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只生一個娃好”的父母,現在想法變了嗎?晚年逃不出這5種

生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永遠是家庭中討論不休的問題,尤其是子女和父母產生分歧的時候,就要看誰堅持的久了,同學小靜就遇到了這種問題,她是我們中的獨生女,記得上小學的時候,

大家都非常羡慕她,因為她的零花錢總是那麼多,她也從來不穿上面姐姐剩下來的衣服,父母給買什麼也用不著分享,可是現在呢,她卻開始羡慕起我們來,因為父母和公婆正逼著她生二胎呢,難不成當年感覺“只生一個娃好”的父母後悔了,不想這種遺憾在下一代身上再現?

我小時候跟隨姥姥生活在農村,還清晰記得牆上大紅的毛筆字:“獨生子女好”、“一家只生一個孩”,城裡的父母更是積極回應,獨生子女如雨後春筍般出生了,那時候的人們看慣了兩三個孩子的家庭,突然冒出來個獨生子女,大家都像看新鮮一樣,如今二三十年過去了,獨生子女長大了,獨生子女的父母也變老了,他們還是認為“只生一個娃”好嗎?晚年生活到底是怎麼樣呢?

享受生活型

父母只生一個娃,意味著比二胎家庭少操勞很多,撫養一個孩子雖然也很辛苦,可是孩子上班工作,結婚生子後,父母明顯就清閒下來了,在以後的歲月裡,可以好好享受老年生活了。身邊還是有很多這樣的老年人的,他們依然覺得孩子多了無益,一個就足夠了,將來也用不著他們養老孝敬,不時來自己身邊探望一下就好了,

這樣的老人一般年輕時都很忙碌,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沒有多餘時間照顧過多的孩子,他們有一定的文化水準,也有很高的覺悟,比較想得開,儘量不參與年輕人的事,顧好自己就是對兒女最大的幫助。

參與子女生育決策型

還有一種獨生子女的父母,

年輕時自己沒有條件再要一個孩子,因為那時候政策不允許,現在政策好了,就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要二胎,同學小靜的父母就屬於這一種,會對子女生育問題進行參與,還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告知,其實他們一直在後悔中,心理上還是羡慕二胎或者三胎家庭,也認為一個孩子很孤單,就是不想讓子女走自己的老路。

爭搶孩子型

如果夫妻都是獨生子女,且只有生一個孩子的打算,

雙方父母就要展開“搶孩子大戰”了,記得看《二胎》中,孩子被姥姥和奶奶爭來爭去,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趣事,而在現實中就沒有那麼搞笑了,老人想念孩子真的會想出病來,尤其是家裡冷清慣了,突然來了個孩子又走了,那種孤單就更別提了。可能父母也會對當初生一個孩子感到後悔,可是他們並不會對子女表現出來,但種種表現還是能看出,他們希望子女再生一個的。

怕拖累孩子型

老媽鄰居有對老夫妻,天天晚上出門遛彎,大早上還會去打打太極跑跑步,老人的生活咋這麼積極呢?老媽說,女兒嫁的遠,老兩口怕拖累孩子唄,身體好了,女兒在外地才能安心呀。還是老人懂得老人,可能這也是獨生子父母最無奈的事情吧,孩子長大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窩,當父母的就怕拖累孩子,儘量地自我保全,讓子女能夠安心。可是有兩個孩子呢,父母可能還稍微好點,兩個孩子商量和扶持一下,總歸比一個孩子要好得多吧。

孤單寂寞型

家裡子女多就意味著孩子多,逢年過節熱熱鬧鬧的,老人是最開心的。可是只有一個孩子,因為特殊情況回不來,老人心裡就開始犯嘀咕,平時這麼久都不回來一趟,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麼問題?每天等著盼著孩子的電話,盼著他能多說點,能跟父母多點交流,不要總是那麼忙碌,可是又不能直接說出來,怕孩子煩,怕給他壓力,老年生活就會孤單很多,如果能夠自己找點樂趣,想開一些,或許就會好很多。

您感覺當初只生一個娃的父母,現在後悔了嗎?

怕拖累孩子型

老媽鄰居有對老夫妻,天天晚上出門遛彎,大早上還會去打打太極跑跑步,老人的生活咋這麼積極呢?老媽說,女兒嫁的遠,老兩口怕拖累孩子唄,身體好了,女兒在外地才能安心呀。還是老人懂得老人,可能這也是獨生子父母最無奈的事情吧,孩子長大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窩,當父母的就怕拖累孩子,儘量地自我保全,讓子女能夠安心。可是有兩個孩子呢,父母可能還稍微好點,兩個孩子商量和扶持一下,總歸比一個孩子要好得多吧。

孤單寂寞型

家裡子女多就意味著孩子多,逢年過節熱熱鬧鬧的,老人是最開心的。可是只有一個孩子,因為特殊情況回不來,老人心裡就開始犯嘀咕,平時這麼久都不回來一趟,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麼問題?每天等著盼著孩子的電話,盼著他能多說點,能跟父母多點交流,不要總是那麼忙碌,可是又不能直接說出來,怕孩子煩,怕給他壓力,老年生活就會孤單很多,如果能夠自己找點樂趣,想開一些,或許就會好很多。

您感覺當初只生一個娃的父母,現在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