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射程5000公里的導彈成軍,戰時西太平洋範圍之內成航母禁區

文/楊斌國

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航母殺手東風-21D,一度讓美國軍方感到非常大壓力。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東風-21D能在航母艦載機打擊範圍之外發射。即便是陸基型號,也將中國海岸線安全距離向前推進了1500公里以上。

有國內專家稱,東風21D可望發展海基型號和空基型號。假如將來該技術能在兩大軍種實現,將可飛鳥化鳳,大有可為。

就在美國軍方研究如何使用無人加油機給自己航母艦載機增加航程對抗中國東風-21D時。中國另一種射程更遠的固體彈道導彈被官媒曝光成建制建軍。

央視在上星期一期節目中報導稱:“新一代中遠端彈道導彈武器系統近日成建制列裝火箭軍部隊,這標誌著火箭軍殺手鐧武器庫又添新成員,戰略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楊斌國指出:一貫低調宣傳的軍事裝備的中國作風,能夠說這麼多,已經相當不易。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另一種射程更遠的導彈東風-26B早已經成軍,

具備了戰鬥力。東風-26B具備與東風-21D同樣能力,那就是能夠打擊海上移動目標。說白了就是給航母量身定做的。

彈道導彈因其固有的特點,對移動目標打擊是短板。傳統彈道導彈的彈道射程和打擊諸元都是固定的。但是特點是飛行速度快,尤其是在進入大氣層外,之後幾乎不可攔截,無法干擾等優勢。缺點是發射後很難改變射程和目標,這就對打擊移動目標提出了技術性難題。

遠端大目標盲射和末端精度可控技術是解決彈道彈道打擊移動目標的關鍵技術。其實不管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B都曾在最近幾年的大閱兵上出現過。雖然媒體和評論界多方推測,但是官方很少釋放有效資訊。這次曝光也算又是一次遲來的“揭秘”,

這也比較符合中國式宣傳,很多先進裝備服役多年之後,在適當的時候曝光。

東方-26從技術角度講,主要是替代原來東風-4遠端導彈。東風-4射程3000-5000公里,後期型號射程能夠達到8000公里。使用固體燃料的東風-26體積更小,完全有多輪卡車裝載,機動性很高,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媒體推測的東風-26B射程估計在3000-5000公里,最遠可以達到關島軍事基地範圍。

也就是說西太平洋在戰時,成建制的東風-26B完全可以封鎖。這對我國國防安全意義十分重大,海洋戰略向前大大延伸。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殺手鐧”武器。《中時電子報》指出:雖然大陸官媒報導中沒有提及該導彈型號和詳細資訊,從技術特徵和時間節點來看,這與東風26B完全吻合。換句話說,東風26B的射程達到了5,000公里以上的遠端飛彈水準。在東風26B威懾下,一旦爆發衝突,整個西太平洋都將變成航母禁區。

核子獵潛艇原創作品,沒有授權,不得轉載

東風26B的射程達到了5,000公里以上的遠端飛彈水準。在東風26B威懾下,一旦爆發衝突,整個西太平洋都將變成航母禁區。

核子獵潛艇原創作品,沒有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