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380-2017,如此自私的行為,導致我國落後世界637年

打天下學習明太祖,治天下學習隋文帝。

朱元璋把胡惟庸殺了,這是洪武十三年的事情,從這一年開始,朱元璋就宣佈了一個他的決定,就廢除了丞相(朱元璋的這個舉措,是歷史的倒退,

皇帝權力高度集中,導致資本主義甚至社會主義沒有誕生在我國,就跟一些有錢人有了錢就得意忘形,做出一些六親不認的事情,等到事業失敗,一無所有,才知道自己的自私),從此以後,不可以再立丞相。

明朝從這個時候開始,就不再有丞相了,

沒有丞相這個事情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變化,就是從朱元璋開始的(可知這個大變化把一個民族推向了深淵)。

大將藍玉被滅三族,朝野震驚,人人自危,朱元璋為何要對這位戰功赫赫的名將痛下殺手。還不是中央集權的思想在作祟。自私自利導致由道入魔。

朱元璋殺死了胡惟庸,廢了丞相,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平靜,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正在悄悄地來臨。

這場風暴,讓二十多位功臣捲入其中,家屬二萬余人被殺,明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場冤案,即將開始。

那麼朱元璋究竟為什麼要製造這場冤案,

殺掉這麼多功臣呢。

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廢掉了丞相以後,這個體制發生了變化,當時,沒有殺很多的人,因為史書上是這麼說的,“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明史·胡惟庸傳》

他造反的跡象還沒有暴露出來,後來才慢慢暴露出來,

埋下一個伏筆,這事兒表面上看著過去了,沒過去,追查奸党,那連扯出來的人那可就多了,所以胡惟庸案發了以後,平靜了一段時間,緊跟著就開始追治奸黨。(到現在,終於明白朱元璋為何不讓劉基當丞相,朱元璋就是讓一些平庸之輩做丞相,然後找茬,殺丞相,廢除丞相制度,如此自私狹隘,拖累了一個民族600多年啊。這句話有些誇張,只是為了能夠讓讀者加深理解而已,朱元璋還是我佩服的為數不多的人物。

這一追治奸黨問題就多了,明朝初年皇帝,親王,功臣,他們之間互相聯姻,我閨女嫁給你兒子,你閨女嫁給我兒子,就這樣都是皇親國戚,全都連在一起,那胡惟庸肯定也有啊,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出來了,胡惟庸的女兒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的兒子,就是李善長的侄子。

李善長的弟弟叫李存義,李存義就應該屬於胡惟庸黨裡的人,兒女親家啊,於是李存義就被朱元璋當做胡惟庸的黨羽就給處理掉了。

處理了以後,過了很長時間,有人又告發李存義,說他跟胡惟庸當時密謀造反,這是有根有據的,皇上您開恩,就這麼簡單處理他,這不行,要追究這個事情,這一追究麻煩就大了,把李存義再抓來一審,那還能有好嗎,都一個個的都能連出來,李善長馬上就首當其衝地就給連上了。

因為又是你提拔的胡惟庸,你的親侄子又娶了胡惟庸的女兒,這麼多的關係在這兒,你能沒有問題嗎?就開始有人揭發李善長,說當初他們這些人要造反的時候,跟李善長商量過,問題大了,開始他們去動員李善長,說一起造反吧,李善長不同意,又去動員他,反復地動員他,讓他親弟弟去動員他,最後李善長說了一句話,他說,“吾老矣,由爾等所為。”——《明太祖實錄》

我老了,由著你們幹吧,我是幹不了了,你們想怎麼幹你們幹吧,這不等於是默許嗎,也還是支持了,這麼一來,罪名定下來了,朱元璋給他定的罪名非常清楚,“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明史·李善長傳》

結果,李善長全家全部卷到這案子裡面,被殺頭了。這可是開國的第一功臣啊,這麼重要的人物,給卷到裡面了,這一來牽扯的人可就多了,從李善長開始,很多人全都卷到了這個案子裡面,這株連就廣了,最後這一個案子殺掉的功臣二十來人,家屬兩萬多人,成為明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個案子。

當時卷到這個案子裡邊還有很多文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濂,也給卷到這個案子裡面去了,因為宋濂的孫子被定位“胡党”,所以宋濂也要被殺頭(我的天,皇帝是故意的,瘋了,打天下的時候怎麼請人家劉基這些人來的忘了),要殺宋濂的那天,馬皇后勸朱元璋,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教咱們孩子念書,宋先生這麼好的人,可以不可以不殺啊,朱元璋好不動情,一定要殺。

等到吃飯的時候,馬皇后就不吃飯了,什麼都不做,朱元璋說,你怎麼不舒服嗎,吃飯你還得吃啊,她說今天不吃了,給宋先生薦福,我今天給他把個齋,給他送行吧,朱元璋聽了以後心裡很難過,也被感動了,第二天改變了指令,宋濂不殺頭了,發配,把他充軍發配,結果老人家走在路上,死在路上了。

這個大案牽扯了這麼多人,其實有些人是絕對不應該牽到案子裡邊去的,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幹呢,這個時候他的初衷已經變了,他已經不再是僅僅為廢掉了丞相(廢掉丞相已經是很自私自利,拖累民族進步了),我皇權集中,而是他要在朝廷裡邊除掉那些有可能威脅到他和他的子孫的人,大開殺戒。

這幹得顯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這已經距離“胡惟庸案”都十年了,十年以後舊案重提,還要這麼追殺(閑得沒事幹,只想著怎麼守好自己那個家天下,完全沒有了開拓精神),這裡邊的問題不就很明顯了嗎,其實大家都看出來了,李善長他憑什麼跟著造反啊,有一個官員王國用,他很實在,他覺得這事兒是沒有道理的,於是他就給朱元璋上了一份奏疏。

他說,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你想李善長他是開國第一元勳,封了那麼高的位置,他的兒子還當了駙馬,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他跟著胡惟庸造反,那造反是要掉腦袋的,當年您陛下起兵的時候,那多少人也都起兵打天下,如今剩下幾個了,造反那是好玩兒的嗎?再說了,李善長造什麼反呢,他跟著胡惟庸造反,造完了胡惟庸當皇上,他還是今天這個位置,他就除了冒一個掉腦袋的風險之外,他什麼好處都得不著,他有毛病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陛下您這事做得我看不怎麼樣,你看朱元璋多厲害的人哪,王國用這份奏疏上來,朱元璋看完了以後,一句話說不出來,人家說得句句在理,朱元璋不理他了,王國用居然寫了這麼重要的奏疏,沒有得罪,沒有因此獲罪,但是朱元璋也不糾正。

為什麼不糾正呢,因為朱元璋並不認為自己做得是錯誤的(為什麼,難道他是傻子?我覺是明知故犯),這個時候他的初衷已經改變了,他就要殺掉這些人,因為殺掉這些人,他自己的朱家的天下才能夠牢固,所以不僅“胡惟庸案”他要做,他還要做新的,更大的政治風暴(所以說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非常開明的一個人,治天下就狹隘多了),一場新的,更大的政治風暴就要來臨了。

作者:王騰(歷史粉網路創始人,謀全域,謀萬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關注【歷史粉】,學習打天下,治天下,傳天下。

於是李存義就被朱元璋當做胡惟庸的黨羽就給處理掉了。

處理了以後,過了很長時間,有人又告發李存義,說他跟胡惟庸當時密謀造反,這是有根有據的,皇上您開恩,就這麼簡單處理他,這不行,要追究這個事情,這一追究麻煩就大了,把李存義再抓來一審,那還能有好嗎,都一個個的都能連出來,李善長馬上就首當其衝地就給連上了。

因為又是你提拔的胡惟庸,你的親侄子又娶了胡惟庸的女兒,這麼多的關係在這兒,你能沒有問題嗎?就開始有人揭發李善長,說當初他們這些人要造反的時候,跟李善長商量過,問題大了,開始他們去動員李善長,說一起造反吧,李善長不同意,又去動員他,反復地動員他,讓他親弟弟去動員他,最後李善長說了一句話,他說,“吾老矣,由爾等所為。”——《明太祖實錄》

我老了,由著你們幹吧,我是幹不了了,你們想怎麼幹你們幹吧,這不等於是默許嗎,也還是支持了,這麼一來,罪名定下來了,朱元璋給他定的罪名非常清楚,“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明史·李善長傳》

結果,李善長全家全部卷到這案子裡面,被殺頭了。這可是開國的第一功臣啊,這麼重要的人物,給卷到裡面了,這一來牽扯的人可就多了,從李善長開始,很多人全都卷到了這個案子裡面,這株連就廣了,最後這一個案子殺掉的功臣二十來人,家屬兩萬多人,成為明朝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個案子。

當時卷到這個案子裡邊還有很多文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濂,也給卷到這個案子裡面去了,因為宋濂的孫子被定位“胡党”,所以宋濂也要被殺頭(我的天,皇帝是故意的,瘋了,打天下的時候怎麼請人家劉基這些人來的忘了),要殺宋濂的那天,馬皇后勸朱元璋,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教咱們孩子念書,宋先生這麼好的人,可以不可以不殺啊,朱元璋好不動情,一定要殺。

等到吃飯的時候,馬皇后就不吃飯了,什麼都不做,朱元璋說,你怎麼不舒服嗎,吃飯你還得吃啊,她說今天不吃了,給宋先生薦福,我今天給他把個齋,給他送行吧,朱元璋聽了以後心裡很難過,也被感動了,第二天改變了指令,宋濂不殺頭了,發配,把他充軍發配,結果老人家走在路上,死在路上了。

這個大案牽扯了這麼多人,其實有些人是絕對不應該牽到案子裡邊去的,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幹呢,這個時候他的初衷已經變了,他已經不再是僅僅為廢掉了丞相(廢掉丞相已經是很自私自利,拖累民族進步了),我皇權集中,而是他要在朝廷裡邊除掉那些有可能威脅到他和他的子孫的人,大開殺戒。

這幹得顯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這已經距離“胡惟庸案”都十年了,十年以後舊案重提,還要這麼追殺(閑得沒事幹,只想著怎麼守好自己那個家天下,完全沒有了開拓精神),這裡邊的問題不就很明顯了嗎,其實大家都看出來了,李善長他憑什麼跟著造反啊,有一個官員王國用,他很實在,他覺得這事兒是沒有道理的,於是他就給朱元璋上了一份奏疏。

他說,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你想李善長他是開國第一元勳,封了那麼高的位置,他的兒子還當了駙馬,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他跟著胡惟庸造反,那造反是要掉腦袋的,當年您陛下起兵的時候,那多少人也都起兵打天下,如今剩下幾個了,造反那是好玩兒的嗎?再說了,李善長造什麼反呢,他跟著胡惟庸造反,造完了胡惟庸當皇上,他還是今天這個位置,他就除了冒一個掉腦袋的風險之外,他什麼好處都得不著,他有毛病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陛下您這事做得我看不怎麼樣,你看朱元璋多厲害的人哪,王國用這份奏疏上來,朱元璋看完了以後,一句話說不出來,人家說得句句在理,朱元璋不理他了,王國用居然寫了這麼重要的奏疏,沒有得罪,沒有因此獲罪,但是朱元璋也不糾正。

為什麼不糾正呢,因為朱元璋並不認為自己做得是錯誤的(為什麼,難道他是傻子?我覺是明知故犯),這個時候他的初衷已經改變了,他就要殺掉這些人,因為殺掉這些人,他自己的朱家的天下才能夠牢固,所以不僅“胡惟庸案”他要做,他還要做新的,更大的政治風暴(所以說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非常開明的一個人,治天下就狹隘多了),一場新的,更大的政治風暴就要來臨了。

作者:王騰(歷史粉網路創始人,謀全域,謀萬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關注【歷史粉】,學習打天下,治天下,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