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余遊客被困華山纜廂十小時,質疑索道停運為何還開

4月19日晚19時30分左右,由於陝西華山景區突發超強陣風,造成西峰索道暫時停運,索道下行一側160名遊客暫時滯留纜廂。

20日上午,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獨家聯繫到事發時被困在纜車裡以及山頂的遊客。

他們向我們講述了事發時的經歷。

“近十個小時,我們從緊張、恐懼,最後甚至感受到了絕望。”

說出這句話的是從廣東惠州來華山的遊客陳某,這是她昨天午夜發出的朋友圈,小編從中感受到了遊客漫長的等待和恐懼。

這位從廣東惠州來的遊客陳某20日中午告訴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

他們是19日下午6點左右乘坐華山西峰索道下山的。坐進纜車,行駛了大概2分鐘後,纜車突然停止。

“當時我們特別緊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纜車上還有孩子和老人,所以我們年輕人只能先自己安撫老人和孩子。”

陳某告訴陝西二套融媒中心記者,他們團一共有5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3到6歲的兒童,老人大概15人。開始大家比較緊張,好在華山景區的工作人員通過喇叭告知大家情況,所以被困遊客情緒相對比較穩定。不過,在被困三四個小時後,因為處在纜車密閉空間裡,再加上被吊在高空,大家的情緒開始變得激動起來。

“景區是有人通過喇叭來告知情況,但是好幾個小時還沒有弄好,

你想想被吊在空中,沒吃沒喝,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可以下去,肯定害怕麼。”

根據陳某回憶,當時沒有能喝的水,沒有電、沒有衣物,被困近10個小時,老人和孩子的身體出現了極度的不適。有老人因為緊張害怕,開始嘔吐,小孩不停地哭喊,甚至開始流鼻血。陳某說,這麼長時間,我們真的是從一開始的緊張恐懼到最後的絕望,我感覺我是不是下不去了。

被困纜車裡的遊客緊張、恐懼,

甚至絕望,而被困于山頂的遊客情況要好一些。

這位從東北來華山旅遊的張女士要幸運很多,當時,她被困的地點是山頂乘坐纜車的山洞裡。

“我們是準備坐纜車下山的時候,正在排隊,結果纜車停了,我們就只能在山頂上待著。”

張女士說,到了晚上,開始冷了,景區有工作人員給在山頂等待的遊客送了棉衣和姜湯。直到今天淩晨5點多,160名被困遊客全部安全下山。

不過,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也瞭解到,從昨天下午6點到今天淩晨4點,有遊客通過自己長達近10個小時被困纜車裡的情況以及索道監控提出質疑:

1.4月19號下午六點左右就出現過一次纜車停運,為什麼隨後不停運,還要用纜車把遊客繼續往山下送?

2.到底是大風導致索道停運,還是索道脫軌所致?

說到索道脫軌,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採訪到多位元遊客,據他們說,如果是強風所致,不至於這風一刮就是近10個小時,而且也看了那個監控視頻,我們感覺是不是發生了軌道脫軌,畢竟強風刮不了那麼長時間!

隨後,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也向華山景區管委會資訊中心的工作人員求證,一位工作人員:

“因為強風影響,暫態風速達到每秒17米以上,華山纜車啟動自動保護模式,索道停止工作,當時索道停止運行時的暫態風速到底有多大,景區表示沒有檢測資料,不過,最終他們認為昨天是因為強風啟動了自動保護模式,索道停止運行。”

當都市快報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出,在下午6點左右,索道停運過一次,為什麼後面還要繼續輸送遊客下山,不怕被困在半空嗎?春天天氣多變,景區有沒有緊急預案?

景區回應,因為山頂寒冷,尤其到了晚上,遊客受不了,所以他們肯定是先保證遊客下山,而這個索道呈“凹”字型,每段風速不同,所以當時自動保護模式自行啟動,工作人員也是為了保證遊客能夠先下山。

華陰市外宣辦周主任:“當時領導在現場坐鎮指揮,所有救援的過程都有監控視頻,我們這裡得到的消息是強風所致。”

目前,被困遊客下山後,被華山景區安排在賓館裡休息,事故還在做進一步調查。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在採訪了業內檢修人士後,也提醒遊客,如果被困纜車轎廂內,不要驚慌,儘量讓轎廂平穩,等待救援。待在轎廂內是比較安全的,墜落的可能性很小。

(責編:渠麗華)

1.4月19號下午六點左右就出現過一次纜車停運,為什麼隨後不停運,還要用纜車把遊客繼續往山下送?

2.到底是大風導致索道停運,還是索道脫軌所致?

說到索道脫軌,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採訪到多位元遊客,據他們說,如果是強風所致,不至於這風一刮就是近10個小時,而且也看了那個監控視頻,我們感覺是不是發生了軌道脫軌,畢竟強風刮不了那麼長時間!

隨後,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也向華山景區管委會資訊中心的工作人員求證,一位工作人員:

“因為強風影響,暫態風速達到每秒17米以上,華山纜車啟動自動保護模式,索道停止工作,當時索道停止運行時的暫態風速到底有多大,景區表示沒有檢測資料,不過,最終他們認為昨天是因為強風啟動了自動保護模式,索道停止運行。”

當都市快報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出,在下午6點左右,索道停運過一次,為什麼後面還要繼續輸送遊客下山,不怕被困在半空嗎?春天天氣多變,景區有沒有緊急預案?

景區回應,因為山頂寒冷,尤其到了晚上,遊客受不了,所以他們肯定是先保證遊客下山,而這個索道呈“凹”字型,每段風速不同,所以當時自動保護模式自行啟動,工作人員也是為了保證遊客能夠先下山。

華陰市外宣辦周主任:“當時領導在現場坐鎮指揮,所有救援的過程都有監控視頻,我們這裡得到的消息是強風所致。”

目前,被困遊客下山後,被華山景區安排在賓館裡休息,事故還在做進一步調查。陝西二套融媒體記者在採訪了業內檢修人士後,也提醒遊客,如果被困纜車轎廂內,不要驚慌,儘量讓轎廂平穩,等待救援。待在轎廂內是比較安全的,墜落的可能性很小。

(責編:渠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