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騙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

面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騙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推銷者為逃避官方打擊,開始變換經營場所,通過電話先與老人約定,再派車將他們送至某地,

然後集體前往郊區的觀光園,利用封閉的環境,藉以銷售高價產品。

一位元曾從事電話銷售的人士透露,這群騙子以往是通過傳單或者電話等方式聯繫老人,然後讓他們前往某個固定的經營場所。不過騙子發現,這些場所地處繁華地帶,容易洩露風聲。於是他們開始變換套路,先將老人集中至某個地點,再一起前往處於郊區的觀光園,躲避了被打擊的風險。

在採訪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很多社區正在為老年人營造便利、快捷的服務環境,從養老公寓、服務中心再到養老驛站,通過家居養老、餐飲醫療等措施,以解決子女不在老人身邊的麻煩。不過,讓這些老人苦惱的是,電話行銷騙局已經從直接的推銷保健品、保險、貸款、高息理財發展到老年證升級、組織低價遊等形式,

讓人“防不勝防”,成了專門針對老人的“城市牛皮癬”。

發現

騙老人的場所從酒店搬到觀光園

針對向老年人強銷保健品的騙局,北青報記者本周兵分兩路展開調查。

這個騙局的套路十分隱蔽。曾從事電話銷售的梁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這群騙子以往是通過傳單或者電話等方式聯繫老人,然後讓他們前往某個固定的經營場所。

不過騙子發現,這些場所地處繁華地帶,容易洩露風聲,被相關部門查處。於是他們開始變換套路,先將老人集中至某個地點,再一起前往處於郊區的觀光園,其舉動更不易為外界所熟悉,避開了被打擊的風險。

招數

派車接送老人前往“講課”地點

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公司派車親自去接老人也是以往所沒有的新現象。

在石景山區古城南裡,一對八旬老夫婦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人打電話時一般都能準確說出老人的姓名,有的還能說對他們的病情。然後便勸說他們前往某個地方免費參加培訓,如果行動不便,就從單位派車來接他們,而且大多將集合地點定在五棵松或公主墳。

據北青報記者瞭解,一般強銷騙局分為若干步驟:首先從電話銷售開始;然後來車接人;前往觀光地點;免費講課;專家組織體檢;高價推銷保健品(也就是對方口中的神藥)。

業內人士透露,保健品公司忽悠老人的流程大致分為五步,每一步要根據老人們的反應進行調整,最終把老人的錢從兜裡掏出來。

第一步通過發傳單或者熟人介紹,跟附近老年人搭上關係;第二步通過上門拜訪,或者在“免費體驗中心”以幫忙按摩、免費送禮品的方式,與老人聊家常,瞭解老人的家庭成員情況、經濟狀況以及大概病情,用感情投入降低老人的戒備;第三步,組織統一的講座活動,以免費禮品誘導老人到達現場,以聽上去比較專業的健康知識獲得老人的認同,同時對老人的現場反應進行觀察;第四步,通過現場“專家”的診斷,對老人忽悠,同時極盡所能宣傳某產品的功能;第五步,由提前安排好的“托兒”搶購產品,迫使其他老人掏錢。

揭秘兩大專門針對老人的騙局

套路1:最新騙局是老年證升級

今年出現的最新騙局是老年證升級。83歲的劉大爺和81歲的大媽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兩三次電話,對方能準確叫出劉大爺的名字。

問他們怎麼知道的,他們就扯謊說,從什麼老年協會知道的。老兩口指著胸前的老年證說,最近一次說要給老年證升級,憑這個證以前領100元,以後可以領200元,但是要先到他們那裡給證件升級。“我們差點就相信了,幸好事後問了一下周圍的鄰居們,才發現是個騙局。”而電話銷售只是詐騙老年人整個流程的第一個環節。

套路2:低價旅遊團兜售保健品

去年,宋大媽所居住的社區門口開了一家老年健康生活館,房間裡面擺著各式各樣的理療儀、治療儀,專供老人們免費體驗,還可以提供免費量血壓服務。

店裡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熱情,總是滿臉笑容、噓寒問暖。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常住外地,孤單的宋大媽成了這裡的常客。去年年底,生活館通知她一個“好消息”:為答謝忠實客戶,公司組織一次短途游,包吃包住,兩天只要 100 元。宋大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到了目的地,第一天參觀了常規景點,可是第二天主辦方就把旅遊團帶到一家五星級酒店,說是召開“答謝會”,其實主打內容是推薦公司新研發的保健品。會場上有五六位元老年人現身說法,關鍵字就是“包治百病”。在工作人員的攛掇下,宋大媽買了8 盒保健品,總共花去 4萬多元。

怎樣整頓行銷騙取老人錢財的非法經營,可能需要相關部門更多的智慧,動用更科學的手段,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不要再讓生病的老人和家庭,面對騙子的騷擾,除了掏錢,還要流淚。

最終把老人的錢從兜裡掏出來。

第一步通過發傳單或者熟人介紹,跟附近老年人搭上關係;第二步通過上門拜訪,或者在“免費體驗中心”以幫忙按摩、免費送禮品的方式,與老人聊家常,瞭解老人的家庭成員情況、經濟狀況以及大概病情,用感情投入降低老人的戒備;第三步,組織統一的講座活動,以免費禮品誘導老人到達現場,以聽上去比較專業的健康知識獲得老人的認同,同時對老人的現場反應進行觀察;第四步,通過現場“專家”的診斷,對老人忽悠,同時極盡所能宣傳某產品的功能;第五步,由提前安排好的“托兒”搶購產品,迫使其他老人掏錢。

揭秘兩大專門針對老人的騙局

套路1:最新騙局是老年證升級

今年出現的最新騙局是老年證升級。83歲的劉大爺和81歲的大媽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兩三次電話,對方能準確叫出劉大爺的名字。

問他們怎麼知道的,他們就扯謊說,從什麼老年協會知道的。老兩口指著胸前的老年證說,最近一次說要給老年證升級,憑這個證以前領100元,以後可以領200元,但是要先到他們那裡給證件升級。“我們差點就相信了,幸好事後問了一下周圍的鄰居們,才發現是個騙局。”而電話銷售只是詐騙老年人整個流程的第一個環節。

套路2:低價旅遊團兜售保健品

去年,宋大媽所居住的社區門口開了一家老年健康生活館,房間裡面擺著各式各樣的理療儀、治療儀,專供老人們免費體驗,還可以提供免費量血壓服務。

店裡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熱情,總是滿臉笑容、噓寒問暖。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常住外地,孤單的宋大媽成了這裡的常客。去年年底,生活館通知她一個“好消息”:為答謝忠實客戶,公司組織一次短途游,包吃包住,兩天只要 100 元。宋大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到了目的地,第一天參觀了常規景點,可是第二天主辦方就把旅遊團帶到一家五星級酒店,說是召開“答謝會”,其實主打內容是推薦公司新研發的保健品。會場上有五六位元老年人現身說法,關鍵字就是“包治百病”。在工作人員的攛掇下,宋大媽買了8 盒保健品,總共花去 4萬多元。

怎樣整頓行銷騙取老人錢財的非法經營,可能需要相關部門更多的智慧,動用更科學的手段,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不要再讓生病的老人和家庭,面對騙子的騷擾,除了掏錢,還要流淚。