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爾塞納·溫格創造了一個時代,還有一個漫長,遲到的告別

今天下午家裡網斷了,維修期間沒怎麼刷新聞。結果突然間看到一條新聞——Wenger Out了,這次是真的。

怎麼說呢,對於“溫格離任”這一單一事件,確實沒什麼好驚訝的,驚訝的是這個時間點。

你知道賽季還沒結束前,提前宣佈教練離任這樣的消息,或多或少對球員是會有影響的。

前兩天在《泰晤士日報》上看到薩義德的一篇專欄——“Wenger has been seduced by idea that he is infallible - just like Blair”。

簡單的說一下,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溫格和前英國首相布雷爾,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的近似處。

布雷爾離任的導火索是伊拉克戰爭,他堅定地認為伊拉克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事實卻是,戰後至今也沒有在伊拉克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在事實面前,布雷爾自始至終認為他最初的論點是正確的,他曾對下議院聯絡委員會說:“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他們可能是藏起來了、運走了、或是直接毀了。”

薩義德認為溫格也犯了和布雷爾類似的錯誤,他確實帶領阿森納建立了一個時代。可當這個時代開始逐漸崩裂瓦解,他為失敗找了太多的藉口,其中有這麼一段——

“The longer he has remained at the helm, and the more the Arsenal board has genuflected, the more convinced of his powers he has become. As a consequence, the excuses he offers to account for the gap between perception and reality have become ever more convoluted.”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他執掌球隊的時間越長,

阿森納董事會越是屈服,他變得越來越信服自身擁有的權力。因此,他提供的解釋認知與現實之間差距的藉口變得越來越複雜。

溫格具體找了哪些藉口?舉幾個例子

2007年聯賽杯決賽輸給切爾西,怪裁判陰謀論。

2010年11月,2-3輸給熱刺,溫格說從道德角度阿森納贏了。

2011年8月,2-8輸給曼聯,溫格說太多球員受傷了。

2012年歐冠,客場0-4米蘭,溫格說這草皮品質是不合格的。

去年歐冠兩回合慘敗拜仁,溫格矛頭直指裁判

…………

這麼說吧,在公開場合找藉口,許多主帥都會這麼做,但優秀的主帥會在私底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溫格可以算是其中的特殊案例。溫格是優秀的主帥嗎?絕對是!他也稱得上英超歷史上最為偉大的主帥之一。

可問題在於,他的信念已經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更為直接、徹底地暴露出來。

信念是一個強大的東西,但是當證據不被接受時它會變得危險。在這個意義上,溫格已經變得反科學,圍繞真相跳舞,但從未完全看清本質。至於布雷爾,他作為首相做了很多積極的事情,但伊拉克的干預完全是准意識形態作祟,是一種“信念”而非理性的選擇。

我倒也不是想抨擊溫格什麼,只是想闡述清楚一些問題。溫格創造了一個槍手歷史上偉大,甚至獨一無二的時代,但屬於他的時代其實早已過去了。

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為這支球隊的熱愛,以及付出的心血。我們甚至應該對他的勇氣肅然起敬,我們無法想像為了堅持內心的執念所要承載的那種壓力。

既然已確定將曲終人散,不如一起珍惜最後的時光。

以歐聯杯冠軍的身份收尾會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可你也知道,這真的很難。

#MerciArsène

在這個意義上,溫格已經變得反科學,圍繞真相跳舞,但從未完全看清本質。至於布雷爾,他作為首相做了很多積極的事情,但伊拉克的干預完全是准意識形態作祟,是一種“信念”而非理性的選擇。

我倒也不是想抨擊溫格什麼,只是想闡述清楚一些問題。溫格創造了一個槍手歷史上偉大,甚至獨一無二的時代,但屬於他的時代其實早已過去了。

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為這支球隊的熱愛,以及付出的心血。我們甚至應該對他的勇氣肅然起敬,我們無法想像為了堅持內心的執念所要承載的那種壓力。

既然已確定將曲終人散,不如一起珍惜最後的時光。

以歐聯杯冠軍的身份收尾會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可你也知道,這真的很難。

#MerciArsè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