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留學生大學生活真實寫照!人艱不拆的真相

很多人都會幻想著在美國生活的景象,很多人認識美國的生活是在美劇或者美國電影,對於美國高度的自由與法制以及教育等各方面是非常嚮往的,中國人在美國生活是怎樣的呢?

在去美國讀書之前,我想大部分國人和我一樣認為,美國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觀念都以人為本什麼的。感覺美國的教育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一點也不痛苦,學生有很多課外業餘愛好。總之一句話,他們是素質教育,我們是應試教育。

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國人都不怎麼愛學習,學習很次,中國是個人去了就可以稱王等等。到這裡學了以後,發現以前感覺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國的高等教育比中國還應試,美國的學生平均學習刻苦程度是中國學生不能比的。

正所謂凡成功者,都是苦出來的,哪國都一樣。沒有誰輕輕鬆松就能獲得好成績。

先談談做作業這件事

在我的觀念裡,到大學,作業是可做可不做的,

嚴格說是不會的可以不做的,老師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來沒關係,第二天老師會在課上講。所以作業都是良心活,好學生都自覺完成了,實在不會的就放著。

我開始還是拿這個觀念去對待美國老師的作業。當時看完書已經晚上10點多了,

第二天要上這門課,我本來認為估計老師上課對對答案,有問題問問就可以, 估計沒做完也沒事。不過我還是憑著國內學習養成的老師給的良心活必做的習慣,堅持把題做完了。當時寫到了半夜2點半多,其中好幾次想放棄睡覺算了,不過最後還是寫完了。

結果沒想到,第二天上課,老師就真都把作業收了,虧了我把卷子都寫完了,否則就傻眼了。每次作業都會給你按照對錯打分,

記出成績, 最後和所有平時考試期末考試一起算最後的總成績。

而且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題你要是不會做,你不寫,或者寫錯了,你就不得分,最後就會影響你的總成績。在中國是,平時允許你犯錯,允許你不會,你不會可以空著,聽老師講,最後考試時會做就可以。因為從高中以後學得就比較難了,作業有不會做的很正常,老師是允許的。

這樣每週的作業都相當於一次考試,因為得的分數直接影響你最後的總成績。

再說說美國的考試

在國內時看學校主頁上的這學期學習安排,說是10月7日左右期中考試。期中考試對我來說已經8年沒有遇到了,因為上了大學以 後,好像就沒有期中考試,也許工科的同學有,不過我們經濟這種文科的學科就沒有了。

期中成績老師大多是以出勤率來計算,而且占30%,期末考試才是大頭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會有一篇論文當作成績參考。

所以我來之前一直有我們專業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僥倖心理。結果上了第一周課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試,而且期中考試都不只一次,有的課是2次,有 的課是3次,加上期末考試,基本上每個月每門課都會有一次考試,這個我們在應試教育的中學感受過,不過那個叫做月考,或者小測,不計入最後成績,而且那個 最後成績對你也沒有用,因為最後要看你的高考和中考成績。

而美國這個考試基本上是所有考試各占20%,作業占20%,沒有輕重。或者都是25%等,或者老師對這個評分比例進行微調,反正權重基本都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後折算成的總成績會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

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說的美國大學的教學制度後,你就發現你每週都要寫作業,而且要寫好。而老師上課基本上對你寫作業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後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 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頁的內容應該多,而且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複雜的數學和邏輯關係,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長時間,或者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這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5,6個小時。你每週要讀3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後做3門作業。

粗略的算了一下,每週每門課上課看書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的時間要10小時,那麼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你就會發現你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現我們選了3門課很驚訝,說他學2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們居然選3門。開始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明白了,下學期一定學2門。

再說說我們學的東西的難度

細述國外國內高等數學難度差異

這些數學還是不是最難的,主要是經濟數學和微觀經濟學在用。我相信國內研究生數學應該也學這些,不過可能不會理解這麼深,因為沒有人逼你去瘋狂做題和不斷考試。

細述國外國內經濟數學難度差異

每一章節我們都有綜合題去當作業去寫(交作業包括:資料檔案,gauss或SAS的程式檔,和說明報告)。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說美國的大學教授的能力。我們這個計量經濟學的老師光計量經濟學的課本就有20多種,各種統計軟體SAS,Gauss,SPSS等等都很 精通,教材也很多。電腦程式設計也很牛,我還從他那裡學了不少技巧。而且他用電腦上多媒體課都是自己接線路(美國老師都是自己接),國內的老師好像都要有 個專門搞電腦的人給他接好,才會用。

.多數在美學習學生都面臨很多壓力

我在學習的中期,上留學論壇看了看大家在美國的反應,結果這些國內十分優秀的人,在美國也都開始發起牢騷,我可以列舉如下:

考,考,考,考死算了。

每兩個星期就考一次試,考完試還有一大堆homework,全都算進期末成績裡的。前次考完瘋趕作業,拉下兩天的課沒複習,還沒緩過勁來,又要考了。

第一學期上課聽不太懂,我覺得我下課要花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看書,第二個星期才發現聽懂了一些。上的課還是我沒學過的,別人聽課算複習而已,對我來說全是新的內容。

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智慧勤勞勇敢。如果說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籲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麼現在我們國 人仍需要透過迷霧看世界。

不過我們經濟這種文科的學科就沒有了。

期中成績老師大多是以出勤率來計算,而且占30%,期末考試才是大頭70%,最多就是中期可能會有一篇論文當作成績參考。

所以我來之前一直有我們專業不會有期中考試的僥倖心理。結果上了第一周課我就傻了,所有3科都有期中考試,而且期中考試都不只一次,有的課是2次,有 的課是3次,加上期末考試,基本上每個月每門課都會有一次考試,這個我們在應試教育的中學感受過,不過那個叫做月考,或者小測,不計入最後成績,而且那個 最後成績對你也沒有用,因為最後要看你的高考和中考成績。

而美國這個考試基本上是所有考試各占20%,作業占20%,沒有輕重。或者都是25%等,或者老師對這個評分比例進行微調,反正權重基本都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平時成績最後折算成的總成績會跟你一輩子,找工作時,用人單位會讓你出示所有高等教育的平時成績,因此你那次都不能馬虎,包括作業。

可是知道了我上面所說的美國大學的教學制度後,你就發現你每週都要寫作業,而且要寫好。而老師上課基本上對你寫作業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就講他喜歡講的部分,然而你就要把所有書都看了,然後再把所有題都做了。

基本上老師每次課都講一章。一章的內容大概30-40頁書,這30-40 頁的書是大書就是比國內16開紙大一點的那種書,而且是英文的小子,密密麻麻,比中文的30-40頁的內容應該多,而且最關鍵是書中每一句話都有複雜的數學和邏輯關係,你要看透,都需要你想很長時間,或者自己在草稿紙上推導和畫圖幫助理解,這樣有的時候十幾頁的書都要看5,6個小時。你每週要讀3本這樣的書(100多頁)然後做3門作業。

粗略的算了一下,每週每門課上課看書時間要30個小時,寫作業的時間要10小時,那麼三門課一周學習就要用120小時。而一周7天每天24小時一共就168小時。你就會發現你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和我們一起上課的一個臺灣同學發現我們選了3門課很驚訝,說他學2門都快受不了了,我們居然選3門。開始我們還不理解,現在明白了,下學期一定學2門。

再說說我們學的東西的難度

細述國外國內高等數學難度差異

這些數學還是不是最難的,主要是經濟數學和微觀經濟學在用。我相信國內研究生數學應該也學這些,不過可能不會理解這麼深,因為沒有人逼你去瘋狂做題和不斷考試。

細述國外國內經濟數學難度差異

每一章節我們都有綜合題去當作業去寫(交作業包括:資料檔案,gauss或SAS的程式檔,和說明報告)。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說美國的大學教授的能力。我們這個計量經濟學的老師光計量經濟學的課本就有20多種,各種統計軟體SAS,Gauss,SPSS等等都很 精通,教材也很多。電腦程式設計也很牛,我還從他那裡學了不少技巧。而且他用電腦上多媒體課都是自己接線路(美國老師都是自己接),國內的老師好像都要有 個專門搞電腦的人給他接好,才會用。

.多數在美學習學生都面臨很多壓力

我在學習的中期,上留學論壇看了看大家在美國的反應,結果這些國內十分優秀的人,在美國也都開始發起牢騷,我可以列舉如下:

考,考,考,考死算了。

每兩個星期就考一次試,考完試還有一大堆homework,全都算進期末成績裡的。前次考完瘋趕作業,拉下兩天的課沒複習,還沒緩過勁來,又要考了。

第一學期上課聽不太懂,我覺得我下課要花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看書,第二個星期才發現聽懂了一些。上的課還是我沒學過的,別人聽課算複習而已,對我來說全是新的內容。

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智慧勤勞勇敢。如果說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籲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麼現在我們國 人仍需要透過迷霧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