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六屆建築結構抗震技術國際會議舉行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引關注

浙江線上4月21日訊4月19日至21日,第六屆建築結構抗震技術國際會議、汶川地震十周年高峰論壇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設計分會年會在四川成都開幕。來自全國各大設計院的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及建築結構、材料專業人士共計50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映秀地震遺址。

第六屆建築結構抗震技術國際會議開幕式現場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設計分會、東南大學、《建築結構》雜誌社、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機構主辦,

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協辦。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樊晟在致辭中表示,四川作為地震多發地,汶川地震後,又先後發生蘆山地震、九寨溝地震等多次地震。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企業代表齊聚成都,交流新時期抗震建築的發展,相信將為四川地區的抗震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和經驗。

與會人員聽取專家學者報告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顧問副總工程師王亞勇、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資深總工程師汪大綏、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顧問總工程師付學怡、東南大學副校長吳剛、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五十嵐晃等國內外建築行業的知名學者與工程界專家就建築結構抗震、隔震與減震技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做了專題報告。

其中,鋼結構抗震技術開發與應用成專家學者熱議話題。

杭蕭鋼構集團副總工程師李文斌做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技術體系報告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結構總工程師王立軍、杭蕭鋼構集團副總工程師李文斌等多位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裝配式鋼結構建築保溫和抗震性能優良,不僅施工週期有保證、建築工程的品質和工期有保證,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土方作業帶來的大量霧霾煙塵,將在未來迎來發展良機。

隨著全國到地方各項鼓勵裝配式建築推廣的相關政策頻繁出臺,

裝配式建築發展的路徑也逐漸清晰。作為國內鋼結構建築領域的龍頭企業,杭蕭鋼構集團在四川省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的推廣上不遺餘力。

據介紹,杭蕭鋼構在四川已建造完成了包括成都城市規劃館、成都會展-新世紀環球中心(海洋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四星酒店、成達大廈、資訊產業部第29研究所3號樓、成都銀泰中心酒店等多個重大鋼結構工程項目,涉及大跨度空間結構工程及超高層、多高層鋼結構工程等多高難度工程技術領域。

涉及大跨度空間結構工程及超高層、多高層鋼結構工程等多高難度工程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