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太平軍前後戰鬥力差距這麼大?

為什麼太平軍早年面對清軍的時候能夠無往不利?清朝在當時依舊有著中國的絕對控制權,而太平軍僅在兩廣地區部分勢力。但是,在體量差距如此巨大的前提下,太平軍反而捷報頻傳,

戰績遠勝後期,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深信太平天國後期沉迷享樂,忘記了鬥爭精神和早年悍然造反的勇氣,從而導致最後的失敗。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太平軍的一般士兵戰鬥力也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更不能解釋為什麼後來他們連湘軍這種民兵組織都打不過了。

所以,我們要看下太平軍的士兵的來源。早期太平軍之所以這麼強大,和廣西客家人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客家人入兩廣後,為了爭奪自然資源經常和當地土著械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波及數省的土客械鬥。長期與周邊族群的小型戰爭,導致客家人對外來者及其不信任。他們築造起土樓,平時就生活在這裡,成為了一個個自發的軍事化組織。

客家人的土樓

這種自發組織向來受到朝廷的打壓,客家人惡劣的生存環境更是逼迫他們變成了治安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當他們捲入司法糾紛的時候,往往很難得到官府的公正判決,這又反過來推動他們變得更加封閉和排他。

偏偏洪秀全的教義對這類生存在惡劣環境下的族群有著非常強大的煽動力。

自發的軍事組織和狂熱的宗教情緒合二為一後,一架在頂級的戰爭機器就誕生了。

太平天國前期的兵源帶來了巨大戰鬥力

不過,當時的兩廣地區在畢竟是窮困之地,

離前線也遠,太平軍註定不能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大本營。從這方面講,太平軍的命運在定都南京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隨著從兩廣地區帶出來的客家“老兄弟”越來越少,越來越無法應付開闢的多個戰場,招募新鮮血液就成為了必然。

偏偏作為“新兄弟”的安徽、江蘇人,沒有客家人這麼嚴密的軍事組織。還和“老兄弟”有著這樣那樣的利益衝突。當上層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

太平天國的末日就不遠了。

後期的太平天國自己已經大大弱化了

另一方面,清軍的主力從被八旗和綠營換成了同樣由宗族為紐帶的湘軍。他們相比已經腐朽的八旗有著更為嚴格的軍事訓練體系,相比起互為陌生人動不動“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綠營,更是有著同鄉父老的情誼。在戰場上彼此的配合要比前兩者好得多。此消彼長之下,湘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完)

更是有著同鄉父老的情誼。在戰場上彼此的配合要比前兩者好得多。此消彼長之下,湘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