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校地合作”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 “環川大知識經濟圈”建設正在加速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4月19日,武侯區科華北路65號四川大學科研綜合樓22樓2210會議室裡,

一場關於成都市科技項目相關政策解讀培訓會正在進行。

這裡是四川大學和武侯區政府採用校地合作模式共建的創業苗圃—四川大學·武侯區協同創新創業孵化器,共計5000平方米,目前已有22個企業(專案)入駐。由四川大學科技園搭建資源聚合平臺,為初創期企業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務。這天下午的培訓,聚焦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政策解讀、科技保險補貼政策解讀和科技保險險種的介紹。

校地合作,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自2016年11月四川大學和武侯區政府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環川大知識經濟圈”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川大科研綜合樓專案、創新創業大廈建設、展業大廈改造工作、高水準工程技術研發專職博士後隊伍培育、文化創意設計製作基地、國家生物材料產業基地、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四川大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武侯新城加速基地,

一連串的重點專案擘畫了一幅創新創業的精彩圖景。

未來,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要在這裡交匯、成長和壯大。

打造校地合作的示範視窗

川大科研綜合樓已入駐22個專案

已獲“蓉漂之星”等多項榮譽的成都川逸通有限責任公司,

入駐在四川大學科研綜合樓裡。就在今年3月,它的品牌“樂樂醫”,從全球49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電信聯盟2018年資訊社會世界峰會(WSIS)-電子衛生類大獎(Champion Project)。

這個由超過100名來自華西、重醫的博士專家教授成立的“互聯網+醫療”實踐營運專業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了行業內的翹楚和先行者。

在這個5000平方米的地方,這樣的創業佼佼者們還有很多。

這是由四川大學和武侯區政府採取校地合作模式共建的創業苗圃—四川大學·武侯區協同創新創業孵化器,位於科華北路65號四川大學科研綜合樓22-23樓。它是“磨子橋創新創業區”“環川大知識經濟圈”創新創業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特色的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與創新企業孵化的集聚地

“目前,已經有22個企業(項目)入駐,入駐企業(項目)涵蓋了高分子、新材料、大資料、大健康、節能環保等行業類別。

”孵化器運營者四川大學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員工累計365人,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四川省學術帶頭人3名,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名。

“作為校地合作的重點專案之一,川大科研綜合樓將成為我們校地合作的一個示範視窗。”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說。

成立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

簽署合作框架協定

在環川大磨子橋區域,生機勃勃的創新創業氛圍,無疑與武侯區對校地合作的推進緊密相關。

這場合作,一開始就聲勢浩大、誠意十足。

在組織機構上,成立了由校區雙方主要領導任主席,相關領導任副主席,42家相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為成員單位的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聯席委員會下設綜合協調、建設規劃、項目推進、活動推廣、服務保障等5個專項工作組,由雙方分管領導擔任組長,並明確了各專項工作組的主要職責。

2016年11月11日,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其後雙方又召開了四次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而各個重點專案牽頭單位不定期召開了二十餘次工作推進會、政策研討會。

在合作機制上,以推動創新創業為重點,以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抓手,校區雙方簽訂了《四川大學武侯區人民政府“環川大知識經濟圈”合作框架協議》。

而根據合作框架協定,川大科研綜合樓專案、國家生物材料中心校地合作專案、四川大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武侯新城加速基地專案等專案已簽署了合作子協定。

共建“環川大知識經濟圈”

八大重點專案穩步推進

除了川大科綜合樓,在“環川大知識經濟圈”的架構下,還有七大重點專案正在穩步推進。

記者瞭解到,目前“環川大知識經濟圈”規劃編制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大廈建設模式有序推進;展業大廈改造工作扎實有力;國家生物材料中心校地合作專案進展順利;高水準工程技術研發專職博士後隊伍不斷壯大;文化創意設計製作基地逐步擴大;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建設步伐加快;四川大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武侯新城加速基地等這些專案也在加速推進中。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融合,建設發展共同體。進一步推進武侯新城電子商務聚集區、人民南路文創金融集聚區、紅牌樓現代商務商貿集聚區等產業園區與四川大學深度合作。”武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幅由“校地合作”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的圖景正在徐徐鋪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成立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

簽署合作框架協定

在環川大磨子橋區域,生機勃勃的創新創業氛圍,無疑與武侯區對校地合作的推進緊密相關。

這場合作,一開始就聲勢浩大、誠意十足。

在組織機構上,成立了由校區雙方主要領導任主席,相關領導任副主席,42家相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為成員單位的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聯席委員會下設綜合協調、建設規劃、項目推進、活動推廣、服務保障等5個專項工作組,由雙方分管領導擔任組長,並明確了各專項工作組的主要職責。

2016年11月11日,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其後雙方又召開了四次校區協同創新聯席委員會,而各個重點專案牽頭單位不定期召開了二十餘次工作推進會、政策研討會。

在合作機制上,以推動創新創業為重點,以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為抓手,校區雙方簽訂了《四川大學武侯區人民政府“環川大知識經濟圈”合作框架協議》。

而根據合作框架協定,川大科研綜合樓專案、國家生物材料中心校地合作專案、四川大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武侯新城加速基地專案等專案已簽署了合作子協定。

共建“環川大知識經濟圈”

八大重點專案穩步推進

除了川大科綜合樓,在“環川大知識經濟圈”的架構下,還有七大重點專案正在穩步推進。

記者瞭解到,目前“環川大知識經濟圈”規劃編制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大廈建設模式有序推進;展業大廈改造工作扎實有力;國家生物材料中心校地合作專案進展順利;高水準工程技術研發專職博士後隊伍不斷壯大;文化創意設計製作基地逐步擴大;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建設步伐加快;四川大學全國雙創示範基地武侯新城加速基地等這些專案也在加速推進中。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融合,建設發展共同體。進一步推進武侯新城電子商務聚集區、人民南路文創金融集聚區、紅牌樓現代商務商貿集聚區等產業園區與四川大學深度合作。”武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幅由“校地合作”打造西部創新創業高地的圖景正在徐徐鋪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