出12%以上,十分驚人。

對了,小編發現在全執行緒全速運行的處理器測試中,銳龍7 2700X和酷睿i7-8700K平臺的功率竟然是一毛一樣的,要注意的是,這時候執行緒更多的銳龍測試成績可都是妥妥壓制對手的。

玩家的最好搭檔

估計有很多小夥伴更關心實際使用體驗,特別在是3D遊戲中的表現,

小編自然也不會忘記這一點。在近似配置下(同記憶體、硬碟、顯卡),第二代銳龍處理器平臺的3D遊戲性能已經與對應的酷睿平臺基本持平,比如用銳龍5 2600X或酷睿i5-8600K搭配Radeon Vega 56顯卡時,在《古墓麗影:崛起》和《彩虹六號:圍攻》中,兩者的幀速幾乎完全一樣。這樣一來,對遊戲玩家來說實在是好消息——不僅僅是遊戲性能,在多開遊戲環境中也能遊刃有餘,甚至是遊戲直播時銳龍2也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主機板應該如何選?

AMD在推出第二代銳龍的同時還更新了主機板晶片組,說起來也是好笑,400系列晶片組的橫空出世,就是要壓制一波來自對手300系列晶片組+8代酷睿的攻勢,畢竟數字大就是正義(笑)。目前看400系列晶片組主要特點就是增加了存儲加速功能AMD StoreMI,另外就是對新核心、更高處理器和記憶體頻率的支援更好。但是,400系列與300系列主機板其他方面幾乎沒什麼差別,應該說更偏向高端用戶,所以在搭配銳龍7 2700X這樣的高端高頻型號時,小編建議大家選擇新的X470主機板,而選擇銳龍5 2600這樣的中端型號或未來的二代銳龍3 CPU時,只要搭配B360板就完全可以了,性價比絕對杠杠的。

主機板應該如何選?

AMD在推出第二代銳龍的同時還更新了主機板晶片組,說起來也是好笑,400系列晶片組的橫空出世,就是要壓制一波來自對手300系列晶片組+8代酷睿的攻勢,畢竟數字大就是正義(笑)。目前看400系列晶片組主要特點就是增加了存儲加速功能AMD StoreMI,另外就是對新核心、更高處理器和記憶體頻率的支援更好。但是,400系列與300系列主機板其他方面幾乎沒什麼差別,應該說更偏向高端用戶,所以在搭配銳龍7 2700X這樣的高端高頻型號時,小編建議大家選擇新的X470主機板,而選擇銳龍5 2600這樣的中端型號或未來的二代銳龍3 CPU時,只要搭配B360板就完全可以了,性價比絕對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