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瓷器門外漢去景德鎮,買回幾塊古瓷片,一隻宋碗花了200元

不久前去了一趟景德鎮,當地朋友推薦我們去“鬼市”看看。所謂“鬼市”就古玩舊物市場,要在天亮前打著手電筒轉的市場,是早市,位於景德鎮市曙光路上。擺攤的都是周圍地區不固定商販,

每個星期一早上開始,一個上午就結束。

在這裡看到了很多破舊瓷片,有宋朝、明朝、清朝和民國的,都是老百姓在地下挖出來的,都是過去民窯燒壞而丟棄的,一層層的埋在地下了。小編不懂古瓷器,也沒有收藏這些的想法,但不知怎的一見到這些殘破瓷器竟一下子喜歡上了。

結果不僅看了很久、轉了很久,還買了一些舊瓷片。這裡面貴的80元,便宜的20元。賣家說有元青花、明青花、清代青花和民國粉彩,都是局部盤底了。

景德鎮瓷器興盛于宋代,以高溫和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磐而聞名,而景德鎮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市場上看到這些殘片基本都是民窯的東西,畫法比較簡單,多是一些線條或簡易圖案。

在這些殘片上簡單粗糙圖案多,

花草少,而人物就更少了,帶人物圖案的商販也賣的貴一些,這個要80元。

而這些碗底或盤底經過打磨只剩下中間部分,都是有圖案的,要價30-50元。

這個是民國粉彩的,最便宜,只要20元。

這個也是20元,應該是距離現在最近的。

這種是簡單的圖案?還是一種文字呢?滿文?藏文?蒙古文?這些出土的瓷片既是一種展示、一種訴說、一種驕傲,

更是一部景德鎮的陶瓷史,告訴你景德鎮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人類發展的文明進步史。

在這裡我還買了一隻燒歪的高腳碗,賣家說是宋碗,已經燒變形了。由於景德鎮屬於高溫窯,所以廢品率極高,過去技術上的火候不好掌握,燒壞是經常的事。

但這個碗究竟是宋代的嗎?從風格上看有些神似,賣家只要200元,還算合理和良心,沒有猶豫買下了。

這些瓷片做什麼呢?回到家裡想用它們做茶託或杯墊,讓歷史承載一些新內容,也想讓這些被掩埋了幾百年的瓷器發揮原有的作用。

由於景德鎮屬於高溫窯,所以廢品率極高,過去技術上的火候不好掌握,燒壞是經常的事。

但這個碗究竟是宋代的嗎?從風格上看有些神似,賣家只要200元,還算合理和良心,沒有猶豫買下了。

這些瓷片做什麼呢?回到家裡想用它們做茶託或杯墊,讓歷史承載一些新內容,也想讓這些被掩埋了幾百年的瓷器發揮原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