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04/18(862)第三屆廩君文化旅遊節,長陽等你來

你知道土家語“西蘭卡普”是啥意思嗎?你知道哭嫁歌是如何唱的嗎?你知道土家娃穀糖是怎麼做的嗎?你見過“九佬十八匠”的獨門絕技嗎......

4月25日,第三屆廩君文化旅遊節將在土家發源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開幕。

屆時,來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全國土家族地區的黨委政府代表、專家學者等,將齊聚長陽清江畫廊“同飲清江秀水、緬懷先祖廩君、激揚巴土文化”。

本屆廩君文化旅遊節將歷時三天,

內容包括:傳統手工技藝“九佬十八匠”展示、長陽名優茶鑒評會和首屆長陽名優茶品鑒會、土家紅色民俗電影《哭嫁》觀影、廩君祭祀大典、中國巴人先祖廩君文化研討會、湖北長陽清江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土家族大型舞蹈詩《姐郎河》專場演出、非遺保護成果展演等一系列活動,全方位演繹土家民俗民風的獨特文化魅力。

“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條清江河”。

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傳奇人物廩君,是巴人原始社會最早的部落首領,誕生于長陽武落鐘離山。4000餘年前,廩君帶領子民“浮舟夷水(清江古稱)”,沿夷水西進,開疆辟土,于長陽漁峽口香爐石圍城建國,史稱“巴子國”。其後,巴人足跡遍及華夏,最終形成今天遍及湘鄂川黔渝800多萬人口的土家族。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長陽共編印出版《巴土文化叢書》《土裡巴人》《土家族白虎文化》等150多種,對巴土文化進行了多維度研究,“巴人故里・清江長陽”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同。如今在長陽,5A景區清江畫廊的核心景點——武落鐘離山已成為“中華巴土聖山”,白虎壟廩君陵、巴人文化廣場、香爐石早期巴文化遺址公園、廩君殿、巴土史事浮雕等一批巴人根脈的文化景觀相繼建成並對外開放,

成為吸引遊客到長陽休閒探秘的“文化名片”、巴人後裔尋根祭祖的情感之所。

長陽是長江流域古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有“佷陽古地,夷水名疆”之說。在這裡,“能說話的就會唱歌、能走路的就會跳舞”,內涵豐富的故事、熾熱流暢的吹打樂、哭中有喜的哭嫁歌、散發泥土芳香的薅草鑼鼓、竹枝詞等多姿多彩,其中山歌、南曲、土家撒葉兒呵被譽為“文化三件寶”。

據瞭解,長陽於2010年舉辦了首屆中國巴人先祖廩君文化旅遊節。

公眾號:長陽檢察

綠水紅魚,花情荷意。——長檢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